第二百零七章 扭轉乾坤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3      字數:3327
  鄴城皇宮內殿

  三人一進殿內,就跪倒在地,隻見孫資大聲哭喊著,”陛下,陛下,臣等有要事啟奏!“

  曹睿從昏睡中漸漸蘇醒過來,轉頭詢問,“三位愛卿,這是做什麽?”

  孫資麵向曹睿悲泣道,“陛下,何以消瘦至此呀?“

  曹睿笑了笑,”生死有命,愛卿不必如此。“

  孫資繼續哭道:”陛下,請恕臣等闖駕之罪,實在是事關國本社稷,不得不如此。陛下身係社稷安危,若有萬一,這天下,托付何人哪?”

  曹睿微微一笑,“朕早有安排,你們不是知道了麽,托付給燕王曹宇。”

  劉放磕頭悲泣道,“陛下,臣等思慮再三,燕王之人,不可用呀。”

  曹睿眉頭緊皺,顫巍巍的爬起身來,指著劉放說,“你說什麽?”

  孫資拱手奏道,“陛下難道忘了,先帝詔敕,藩王不得輔政嗎?"

  曹睿心中一驚,垂下手來,”先帝遺訓,朕,不敢忘。可燕王秉性忠良,與朕從小相知。朕也幾番試探,委以軍國大事,他都推辭了,不像是貪圖權柄之人。所以,朕,才放心交由他輔政。“

  孫資連忙搖頭道,”這正是燕王的狡詐之處呀,他外表裝得忠厚老實,內心卻奸詐無比。燕王身為先武帝親子,擁兵自重,整個河北原本就是燕王的老巢。他在朝野軍中羽翼甚豐,連宮中也遍布他的眼線,陛下的一舉一動,他都知曉。陛下染病,如此微妙之機,他居然封鎖消息,嚴禁眾臣探望,臣等要不是冒死來此,都不知道陛下病重到了這個地步。燕王這是在做什麽?他為何要這麽做?這是別有用心哪。陛下不可不察!“

  曹睿低頭不語,卻悄悄握緊了拳頭。

  孫資繼續說道,”燕王反相已露,其行徑,堪稱當代的豎刁、趙高啊。陛下不可與之大權,否則必將威脅到太子地位,大魏的江山,將有倒懸易手之危!“

  曹睿抬起頭,側目而視,”你們說燕王謀反,可有憑證?“

  ”陛下!“劉放忙說道,”無論燕王是否有謀反之實,但他卻有謀反之能。燕王勢力遍布河北,朝堂上下,宮內宮外,皆有黨羽。如若大權在握,振臂一呼,有誰能製之?即便燕王不想謀反,也難保他手下之人,不會因為貪圖擁立之功,逼迫燕王就範,到那時,又有何人可以阻擋?“

  曹睿緩緩地躺下身去。是呀!燕王雖然看著老實,但是人心難測。尤其是麵對權力的誘惑時,又有幾個可以保證臣節?而且燕王也姓曹,還是曹操親子,是曹睿的親叔叔,是曹氏親王裏麵,最德高望重的一個。他若篡位,阻力會小得多,天下還是曹家的。可這樣一來,先帝曹丕一脈的血脈就斷了,自己如何對得起先帝?

  曹睿越想越後怕,真的是自己病糊塗了麽?

  劉放見皇帝不作聲,以為還在猶豫,眼珠一轉,繼續說道,”陛下染疾,燕王及其黨羽曹肇、秦朗之流,一直喜氣洋洋,據密報,這幾人在府中日日飲酒作樂,得知陛下預備任命他們為輔政大臣後,幾人得意忘形,彈冠相慶,竟然提前相互道起喜來。陛下在這邊養病,他們居然如此放縱。他們這是在,盼著陛下,盼著陛下早死啊!請陛下明鑒!“

  此話一出,眾人手心都不由捏了一把汗,曹睿最忌諱”死“字,劉放這麽說,也是豁出去了。

  ”咳咳~混賬!“果不其然,曹睿氣得氣血上湧,以手捶床,”燕王膽敢如此?朕,錯信了他!“

  孫資、劉放見曹睿鬆口,於是決心趁熱打鐵,隻見二人相互使了一個眼色,孫資小心翼翼地開口說道,”不僅如此,臣還得知,陛下剛剛染疾,燕王及其黨羽曹肇、秦朗,就在宮中,行為放蕩,居然......“

  ”居然什麽?“大概是感知到了什麽,曹睿又顫巍巍地半仰著身子,”說下去!“

  ”臣等死罪!“二人連忙磕頭伏地不起。

  ”說~!“曹睿用盡力氣,大吼一聲。

  孫資、劉放對視了一眼,孫資咽了咽口水,抬頭輕聲說道,”他們居然.....居然在宮中,公然調戲.......調戲,陛下的才人嬪妃.....“

  ”什麽?“曹睿簡直不敢詳細自己的耳朵,他猛地坐直了身體,用惡狠狠地眼光盯著孫資,”什麽?你再說一遍,大聲說!“

  孫資被這個眼神嚇得伏地不起。不過,他知道,這個時候,絕不是膽怯之時。於是他鼓起勇氣,大聲說道:”燕王及其黨羽曹肇、秦朗,在宮中,公然調戲陛下的才人嬪妃!”

  “你確定?”曹睿的語氣依舊凶狠。

  孫資明白,曹睿在猜疑他借此汙蔑曹宇。要知道,調戲皇家嬪妃可是重罪!曹睿好色,後宮佳麗眾多,但他也絕受不了任何人染指後宮!這句話說出去,誰都很難承受!哪怕是告密者本人,知曉皇家醜事,也難保自身太平。不過,和性命攸關比起來,孫資更願意博一把。他的確看到過事實,這也給了他充足的勇氣。曹宇啊曹宇啊,怪就怪你們行事不慎,讓我撞見,這都是天意呀!

  “此乃臣與劉大人親眼所見!陛下如若不信,可以傳召其餘人員作證!此事,亦有許多人同見!“孫資一口咬定,態度堅決地回道。

  劉放也知道到了緊要關頭,立馬跪倒喊道,”臣願意以全族性命擔保,此事千真萬確。如果臣有半句虛言,必遭天譴,不得好死!“

  曹睿的身軀在顫抖,忽然,他仰頭發出一陣狂笑,”好,好,好!好一個忠臣,好一個棟梁,好一個皇叔呀!真是太好了!“說罷忽然口吐鮮血,昏死過去。

  眾人大驚,連忙喚來太醫,一頓緊急救治,曹睿這才慢慢蘇醒。

  孫資、劉放哭泣道,”陛下方才嚇死臣等了......臣等死罪,不該來驚擾陛下,但實在是為了國家,不得不如此呀!“

  曹睿微微點頭,“咳咳~聽旨,傳令免去曹宇、曹肇、秦朗等人職務,並交付有司抓捕,下獄定罪!”

  孫資、劉放大喜,“諾!”

  曹睿轉過頭,“托付燕王不合適,那麽卿等認為,該如何是好?”

  孫資、劉放對視了一眼,趁機進言,“陛下,托孤要選忠誠心腹之臣。武衛將軍曹爽,乃已故大司馬曹真之子,是大魏的世代忠臣哪!”

  說罷二人連忙讓開,示意曹爽上前,曹爽激動地無以言表,連忙爬著上前去。

  曹睿緊緊地盯著曹爽,半響,問道,“告訴朕,你行嗎?”

  曹爽一時愣住,低頭快速思考著。

  曹睿見狀,提高聲量,凶狠地咬牙喊道,“行~嗎~?”

  曹爽被嚇得抬起頭,他哪裏見過這場麵,從來沒有見過曹睿如此凶狠,眼中滿是血絲,透露出陣陣殺意,讓他不寒而栗。他剛想說話,卻感覺彷佛有刺卡著喉嚨一樣,說不出話來。

  眼看這千鈞一發之機,曹爽如果把握不住,就將功虧一簣,劉放急中生智,從後踢了曹爽一腳。

  曹爽吃痛,頓時通暢醒悟。他猛然間想起在燕王家中何晏說過的話,於是有模有樣地學起來,“陛下,臣必當以死,奉社稷!臣,萬死,不辭!”說罷忙不迭地磕起響頭來。

  曹睿微微頷首,歎了一口氣,“罷了罷了,曹爽忠勇可嘉,就曹爽吧。”

  曹爽連忙跪地謝恩。

  曹睿又看了一眼孫資、劉放,“卿等,還有人選麽?”

  孫資、劉放又相互看了一眼,知道曹睿此時還不放心。畢竟曹爽太年輕,獨自一人怕是很難挑起大任。於是二人點點頭,說出了他們計劃中的搭檔人選,“陛下,還可以召回幽州刺史毋丘儉,回來輔助武衛將軍。毋丘儉曆盡三朝,與其父都忠於大魏,況且本人文武雙全,又熟悉北方軍務。有他在,定可指揮河北大魏軍隊,反攻奪回中原。”

  其實二人之所以這麽選擇,是因為毋丘儉還有一層特殊身份。魏文帝曹丕時期,他便擔任那時的平原侯曹叡文學掾,與其結下深厚情誼。因六年“東宮之舊”,加上自身確有才能,毌丘儉深受曹睿信賴。曹睿登基後,毋丘儉曆任尚書郎、羽林監、洛陽典農中郎將等要職,仕途順利。之後先後出任荊州刺史和幽州刺史,參與邊疆防務。毋丘儉與曹睿的親近關係,僅次於曹宇、曹肇、秦朗等人。孫劉選其參與輔政,秉承了曹睿托孤唯親的思路,更容易讓曹睿接受。其實,眼下大魏已經找不到比毌丘儉更適合的重臣了,荊州及淮南倒是有夏侯儒、胡質、王淩等重臣,可是他們如今被隔絕了與河北的聯係,自身難保,談什麽輔政。如今,在河北的地界上,論能力與受信程度,毋丘儉的確是不二人選了。

  果然,曹睿聽到毋丘儉的名字,也點了點頭,“仲恭(毋丘儉字仲恭)甚好,仲恭甚好。就這麽定了吧,以曹爽為大將軍,毋丘儉為驃騎將軍,二人共同輔政。“

  大概是忽然思念起了毋丘儉,曹睿說完轉頭又呼喚了一聲,”辟邪何在?“

  "小人在。”原來曹睿喊的是宮中禦用的信使。

  “你速持朕此口諭,星夜出發,授於毋丘儉,讓他速來見朕。告訴他,晚了,想見最後一麵,怕是也不能了。”曹睿歎了一口氣,一副傷感的樣子。

  孫資、劉放見狀,坐直身子,拱手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這就出去,為曹爽與毋丘儉,擬旨!”

  “臣等告退!”

  曹睿揮了揮手,然後像泄氣的皮球一般倒回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