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舉三得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3      字數:1653
  東吳都城建業太初宮中

  顧張二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忽然瞧見在一旁端坐的陸遜,一副氣淡神閑的樣子。

  張昭連忙使了使眼色,陸遜微微頷首,起身出列,“陛下,臣以為,蜀漢是一定要討伐的,不討伐不足以彰顯我大吳的天威,也會讓天下人小視我們。”

  孫權點點頭,“伯言說的對,聯盟之國,如此背信棄義,不加以討伐實在是人神共憤!”

  陸遜繼續說道,“問題的關鍵在於何時討伐蜀漢,才是最佳時機,這才是陛下和諸位大臣的分歧所在。臣相信,在座的諸位無不對蜀漢的背盟痛心疾首,隻是想法不同罷了,但都是為了大吳,為了陛下!”

  孫權聞言怒意稍減,緩緩坐下,“恩,確是如此,諸位的心意,朕,是明白的。”

  眾人見狀都麵露喜色,事情看似有了轉機,不愧是陸遜呀!

  “伯言認為,何時才是最佳時機?”孫權抬頭追問道。

  眾人心都提到嗓子眼裏,又是這個問題,如果陸遜沒有答上來,恐怕陛下又會大怒,終究要功虧一簣。

  陸遜深吸了一口氣,“諸葛亮,北上攻魏之時,便是我們的出兵良機。”

  “可是,諸葛亮什麽時候才會北上攻魏?他一天不攻打魏國,我們就隻能坐等?”孫權還有疑慮。

  陸遜笑了笑,“臣自有良策,能讓陛下如意。”

  “哦?願聽伯言指教。”孫權來了興趣。

  陸遜拱手一拜,“臣有兩計,第一,既然已經得知蜀漢背盟,我們不如將計就計,佯裝不知,反而派人前去通報蜀漢我大軍北伐失敗,耗費巨多,請求援助錢糧,以解國內燃煤之急。如此,一來可以麻痹蜀軍,讓其放鬆警惕,二來諸葛亮心中有愧,必然會答允援助糧草。”

  孫權撫著胡須,點頭道,“好一個將計就計,不錯,這樣一來蜀軍必然以為我軍已經無力再戰,放鬆防備。至於糧草嘛,就當是賠償給大吳的,這的確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妙計!”

  “敢問伯言,另外一計又當如何?”孫權微笑著問道。

  陸遜也笑了笑,“這第二計,便是瞞天過海疑兵之計。請陛下發兵,鎮壓國內蠻夷叛亂。此舉一來可以向蜀軍展示,大吳內患未平,騰不出手來再行北上;二來,山越積患已久,這次北伐的確又有不少地區死灰複燃,我們可以趁機一舉降服,補充兵員。”

  陸遜頓了頓,“有此二計並行,我大吳將同時得到錢糧和兵員的補充,又可麻痹放鬆蜀軍。我們隻需靜觀時變,待諸葛亮北上。河北之地,幅員遼闊,即使當年強如曹操,也花了七八年時間才平定。諸葛亮隻要踏入河北,絕非一時可定。戰爭曠日持久,蜀軍必調動各路軍馬相援。到時候,西川和中原都會空虛,我們再趁機進兵,或西進,或北上。縱使諸葛亮再有能耐,兩線作戰,也難以抽調援軍。如此,我大吳,必將獲得最終的勝利!”

  孫權楞了一愣,隨即站立起來,拍掌叫好,“妙計,妙計呀!一舉三得,令人拍案叫絕!伯言深謀遠慮,真是我大吳之福呀!”

  孫權又看了一眼眾人,“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早已欣喜不已,紛紛齊讚高明妙計。

  孫權見狀,鄭重地點了點頭,“好,那就依伯言之計。派人前去通報蜀漢,索要糧草,十萬石!此事交給......"

  孫權掃視了一遍群臣,目光落在大將軍諸葛瑾身上,卻又很快移開,”此事就交給車騎將軍朱然去辦,令你立即動身,返回江陵繼續鎮守。“

  ”末將領命!“

  孫權又繼續下令道:”現在諸葛恪正在丹陽鎮壓山越,令陸遜、全琮、朱桓領兵三萬,前去相助,務必徹底收服山越,平定內亂!“

  ”末將領命!“

  布置完這些,孫權看了一眼台下的朱據,歎了一口氣,”左將軍朱據聽令,你鎮守合肥不力,導致糧草被敵所燒,大軍無功而犯,按律當誅!但考慮到你及時揭穿了蜀漢的陰謀,讓朕洞察了蜀漢的險惡,可提前防備,也算是功不可沒。如此,功過相抵,可免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令你......令你在家反思醒過,沒有朕的旨意,不得出來!“

  朱據一聽,癱坐在地上,這不是變相軟禁了他了麽?自己之前就曾惹怒陛下遭到禁足,如今好不容易出來跟隨北伐,原以為可以建立一番功業重獲陛下信任。沒想到都是曇花一現啊.....

  "末將,領命.....”朱據拜倒在地,悲泣道。

  究其原因,都是薑維,諸葛亮害的!我朱據,不報此仇,誓不為人!朱據低著頭,咬牙切齒般暗暗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