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孫權的遺憾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3      字數:4175
  回到壽春城外郊區。

  ”陛下,合肥大火燒了一天一夜.....“兵士跪在地上哭泣。

  孫權大怒,他拔劍衝了上去,”休要胡說,亂我軍心,朕殺了你!“

  眾人連忙攔住,衛將軍全琮急道:”陛下勿怒!殺了他,我們便更加無法得知真相了!“

  ”怎麽,你們也相信他的胡言亂語?合肥是座堅城,子範親自鎮守,怎麽可能出錯?此人定是魏軍奸細,亂我軍心,不殺更待何時!“孫權說著又要舉起劍來。

  ”陛下!“解煩都胡綜也忙說道,”先聽他說完,如有虛假,再殺也不遲啊!“

  孫權氣得扭過頭去。

  全琮走上前來,嚴肅地說:”你把情況一五一十地說清楚,如有半句虛假,陛下定誅殺你三族!“

  兵士早已嚇得顫抖不已,連連磕頭,”我說.....我說.....我說,小人如有半句虛假,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

  ”大火從何而來?“全琮問道。

  ”前天有一夥敵軍突然殺進城來,放火焚燒糧倉.....“兵士小心翼翼地答道。

  ”胡說八道!“孫權又氣上頭來,”簡直是胡說八道,哪裏來得敵軍?啊?哪裏有敵軍?王淩老兒被圍在城裏這麽久了,諸位有見過任何一個援兵嗎?援兵都沒有,合肥哪裏得來的敵軍,除非天兵下凡!“

  孫權越說越氣,”依朕看,純屬瞎編亂造,速速拉出去砍了!“

  ”陛下且慢!“全琮連忙止住孫權,”待末將盤問完,也不遲呀!“

  兵士連連磕頭,”小人沒有說謊,確是敵軍,小人也確不知敵軍從何而來......“

  眾人麵麵相覷,如果真是如此,難道魏軍一直潛伏著一支部隊在吳軍身後?

  ”你胡說!“前將軍朱桓掙紮著站起身來,”合肥城牆如此堅固,我親自率兵攻打過,沒有幾萬人馬如何破城?你說說,敵軍有多少人馬?“

  ”這個......“兵士有些遲疑。

  全琮怒道:”你膽敢再猶豫一下,定斬不饒!“

  ”我說我說!事後大夥親眼所見,入城敵軍不過千人.....“

  ”哈哈哈,狂妄!“朱桓大笑道,”千人就想拿下合肥城,簡直癡人說夢!此人定是奸細無疑了!“

  ”沒有沒有,小人句句屬實!“兵士連連擺手。

  全琮看了他一眼,”那你且說說,敵軍如何破得城?“

  ”敵軍截殺了運糧隊,換上我軍衣甲,讓兵士藏匿於糧車內,待歸來時,殺了城門將士,奪門而入!“兵士一口氣說完。

  眾人大驚!強行攻城的確合肥城高牆堅,可是如果真的如此使計耍詐......別說,還真有可能!但到底是何人,能有如此計謀膽魄?

  ”這.....“這下連朱桓也不淡定了。他身經百戰,是吳軍名將,自然知道如此妙計之下,完全可能破城!

  孫權亦然,他心中浮起一絲驚恐。

  ”就算如此,合肥城內守軍不下兩萬!怎麽可能敵不過一支千人部隊!“孫權仍舊不敢相信。

  此言一出,眾人皆望向孫權,然後紛紛低頭。

  ”陛下......“全琮輕聲說道,”您忘了,之前曾親自下令,讓合肥守軍率兩萬前來增援......“

  ”朕!“孫權一時啞然。唉,自己的確下過這個令,如今增援守軍應該還尚在途中......可誰能想到,這?

  ”子範呢,朱駙馬呢?他不是守在城內,為何不和敵軍拚死一搏,為何不守住糧倉啊!“孫權急著連跺腳。

  ”朱駙馬,他......“

  ”他怎麽了?”孫權追問道。

  兵士哭泣著說,”朱駙馬他親自領兵迎戰,奈何不敵,手下將校親兵全部戰死,朱駙馬,也.....也受重傷。大夥齊心協力,才打退敵軍,把朱駙馬救了回來.....如今,尚且......尚且昏迷不醒。“

  眾人大驚不解,一支千人部隊如何殺敗朱據?要知道,合肥城內尚有數千守軍,不說殲敵,要是集中守衛糧倉也不是難事。可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居然擊破了朱據,而且朱據本人重傷,可知是經曆了一場血戰的,這到底是哪裏來的精銳之師?

  “你......你有何憑證?”

  “小人,小人有朱駙馬的印綬在此!”兵士說完連忙從胸口掏出一物,眾人定睛一看,果然是大吳左將軍的印綬。

  孫權見狀,往後一跌,癱坐在地上。

  “陛下,陛下!”眾人連忙去扶。

  “唉,他.....他怎麽不去死啊,活著作甚!子範,你辜負了朕的期望啊!唉!唉!唉!”孫權氣地連連以手捶地。

  “陛下,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要商議下一步如何呀!”衛將軍全琮忙說道。

  “子璜啊,此刻我心亂如麻,六神無主,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孫權垂頭喪氣道。

  “眼下,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唯有一條路!”全琮邊說邊環繞看了一圈眾人。眾將都是沙場宿將,自然明白他所說何事,於是紛紛低下了頭。

  ”何路呀?“孫權有氣無力地問道。

  ”退兵!返回江東!“全琮目光堅定地說道。

  孫權一愣,隨即忽然跳起,”不行!說什麽都行,就是退兵萬萬不行!“

  孫權大怒,”沒了糧草就不能打仗了嗎?況且我們沒有糧草,壽春城內有!我們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隻要我們一鼓作氣,拿下壽春,就還能反敗為勝!“

  ”唉,陛下,您看看,我軍現在的樣子,還能攻城麽?沒了糧草,我們拿什麽攻城!“全琮恨恨地說。

  ”不行啊,退兵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孫權仍在咬牙堅持。

  ”陛下!“全琮忽然跪下,”您知道,如今我軍已經到了什麽地步嗎?“

  孫權低頭不語。

  全琮見狀,聲淚俱下地說:”攻城四十多日,我軍因為傷亡和疫病,已經折損了數萬將士。如今,兵無鬥誌,將無戰心,士卒疲憊,疾病流行,我們已經失去了攻城的最佳時機!“全琮頓了頓,”眼下,合肥糧草被燒,營中的糧草,已經不足三日了,不足三日了陛下!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麽?意味著我們馬上就要斷糧,數萬大軍就要餓死在這淮南大地上了!如果我們還不從速決斷,即使我們想安然退回江東,都做不到了!沒了糧食,士卒們很快就會逃散,到時候魏軍隻要派出一股騎兵,陛下連同我等,都要成為階下之囚!“

  孫權抬起頭,目光閃爍,仍然沒有言語。

  ”陛下!“全琮磕頭道:”末將知道今天冒犯了龍顏,可是陛下就算是殺了末將,末將也要說!十萬大軍伐魏,這是國本啊,國本不存,大吳的天下就完了!請陛下,速速下令退兵,為東吳,留下一些男兒吧!“

  眾將也一齊下跪,”請陛下退兵,為東吳保留一些男兒吧!“

  孫權連連後退,痛苦地閉上眼。良久,他緩緩地睜開眼,環視了一遍眾人,歎了一口氣,上前扶起全琮,”朕,後悔啊,後悔不聽子璜之言,不該下令狂歡休整,更不該下令增調合肥守軍,這才給了敵人可趁之機,才有了今日的禍事。“

  全琮頓覺難受,”陛下快別這麽說,末將也有愚鈍之時,王淩詐降,也都怪末將一時不查,錯過了最佳的破城時機,否則今日也不至於如此,末將才是萬死難恕!“

  孫權拍了拍全琮,”你我君臣皆有錯,待我們返回江東,定要好好躬身自省才是!“

  眾人一聽,陛下這是同意退兵啦?

  ”陛下.....“全琮吃驚地問道,”是說退兵嗎?“

  孫權默默點點頭,”事已至此,別無他法了,子璜你是衛將軍,都聽你的安排吧。“

  全琮收起淚水,鄭重地抱拳道:”諾!“,然後他轉身對親兵說,”拿地圖來!“

  待地圖鋪開,全琮指著上麵說道:”此地距離巢湖我軍退兵渡口,尚有近四百裏。大軍丟失輜重,全速撤退,日行四十裏,仍需十日方可到達,而營中糧草隻夠三日之用,諸位以為該如何?“

  眾人大驚,這意味著退兵半路上就要斷糧,這萬一要是營中鬧事嘩變,數萬大軍可是說散就散了!

  ”唯今之計,隻要一個辦法了!“全琮皺緊了眉頭,用手一指,”令合肥守軍迅速棄城,分撥人馬,一路將城中剩餘糧草集中起來,速來與我退兵大軍匯合,解燃眉之急;一路火速前往巢湖渡口,督運大軍糧草,迅速北上接應;如此盤算下來,我軍或許可以撐到巢湖渡口。安然渡江,便是萬幸了!“

  ”什麽?放棄合肥?這可是我軍血拚多年,好不容易才奪下的!“孫權不可置信地叫道。對他而言,合肥象征著恥辱,好不容易拿下,怎肯輕言放棄?

  ”陛下!“全琮急道:“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在乎一個合肥?我軍退兵以後,合肥如同棄子,留守不易;況且一個合肥,和我數萬大軍的安危相比,孰輕孰重呢?”

  孫權一時愣住了。

  全琮見狀連忙進諫,“陛下,丟了一個合肥,我們日後還能奪回來,可要是這數萬大軍沒了,大吳可有亡國之憂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我們能安全返回江東,就能有重振旗鼓的一天!請陛下不要猶豫了!”

  孫權閉上眼,點點頭,“好,一切就依子璜說的辦吧。朕,累了,想歇息一會,你們出去吧......"

  眾人相互看了一眼,”諾!“便依次退出了草棚。

  半日後,一切都安排妥當,派給合肥的傳令兵已經先行出發。

  為了讓大軍能夠多熬過一些時日,全琮還下令將營中口糧每日減半,同時為了避免將士心生不滿,令各級將校都尉好生安撫兵士。

  ”陛下.....“全琮小心翼翼地說道,”都安排妥當了,就等您下令了.....“

  此刻的孫權,正騎在馬上,朝遠處的壽春方向眺望,”再等一會,朕,還想再看一眼壽春!“

  在落日的餘暉下,孫權的背影顯得有些落寞。

  他曾是多麽英姿勃發!遙想當年,破操赤壁,禽羽荊州,敗備夷陵,此三者都是當世雄傑,皆摧其鋒,然後順勢稱帝,號稱吳大帝!這是怎麽樣的意氣風發,怎麽樣的雄心壯誌呀!

  可如今,發動傾國之兵,十萬人馬,尚且不能拿下毫無救援的淮南壽春,又憑什麽去和諸葛亮的滅魏大軍平分天下,乃至爭霸天下呢?

  五十二歲的孫權在這一刻,似乎老了很多,像一個垂垂老者,滿含著深情望著這片淮南大地。

  ”這是朕,生平遇到了最大的失敗,也許也是最後一次失敗.....“孫權緩緩閉上眼,淚流滿臉,”朕今年已經五十有二了,古人雲,人生五十古來稀,朕,還剩下多少光景?不知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踏上這淮南的土地,看到我東吳的戰旗,插上壽春城頭?“

  眾將一聽皆潸然淚下。

  ”陛下放心!末將朱桓,就算是拚了這顆項上人頭,也定會為陛下奪取壽春!請陛下拭目以待!“前將軍朱桓擦幹淚水,站了出來。

  ”末將全琮,此生誓要奪取壽春!“

  ”末將胡綜!“

  ”末將虞欽!“

  ”末將陳表!“

  .....

  ”此生誓死奪取壽春!“

  孫權轉過頭,看了一眼眾人,欣慰地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

  ”傳令,退兵。“

  ......

  就這樣,三國史上最激烈持久的一場城池攻防戰,落下了帷幕。

  東吳近十萬大軍,對抗壽春城內萬餘魏軍,用盡了雲梯、蟻附、土山、地道、陷牆、勸降等等手段,圍攻四十多日依然無法破城。長期的作戰,酷熱的天氣,反而使得吳軍士氣低落,疫病流行。哪怕燒殺了自家患病兵士,也沒能帶來最後的勝利。

  吳軍或死或傷或病或逃者數萬人,最終好不容易狼狽退回江東。

  從此,東吳士卒惴惴不安,不敢複北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