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攻敵必救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1      字數:2189
  蜀軍軍營中

  “報!大都督,細作回報,許昌城內此時統兵的仍是燕王曹宇,不過他請出了病中的司徒董昭輔助,河岸阻擊之計便是董昭謀劃!”隻見一軍士跪在魏延麵前奏報道。

  ”董昭?”郭淮驚訝地說道,“董昭半截身子快入黃土的人了,怎麽還被請了出來?看來許昌城內已經到了無人可統兵的時候了。不過,董昭出馬,又是勁敵呀!”

  “這個董昭又是什麽來頭?比趙儼如何?”魏延微皺著眉頭。

  郭淮看了一眼魏延,無奈地苦笑道:“董昭與軍師劉曄齊名,都是曹魏自曹操起的心腹謀士,也是如今曹魏僅剩的兩大謀士之一。董昭這個人,目光深遠獨到,他很早就追隨曹操,操作迎取漢獻帝、謀劃曹操受封魏公、魏王,這些都是出自董昭之手,絕對是曹氏篡漢的肱骨之臣。董昭行事擅長投機迎合,又很有智謀,所以在曹氏三朝中都受到重用,如今已經位列三公之一司徒。他論威望和能力都要超過趙儼,不過年老一直在家中養病,已經很多年沒見出來走動了,聽說都快病危了,這個節骨眼又冒了出來,實在太令人意外了!”

  魏延一聽此人與劉曄齊名,能力比趙儼還強,不禁暗自心驚。前線一個劉曄,後方還有一個董昭,魏國的人才還真是層出不窮!不過,當他聽到董昭一手協助曹操挾持天子,並助其稱王時,又不禁氣的咬牙恨齒,“無恥投機小人,世食漢祿,竟然幫助曹賊篡漢,我誓殺此人!”

  郭淮聞言若有所思地說道:“董昭能力雖強,但是畢竟年事已高,精力有限,而且突然複出,未必服眾,我們可以設法乘間取之。不過眼下,一時的確沒有更好的辦法。魏軍扼守河岸,我軍強攻不利。”

  魏延望著河岸上齊整的魏軍,也隻能望而歎息。

  轉眼幾日後。

  魏延又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領軍將軍陳式咬牙恨恨地說道:“大都督,不如我們上岸和魏軍拚了!眼看許昌就在眼前,我們不能再遷延不進了!”

  ”是啊,戰又不戰,退又不能退。再這樣下去,我們好不容易趁勝積累的士氣恐怕要大受打擊,憑什麽一鼓作氣拿下許昌!” 輔軍將軍高翔也附議道。

  ”不可,”魏延輕輕地搖了搖頭,再次力排眾議。隻見他抬頭盯著遠處的魏軍軍營,目光深邃又有光芒,半響後突然猛地轉手說道:“敵人堅營高壘,占據地利,就是想讓我們兵疲糧盡,若進攻河岸,正中其計。古人雲,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現在他們大軍在此,老巢許昌必定空虛。我直指許昌,敵軍必懼而求戰,如此河岸防禦可解!”

  “大都督妙計啊!”郭淮拍掌大笑道。

  ”可是,我軍怎麽掩人耳目去襲擊許昌呢?穎水河流湍急,隻有此地水流較緩,可以停船登陸。” 前將軍胡遵問道。胡遵是西涼安定人,勇武有力,跟隨郭淮一起投降蜀漢,被封為前將軍。此次也跟隨郭淮一起參與襲擊許昌。

  魏延微笑著看著郭淮,“伯濟必定知道辦法!”

  郭淮略加思索,眼珠一轉,哈哈大笑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軍可在此處多樹旗幟,佯攻河岸,然後趁夜色,在上遊以主力強渡穎水,直逼許昌!”

  “好一招聲東擊西!”魏延不禁拍掌叫絕,“不過我想略加改進……”魏延附在郭淮耳旁說道如此如此,直說的郭淮連連稱妙。

  魏延當機立斷:“傳令,今夜三更,令七千將士脫棄鎧甲,口銜兵器,與我一起夜渡穎水!西涼兵眾多不識水性,請伯濟率領三千人馬在此鎮守,佯攻河岸,吸引魏軍主力。”

  ”大都督不可!”郭淮一聽魏延想親自下河,連忙出言相勸,“穎水水流太急,加上夜晚難辨方向,此行非常凶險,大都督貴為全軍統帥,怎麽能以身犯險!”郭淮一想起魏延在轘轅關山穀縱身一躍就覺得心驚肉跳。

  “哈哈哈!”魏延豪爽地大笑道:“是我帶領大家一起走到這裏的,我豈能帶頭貪生怕死,臨陣退縮?我魏延和弟兄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意已決,不必再勸!”

  郭淮一想到魏延的性子怕是也勸不住了,於是也就抱拳領命去了。

  夜晚三更。

  魏延望著船頭甲板上黑壓壓的一群兵士,振臂喊道:“將士們,前方就是許昌城!我們一路拔山涉險,就是為了拿下許昌!眼看就要勝利了,可是,魏軍卻在河岸口紮營阻擊我們,你們說,怎麽辦?”

  兵士齊聲回道:“和魏軍拚了!”

  魏延笑著點了點頭,“好誌氣,不愧是我大漢的好男兒!不過,硬拚鬥狠不是大丈夫所為,我們還要留下實力攻打許昌城。如今,我有一個計劃,不知道諸位兄弟是否相信我魏延?”

  大家一時狐疑起來,不過一想到跟隨魏延翻山越嶺,多少艱難險阻都走了過來,眾人還是齊聲答道:“願聽大都督差遣,萬死不辭!”

  “好!”魏延聽罷一把扯下自己的鎧甲上衣,赤裸著上身,拔出寶劍喊道:“今夜,我們就要在此強渡穎水!穎水湍急,我們此去可能九死一生,但是此戰,進可生,退必死!大軍遊上岸後,我們就直擊許昌!將士們,建功立業,就在眼前,跟我上!”說完就口銜寶劍,快步來到船邊,縱身一躍跳入河中。

  陳式、高翔見狀,二話不說緊隨其後,眾將士也紛紛跟進,一時間盡是撲通撲通的跳水聲。

  此時已是深秋,河水冰涼刺骨,加上水流湍流,夜晚又看不清岸口,不時有蜀軍兵士被河水衝散溺亡。眾人都苦不堪言,但是一想到已無退路,不禁紛紛都暗自憋了一口氣,豁出去了!

  魏延雖然已是六十多歲高齡,仍然寶刀不老,加上早年常在荊州,熟悉水性,所以咬牙堅持了一個時辰後,終於遊到了對岸。

  蜀軍首批兵士也陸續遊到河岸,到岸後再依次以繩子牽引後麵的軍士戰馬渡河。大軍上岸後,魏延清點了一下人馬,折損了數百人,令魏延心痛無比。

  不過,該做的還是得做,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隨著魏延一聲令下,蜀軍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