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上中下三計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1      字數:3370
  司徒府中

  “司徒大人救命啊,許昌萬急!大魏萬急啊!”一進司徒府,曹宇便一路高喊著直奔董昭臥室。

  話說董昭,前文提過,也是三朝元老,開國元勳,是曹操麾下著名的謀士之一,曹氏取代漢室的肱骨功臣。如今七十八歲的董昭已經位列三公之司徒,也是碩果僅存的重量級謀士之一,隻不過因為高齡一直在家臥病休養。之前眼見曹魏危難就在眼前,也為了保證後代子孫的財富地位,董昭不得不再次謀劃,抱病求見曹睿,推薦了軍師劉曄。曹睿欣然采納後,董昭回到家中繼續養病。

  董昭正在臥室床上由仆人攙扶著飲藥,被曹宇一驚,手中湯藥撒了一地。

  曹宇也顧不上這些,直接噗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說道:“司徒大人,蜀軍突然襲擊,已經攻占了許昌附近的陽翟縣城,夏侯獻將軍和軍師趙儼陣亡,所率兩萬人馬全軍覆沒。如今許昌危急萬分啊,蜀軍隨時都可能殺過來,求司徒大人救救許昌,救救大魏吧!”

  董昭畢竟年事已高,被曹宇這一驚一乍地,加上聽聞敗報,心中不禁又驚又痛,一口鮮血突然噴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司空陳群惱怒地看了曹宇一眼,指責他不該這麽直接突然。

  “完了完了…..”曹宇看著一地鮮血,也嚇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司徒大人也……這下全完了,陛下把許昌重任交給我,我怕是要守不住許昌了,我怎麽這麽沒用啊!”說完竟自顧自地淘淘大哭起來。

  ”咳咳……燕王,別急,吐兩口血老臣一時還死不了……“ 董昭擦幹嘴角的血跡,撫了撫胸口,略顯吃力地說:“還是請燕王快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董昭咬緊咬牙讓自己快速鎮定下來,要不然曹宇可能就真的要崩潰了。

  曹宇見剛剛臉色蒼白的董昭還能說話,不禁喜笑顏開,連忙爬了起來,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從頭開始說起。

  隻見董昭越聽眉頭皺的越緊,當聽到夏侯獻執意出城時,董昭不由地驚坐了起來,不斷地以手錘床,“剛愎自用啊,剛愎自用啊,夏侯獻年輕氣盛,耐不住性子,正好中了敵人的圈套,如果早聽趙儼之言,也不會有今日…….你們為什麽不早點來告訴我啊!”

  曹宇一聽心中不悅,夏侯獻雖說有過,但也是為國捐軀,而且和自己同是曹魏宗親,董昭如此當麵指責也太不給麵子了。

  ”這這這…….”曹宇一臉為難地說,“這不聽說司徒大人臥病在床,原本不想打擾嘛,如今事情已經萬急,不得不來此……”

  “罷了罷了,繼續說吧。”董昭揮了揮手,示意曹宇繼續說下去。

  曹宇於是再把趙儼守城卻被奸細所賣,最後破城前派人到許昌預警的事情描述了一遍。

  董昭聽後半響沒說話,扼腕長歎道:“唉,趙儼老成穩重,確有軍師之才,可惜了啊……”

  “哎喲,我的司徒大人呀,你就別歎氣了,快說說到底怎麽辦吧?”曹宇急不可耐地問道。

  董昭抬起來頭,看了一眼曹宇,又左右巡視看了看眾人,知道眾人都不善於軍事謀略,這才在危急時刻來求教自己這個垂死之人。

  “我有上中下三計,不知道燕王想先聽哪一個?”思索了片刻後,董昭平靜地說。

  ”哦,董司徒果然才思敏捷,頃刻間就有了三計!當然是聽上計了,快說快說!”曹宇一臉驚喜地說道。

  “上計嘛……”董昭苦笑地搖了搖頭,“隻怕燕王和在座諸位不願意聽。”

  “請司徒大人但說無妨,我等洗耳恭聽!”司空陳群擔心董昭有所顧忌,便出列說道。

  董昭點點頭,“好,上計便是趁敵人還未攻來,避敵鋒芒,放棄許昌,退守陳留!”

  ”什麽?放棄許昌?!”曹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緊緊盯著董昭,這老頭怕不是病糊塗了吧?

  還是司空陳群識大體,耐著性子問道:“敢問司徒大人,為何放棄許昌為上計?”

  董昭冷靜地說道:“兵法雲,上兵伐謀,其下攻城。凡善戰者,不以一城一地為得失,而以殲滅敵方兵力為首要。因為城池是死的,人是活的。蜀軍也是這樣,魏延等人之所以敢冒險長驅直入,偷襲許昌,不僅僅是因為許昌是都城,還因為許昌城中尚有珍貴之物!”

  “何物這麽珍貴,犯得著蜀軍發大軍來搶?”中書令孫資不禁問道。

  ”珍貴呀,”董昭左右巡視著眾人,“一個燕王,一幫朝堂重臣,還有年幼的太子,加上眾將士的親屬家眷,你們說珍貴麽?城池丟了還可以奪回來,人要是丟了……”

  眾人不禁倒吸了一口氣,司空陳群內心更是驚訝無比。別的不說,蜀軍隻要是拿下了魏太子曹芳,不須大軍鎮守,就足以令大魏投鼠忌器,如果再加上眾文武大臣和家眷,那麽大魏的前線軍隊怕是要土崩瓦解了。諸葛亮好一招釜底抽薪啊!這麽一聽董昭之計也有道理,隻要眾人不被蜀軍抓住,走到哪裏都可以召集勤王之師反擊。

  但是,放棄許昌實在是太失顏麵,之前已經放棄洛陽遷都了一次,魏帝曹睿已是憤憤不平,如今再退,怕是曹睿怎麽也不會同意。這其中罪責,誰敢承擔呢?

  曹宇率先跳了出來大聲囔囔,“我不懂什麽兵法,但是我知道,陛下將許昌交給我等,丟城就是失職,棄城更是死罪!別說蜀軍要來殺我們,陛下也不會放過我們啊!”

  是啊是啊,眾人一時紛紛附議。其實別說曹睿不滿,眾人及家眷也是被遷都折騰的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再次遷都怕是要群情洶洶了。

  ”司徒大人所言有理,不過上計太急,我們毫無準備,萬一我們離開堅城,被敵人追上也有危險。此計可從長計議,不知中計又當如何?”司空陳群上前解圍問道。

  董昭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他點了點頭,“中計,便是主動出擊據守。蜀軍拿下陽翟後,必然會順著潁水順流而下,在潁水東岸登陸,直取許昌。請燕王派兵搶先在潁水東岸安營紮寨,阻止蜀軍上岸,我們在許昌城中再隨時接應。

  董昭頓了頓,繼續說道:“此行務必要深溝高壘,堅守拒敵。我軍隻要守住河岸,蜀軍輕裝前來,缺少輜重,一時破不了營寨,時間久了就會兵疲缺糧。而且蜀軍也不會敢輕易打許昌的主意,有河岸守軍在,他們會擔心後背受敵。這正是兩全之策。當然更重要的是,這裏的戰場隻是一種牽製,隻要我們能夠堅守住,一旦陛下和諸葛亮在洛陽決出勝負,許昌之危自然就化解了。”

  ”這……許昌之兵本來就不多,我們堅守都不夠,如果再分兵去守河岸……”曹宇低聲自顧自地說道。

  陳群苦笑地搖了搖頭,看來曹宇仍不滿意,“那麽請問司徒大人,何為下計?”

  董昭歎了一口氣,說道:“下計者,莫過於困守許昌,坐以待斃。”

  這次輪到陳群不解了,“司徒大人說困守許昌是下計,可是之前軍師趙儼傳話回來也是讓我們堅守許昌。再說許昌城池高大,蜀軍未必就能攻下。我軍隻需堅守一時,再派人去向陛下求援,如此不好麽?”

  董昭搖了搖頭,“司空大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趙儼之前令人傳話,也是破城時情急之下的權宜之計,主要是為了防止蜀軍尾隨敗兵奪城,但不是長久之策。”

  董昭頓了頓,繼續說道:“自古以來,沒有攻不破的城池,隻有不夠善戰的將軍。兩軍交戰錯綜複雜,戰場局勢瞬息萬變,隻要能抓住時機,百萬敵軍都可頃刻瓦解,何況一區區城池呢?我軍剛剛大敗,許昌城內人人膽寒,士氣大挫,如此膽怯之師怎麽能夠守城?再者,我們雖然防得了敗兵入城,卻難防奸細,此刻城中怕早已混入奸細。假如在兩軍交戰之計,奸細趁亂打開城門,陽翟之失便會複現!至於說派人去找陛下求援,且不說該不該派人去求援幹擾陛下決戰的決心,恐怕蜀軍也已經拿下許昌附近通往虎牢關的通信要道,我們就算是想求援也不能夠了。所以說,困守許昌就是一場豪賭,把我們在座諸位的身家性命,把前線將士們的家眷,把太子都交給一群怯戰之兵。一旦城破被俘,我們個人安危是小,陛下的前線大軍怕是完了,大魏也就完了,這,難道不是下計麽?”

  眾人一聽恍然大悟,這麽一大群人,全部身家都集中在城樓得失,的確太冒險了。守著許昌的確如同雞肋,既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如主動出擊。

  於是司空陳群上前作揖說道:“上計太急,下計太緩,我等以為中計不快不慢,正得其宜,可以行之。請燕王采納,速速發兵!”

  眾人見群臣之首的陳群都發話了,一時紛紛附議,“請燕王采納中計,速速發兵!”

  燕王曹宇本身就是沒什麽主意的人,雖然對中計有所懷疑,但是見眾口一詞,上計和下計又的確都不如人意,於是也就當場允諾下來。

  “司徒大人要不暫且住進宮中,我請禦醫好生診治,也好旦夕請教。”曹宇試探性地問道。

  董昭知道曹宇的確是身邊缺少出謀劃策之人,這才以病情婉言相請。自己雖然已經病入膏肓,但是國家有難,又怎能棄之不理?於是便點了點頭,大義凜然地說道:“一切謹遵燕王吩咐,老臣萬死不辭!”

  曹宇一聽大喜,連忙和眾人一起商議出兵事宜去了,最終決定派許褚之子牙門將許儀率一萬軍士趕赴穎水河畔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