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兵發陽翟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1      字數:1850
  許昌宮中

  戰前軍事會議

  “我們應該如何出兵呢?”夏侯獻站在沙盤前,有點一籌莫展。許昌周邊幾個縣城幾乎都受到了騷擾,大軍出擊肯定得定下計劃。夏侯獻是有心建功,但是真正要行軍打仗,他卻是經驗不足了。

  夏侯獻不知道,曹宇、陳群等人也更加不知道了,於是大家紛紛把目光望向了軍師趙儼。

  隻見趙儼一言不發,冷靜地看著沙盤上的地圖,地圖上幾個縣城在他的腦中構成了一條條直線。

  “分散兵力是兵家大忌,我意集中優勢兵力快速擊破賊軍!” 趙儼冷靜地說道。

  “哦,那到底先取哪路賊兵,請趙大人賜教!”夏侯獻沒好氣地抱拳說道。這個趙儼又來搶風頭。

  趙儼一言不發地走到沙盤某處,用手指輕輕地敲了敲地圖,“這裏!”

  眾人順著手指望去,地圖所標是許昌附近的,陽翟縣。

  陽翟縣,與許昌同屬潁川郡。潁川是天下名士雲集的富饒之地,潁川下轄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鄢陵縣、襄城縣等。東漢建安元年八月(公元196年),曹操遷漢獻帝到潁川郡內許縣,這裏成為東漢名義上的首都,也稱許都。曹丕代漢後,改許都為許昌,成為潁川郡郡治,而原治所陽翟縣被劃歸河南郡。陽翟雖然失去了州郡首府治所的地位,但是作為古都之一,仍然有重要的地位。

  “這麽多縣城,趙大人為何如此看重陽翟?”曹宇、陳群等人好奇起來。

  趙儼微微一笑,“因為糧草!”

  原來許昌在曹操時代就大麵積進行屯田養兵,以備曹操征伐天下之用。但是許昌畢竟地小,容納不了那麽多兵馬糧食,於是曹魏便把多餘的一些糧草分撥到周邊縣城備用,而交通便利,又有漕運、原州郡治所所在的陽翟縣自然便是首選了。別看隻是分撥了多餘的,陽翟縣的糧食也足夠上萬大軍食用一年了,可見許昌實在是錢糧豐盛。

  趙儼見眾人還是一知半解的模樣,繼續說道:“如果是饑荒所致的流民,肯定要去陽翟搶糧食。如果是蜀軍,長途跋涉,肯定也亟需一個穩固的據點進行糧草補充。所以無論是流民還是蜀軍,陽翟都是首選之地。加上陽翟地處潁水之旁,交通運輸方便,進可攻,退可守,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隻需占了此地,就扼守住敵人咽喉,可從容擊破各路賊軍。請夏侯將軍不要遲疑,應該火速發兵增援此地,切莫讓敵人占了先機!”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連夏侯獻也不得不承認很有道理。

  “好!”夏侯獻拍案而起,“就依軍師所見,兵發陽翟,出發!”

  就當夏侯獻和趙儼領著兩萬大軍朝陽翟縣進發時,另外兩隊隊人馬也正趕往此處。

  ……

  陽翟縣城外山中

  “將軍,許昌附近有這麽多縣城,我們為何要合兵一處到此?”一軍士麵向一白袍威壯的將軍不解地問道。他們本來在附近縣城掠奪,忽然受到傳令要到此處聚集。

  “這個嘛,你問問郭將軍。”白袍將軍麵露微笑,正在漢軍大都督魏延,郭將軍自然是鎮北將軍郭淮了。原來之前魏延下令,先讓各部獨立掠奪縣城,分散魏軍注意,再約定地點聚齊部隊。陽翟縣就是各部約定的聚集之地。

  隻見郭淮笑著拿出一張地圖,指著地圖所示說道:“陽翟縣曾是潁川郡治所所在,地處交通要道,距離許昌不遠。而且此地位於潁水之旁,漕運方便,運兵運糧極快。如果我所料不差,這裏必定是魏軍糧草重鎮。我軍長途奔襲,急需一個穩固據點進行休整,補充糧草。隻要我軍搶先占據此地,進可攻,退可守,將把握戰場先機。”

  “不過,”郭淮說完站起來看了看遠處的陽翟縣城,“陽翟也是一個大縣城,城池堅固,城內兵馬不少,我們必須集中兵力,趁敵軍尚未察覺發動奇襲,方有勝算。”

  郭淮轉身又憂慮地望著背後遠方,“但願吳班將軍和胡遵將軍等人可以及時趕到,與我們合兵一處,否則……”

  “否則什麽?”魏延疑惑地問道。

  “否則萬一魏軍察覺起來,增援死守此地,就大大不妙了。”郭淮一臉擔憂地說。

  “哈哈哈,伯濟勿憂,許昌曹宇這些草包,怎麽會知道來增援陽翟?他們估計還以為我們是一群無關痛癢的流民亂賊,出不出兵還不知道……”

  “將軍快看!”魏延話音未落,忽然一軍士手指著遠方,“遠處似乎有大批魏軍人馬到來!”

  魏延心中一緊,完了,被魏軍發現了麽?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果然有大隊魏軍齊齊整整地在行進,不過似乎並沒有向魏延這邊衝過來。大家剛剛準備鬆口氣,卻發現魏軍緩緩地集體開進了陽翟縣城。

  魏延和郭淮都倒吸一口冷氣,陽翟的援軍到了!

  “哎!”魏延一拳打在地上,恨恨地說:“居然還是被魏軍搶了先機,可惜啊!”

  郭淮也十分懊惱,不過還是努力保持鎮定,“大都督不要灰心,魏軍還沒有發現我們,我們仍然還有機會。眼下此地不可久留,我們不如先且撤退,再求良機!”

  “唉…..”魏延咬了咬牙,下定決心說:“伯濟說的對!我們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