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原來這才是八卦陣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1      字數:2176
  真正的八卦陣其實是步兵應對騎兵的一種陣列,本身並沒有那麽邪乎。

  戰爭,勝負往往並不取決的雙方傷亡的絕對數量,而是士兵的士氣,當一方絕大多數部隊陷入恐懼,失去了繼續廝殺的勇氣,也就宣告了他們的失敗。

  而人是盲目的,所謂勇氣,很多時候是依賴於身邊是否有站立的戰友,我方是否能夠保持完整的陣容。

  隻要一個戰陣依然完整,哪怕被重重圍困,身邊的將士也能給士兵以繼續作戰的激勵。但是再完整的戰陣也是鬆散的,因為過於緊密的陣列反而又會製約步兵武器的攻擊,而對手的武器卻有可能一次擊倒數人。所以戰陣中士兵與士兵之間還是存在著孔隙,這就給了騎兵可乘之機。

  所以騎兵相對於步卒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一往無前的氣勢、強大的衝擊力對於戰線的破壞性。

  正統的騎兵戰法,即所謂“衝陣”,是百騎齊發,在正麵從多個點衝破對方戰線,直抵陣後,再勒馬回身反向衝擊。

  這種反複衝擊的作用並不在於殺傷,而是使對方任何兩個士兵之間的聯係隨時有被匹馬截斷的危險,使單個的步卒產生孤立無援的錯覺,在整體上將完整的隊形破壞為一盤散沙。

  加上騎兵衝鋒時有如鐮刀割麥,極高的速度造成巨大的能量,單獨的步兵一旦正麵被撞,不會有任何格擋或反擊的機會。這種死亡的恐懼在孤獨感的作用下會越發顯著,從而導致個體失去戰意,進而發展為群體的潰敗。

  但是其實騎兵的這種攻擊模式,充滿著虛張聲勢。

  由於本身實際的攻擊範圍並不比步卒大,坐騎的存在又導致受打擊麵積遠大於步卒,因此他們隻能利用無休止的跑動和不規則的路線,依靠瞬間的爆發力衝擊毫無防備的、落單的步卒。

  一旦有舉槍提盾、互相依靠、嚴陣以待的步兵集結成陣,騎方往往無計可施,會輕巧地繞開。

  騎兵通過來回地衝殺,製造混亂和恐慌,等待那些步卒散開,再逐一收割。

  因此,騎兵的衝擊路線雖然沒有規律,但實際上往往會選擇眼前人比較少,隊伍較薄弱的方向前進。

  蜀漢地處四川,多是步兵,他日要進軍中原,免不了在平原上和曹魏騎兵交手。而在平原上步兵要想和騎兵交手,必須依靠戰陣。諸葛亮正是針對這種情況,研究出了新型八卦陣。

  八卦陣其實是一種多兵種配合的戰陣,戰陣分為內陣和外陣,共8個方向。

  外邊分為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八個外圍陣,因此也被稱為八陣圖!

  其中天地風雲作為正陣,是為正兵,龍虎鳥蛇這四陣作為奇兵。

  兩陣相從,一正一奇,一戰一守,如果有其中一個戰陣受到攻擊,臨近的戰陣會保護它的側翼並不斷逼近用弓弩射殺敵軍。

  周圍8陣每個大陣都有大將鎮守,分別由征南將軍馬忠、鎮南將軍張嶷、安北將軍張翼、司徒鄧芝、安東將軍廖化、護軍大將軍柳隱、右將軍諸葛誕、安西將軍關索統領,各以6個小陣組成,共計64個小陣。

  中軍是指揮台,由16個小陣組成,諸葛亮率領司空楊儀、征北大將軍王平、左將軍句扶、虎步監孟琰等親自鎮守。

  全軍一共9個大陣,共包含88個小陣,每小陣1000人,陣內配置了200盾牌兵、300弓弩手、300鉤鐮兵和少量武騎。

  八卦陣的主要戰法是,在騎兵衝擊時,步兵有意識地讓出道路,引誘騎兵下意識地集中向這些路線行進。

  待騎兵殺入陣中之後,步兵陣列雖破卻不散,一路上在兩邊集結固守,讓出前方空間任由騎兵衝刺。

  而這種陣勢的核心在於:這種路徑可以通過事先操演確定,通過有意識地引導,讓騎兵本來是戰陣兩側的直線衝殺,變成步兵一方主導下的,在陣內的環型路線!

  蜀軍連續不斷地誘使敵軍衝刺,無窮無盡的放箭和鉤刺,將會逐步消耗敵軍騎兵的氣勢和體力。而由於騎兵自身的特性,他們又不得不按照這條“安全”的路線衝鋒。隨著時間的推移,陣內的敵軍最終會被逐漸消耗一空。

  然後,如果騎兵冒死衝擊戰陣,每個小陣中兵種又會相互配合。

  蜀軍戰陣的第一排由鹿角、偏箱車等構成,偏箱車正麵裝有盾牌護板,由盾牌兵操作進行防禦衝擊;

  第二排為弓弩手,采用三段式射擊可密集打擊敵人;

  第三批為鉤鐮手,使用鉤鐮槍收割最後一波衝過箭雨衝到麵前的敵人。

  如果敵軍隊形被擊散,蜀軍還會根據形勢改變甚至封閉道路,將敵軍進行分割包圍,再被逐一消滅。

  八卦陣中的每一處都是專門針對騎兵設計的,如此,陣中的騎兵將陷入無窮無盡的跑動,受到防不勝防的箭弩鉤刺,就算冒死突圍,也會被陣中的聯合兵種壓製,最後被四處分割,逐個擊破。

  這才是真正的八卦陣!

  諸葛亮日思夜想,十年磨一劍,創建了這個震古爍今的無敵戰陣。

  這是因為蜀漢沒有強大的騎兵,根本無法越過曹魏的防線,完成大縱深運動戰。

  諸葛亮唯一的期待,就是在大平原上與曹魏軍決戰,依靠他創建的這頭戰爭怪獸一舉摧毀曹魏的主力。

  整個陣的布置非常複雜,調動也非常複雜。諸葛亮為了讓他的軍隊嚴格執行命令,如機器般協調一致,寫下了《兵法二十四篇》,並在蜀中不斷的操練演習,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夠真正派上用場。

  所以曆史上的司馬懿“畏蜀如虎”,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因為他很清楚他麵對的對手多麽可怕。

  司馬懿堅決執相持戰、烏龜戰,預判搶占各個戰略關鍵點。他不是戰術家,他是戰略大師,不玩火。

  可惜這一切都隨著他的中計敗亡逝去了,曹魏眾人都沒有司馬懿的遠見,看不透諸葛亮的意圖,就這麽一步步的進入了諸葛亮的“圈套”,最終讓諸葛亮如願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平原大決戰,讓他的八卦陣終於能夠得見天日,在史書上留下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