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諸葛歸一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1893
  洛陽城外十裏諸葛誕大營

  諸葛誕正秉燭查閱地圖,忽聞帳外喊殺聲大作,一親兵衝入帳內大聲喊道:“不好啦,將軍,營外忽出現大股蜀軍,正在急攻我軍營寨。我軍寨柵新定,怕難以持久!”

  諸葛誕大驚失色,“ 諸葛亮如此神速?傳令眾將士務必堅守,膽敢退縮者立斬!另外派人火速去洛陽傳報,邀夏侯將軍與我內外夾擊蜀軍,快!”

  激戰至半夜,諸葛誕軍隊漸漸不支,退守中軍大營。

  眾將急忙請命:“將軍,營寨怕是堅守不住了,趁蜀軍尚未合圍,我們突圍吧!”

  諸葛誕揮劍砍在地上,咬牙切齒的說:“洛陽援軍為什麽遲遲不到,使得我功虧一簣!罷了罷了,全軍聽令,拚死一搏,突圍撤回洛陽!”

  一番激戰又折了不少人馬,諸葛誕領著殘兵敗將疲憊的奔回洛陽城下。

  諸葛誕抬頭大聲呼喊:“我是昭武將軍諸葛誕,今夜遭蜀軍襲擊破了營寨,快快打開城門放我入城!”一連喊了數遍也無人相應,正疑惑時,忽城牆上豎起一片火光,弓弩手亂箭射下。

  諸葛誕大驚,忙揮劍避箭,見城頭上站著正是夏侯懋和龐會,大喊道:“將軍這是幹什麽?諸葛誕無罪!”

  夏侯懋大罵:“反國之賊,還敢來賺我城池!前些天你說想領軍出城,我便懷疑你有反心,想與諸葛亮裏應外合。如今幸得密報,知道你已投降西蜀。現在果然詐敗來誘我開城,區區小計,怎麽能瞞的過我!還不速速離開,否則休怪我弓弩刀劍無情!”

  諸葛誕自知中計,不能分說,隻能仰天長歎,兩眼流淚,領著殘兵望宛城而走。行不數裏,前至一派大樹茂林之處,一聲喊起,數千兵擁出,四麵圍住:為首蜀將薑維、王平、句扶、孟琰,截住去路。

  諸葛誕人困馬乏,不能抵擋。隻見一輛小車從山坡中轉出。車上人物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正是諸葛亮。

  諸葛亮令人遠遠的對著諸葛誕呼喊道:“來者可是諸葛公休?”

  諸葛誕遠遠望見,觀察他的裝飾,猜想必是諸葛亮,於是在馬上抱拳回道:“ 正是在下,足下便是諸葛亮?”

  諸葛亮搖扇笑道:“公休與我雖同為諸葛一族,但素未謀麵,沒想到初次想見,便是在兩軍陣前,真是造化弄人啊。如今已經兵敗,不知公休打算怎麽辦?”

  諸葛誕歎了一口氣,“敗軍之將,還有什麽話說。隻恨奸臣誤國,小人當道,我空有滿腔抱負,無處施展。如今兵敗被圍,是我計不如人,有死而已。隻是望丞相念在你我同宗之誼,寬恕眾將,放他們回家。”

  諸葛亮點頭讚許地說:“公休臨危不懼,博而愛人,有聖賢之風。又兼資文武,富有謀略,犄角之策令我欽佩。你覺得為什麽會一敗至此呢?”

  諸葛誕稍微一愣,答道:“丞相謬讚,我以為是奸臣誤國,洛陽夏侯懋屢次作梗,壞我計謀,使我功敗垂成。如果不是他使壞,那麽勝敗未知,我也不至於速敗!”

  “恐怕不是吧,公休之敗不是數人之過,是時勢的問題啊。”諸葛亮笑著說。

  “此話怎講?”諸葛誕疑惑地問道。

  諸葛亮繼續說道:“第一,魏國盜取神器,竊居中原,其位不正,皇天不佑。相反,我奉大漢嗣君之命,以順討逆,天下子民莫不翹首期盼,所以戰無不勝。

  第二,魏國自天水一戰,司馬懿隕命,西北精銳盡失,四方震動,孫權也懷有圖謀。魏庭已岌岌可危,無人能阻止我東進。我乘勝而擊,魏國必節節退敗。

  第三,魏國少主國疑,宗室林立,權臣傾軋。君臣不和,將帥離心,所以未戰先敗,而我可觀其內部生亂,不戰而勝。

  魏國有此三敗,其勢已衰,不是人力可阻擋的,所以說是公休之敗是時勢所致啊。”

  諸葛誕聽完默然不語,心想自投大魏,殫精竭慮數年,但是朝廷派係爭鬥,滿腔熱血無人知。

  雖然夏侯玄和他友善,但是也把他當成為棋子,留在洛陽與蔣濟爭鋒。魏帝曹睿,刻薄寡恩,自己當庭頓首泣血才獲任用,沒多久卻又猜忌他,派夏侯懋加以監視,已致自己前後受肘,功敗垂成。如今兵敗被圍,就算僥幸逃脫,怕是魏庭也容不下自己了。

  諸葛亮見他不說話,知道他已經心動,便乘機勸道:“公休與我都是諸葛後人,世受皇恩,理應矢誌匡扶大漢。弟不幸誤投敵營,難獲重用,為什麽還有替曹賊效死?如今兵敗不是公休之過,你既然已經義盡,為什麽不迷途知返,棄暗投明?上承先輩遺誌,你我兄弟攜手興複漢室;下續同宗之情,一展現生平抱負,豈不快哉?這是我的肺腑之言,望弟思之再三!”

  諸葛誕想了想,前有諸葛亮,後有薑維、王平、句扶、孟琰,難以逃脫。諸葛亮也說的有道理,曹魏怕是已經難以相容,自己孑然一身,了無牽掛,不如投蜀再圖進用。於是諸葛誕長歎一聲,抱拳說道:“兄長在上,一番話令我茅塞頓開,愚弟願降了。”說罷下馬跪降。

  諸葛亮忙上前扶起,執手說道:“弟深明大義,我深感欣喜。我必奏明聖上,重加封賞。今後你我兄弟齊心,定能還大漢萬世太平!”諸葛誕大喜拜謝。諸葛亮與諸葛誕攜手同歸大營,同眾將暢飲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