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諸葛初對決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1826
  洛陽城守將府衙中

  “報!蜀軍大將魏延,已攻克函穀關,兵鋒推進至洛陽三十裏,安營紮寨!”斥候報道。

  諸葛誕等人大驚,不想曹睿遷都不久,諸葛亮果然來攻。

  “諸葛亮用兵如此神速!諸葛將軍可有對策?”說話的正是鎮國將軍夏侯懋,旁邊還站著中尉將軍龐會。

  原來曹睿遷都後,心中還是有些擔憂,他年紀雖輕,卻深諳製衡之道。蔣濟為司馬懿一黨,諸葛誕為夏侯氏親貴舉薦,他也得在洛陽留下親信勢力平衡三者。夏侯懋能力雖然不佳,但畢竟是皇親國戚,遷都之策的倡議者,忠心可嘉,留下也可掣肘蔣諸二人。夏侯懋雖然打心裏不願意,自己謀劃著遷都怎麽把自己給搭上留下了,但是為了討好曹睿,也就硬著頭皮接任了。

  至於龐會,是魏國名將龐德之子。龐德早年跟從馬超,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龐德後輾轉投降曹操,為曹操器重。關羽北伐時,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兩軍對壘期間,龐德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十分忌憚。後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為關羽所擒,龐德大罵不降被殺。曹操與曹丕都感思龐德忠義,先後加封龐德之子龐會兄弟等人為列侯。龐會性格勇烈,有先父的風範,又因父親之名在曹魏受到了尊重與厚待,因此時常咬牙切齒,立誌報效國家,為父親報仇雪恨。

  曹睿看重龐會的忠勇,密令他留下,一來協助鎮守洛陽,二來可監視諸葛誕。

  諸葛誕低頭陷入了沉思,自己接任還不到一月,諸葛亮就進軍洛陽。眼前這夏侯懋名為監軍,實則監視自己。自己雖然與夏侯玄親善,但是並不是夏侯懋一路的人。夏侯懋仗著皇親國戚身份,到任以來常常對軍事部署指手畫腳,兩人時有不和,以致洛陽屏障函穀關布防緩慢。如今函穀關輕易丟失,朝中怕是已經議論紛紛。此時自己身份尷尬,已經有通敵之嫌,如果不能放手一搏,怕是曹魏容不下了。

  “將軍別急,我已有一計。”諸葛誕思了半晌,抬頭說道:“我料想魏延所以駐守不前,必定是兵力不足以攻洛陽。他在固守待援,想和諸葛亮後軍合兵一處。如今敵兵剛來,我軍可乘魏延寨柵未定,主動出擊,以逸擊勞,必定可以擊破。”

  夏侯懋搖了搖頭說:“我軍才剛丟關兵敗,不可輕出,還是等魏延來攻我們再出兵!”

  兩人爭執不休,便不歡而散。

  過了數日,魏延下寨已定,諸葛亮統眾將趕至,大軍浩浩蕩蕩,旌旗遍野,連營數十裏,甚為壯觀。

  斥候急忙來報,諸葛誕又出一計:“諸葛亮遠來,勢必不能持久。我想親率步騎屯兵於外,將軍領餘眾閉守於內,兩軍成掎角之勢;諸葛亮如果攻我,將軍引兵擊其背;諸葛亮如果來攻城,我為將軍援軍,攻擊其後;不過旬日,諸葛亮軍食耗盡,我們可一鼓擊破他。”

  “將軍想出城?這這這….我覺得出城不如堅守,將軍身負重任,怎可輕身赴險?”夏侯懋疑心大起。

  諸葛誕急忙分辨道:“我並不是不惜命,隻是今天已經危急,如果我們還躊躇不決,怕要壞了國家大事!”

  夏侯懋麵露難色地說:“還是等我思量再三吧,明日,明日再與你記議。”說罷匆匆退去。

  洛陽夏侯懋府中

  “什麽?諸葛誕想出城,與我成掎角之勢?”將軍龐會驚問道。

  “諸葛誕與諸葛亮本是同宗,陛下留我們在洛陽便是為了監視諸葛誕。他前陣子布防不力,讓函穀關輕易丟失,洛陽門戶大開,反向已露。這次又想出城,怕是一去不返啦。” 夏侯懋撫著胡須,悠悠的說道。

  “但是如今已經危急,一味堅守也難以持久,掎角之勢也不失良策,昔日陳宮就曾勸呂布采納。如果將軍信不過諸葛誕,我願領兵馬與他同去,如果他敢謀反,我一劍砍了他!”龐會起身拔劍大怒說道。

  “不行,如果其中有詐,將軍豈不是羊入虎口?龐將軍還是鎮守洛陽城為上。” 夏侯懋連忙安撫龐會坐下。

  “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問計於蔣濟,聽聞蔣濟深謀遠慮......”

  “蔣濟?他屢次頂撞陛下,貶留洛陽必定心懷不滿,我們防他還來不及,怎麽可能問計於他。況且他如今已臥病在床,沒什麽大用了。” 夏侯懋搖了搖頭。那個老頭能有什麽注意,遷都的計策還是我夏侯駙馬提出的呢。

  “這也不可,那也不行,那怎麽辦,難道要坐以待斃?”龐會是個急性子,恨恨地說。

  夏侯懋來回踱步著,猛地一跺腳,說道:“罷了罷了,就依諸葛誕,讓他領兵出城布防。隻是不多給,隻讓他領五千軍馬出城,與我互成掎角之勢。如果他心存不軌,我數萬大軍滅他也易如反掌!”

  “好計策,末將這就去知會諸葛誕! ”龐會笑著拜別夏侯懋。

  第二天,諸葛誕聽聞夏侯懋同意他領軍出城,還未來得及欣喜,就得知所率隻有五千兵馬,便知是夏侯獻有意刁難。無奈之下,諸葛誕也隻好咬牙火速出城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