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命懸一線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09      字數:2278
  五丈原諸葛亮大營

  “咳咳咳”,一旁的仆從扶起諸葛亮,喝過藥後,諸葛亮仍舊咳嗽不止,身旁的薑維心疼道:“丞相,感覺好些了麽?”

  薑維,字伯約,是諸葛亮內定的軍事接班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身在涼州的魏國中郎將薑維被懷疑有異心,薑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曾給蜀漢重臣大司馬蔣琬寫信,稱讚薑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帥才。

  薑維身高八尺,儀表雄偉有英武之氣,加上文武雙全,自馬謖去世後,便是諸葛亮身邊最親信的謀士和將領,著重培養。薑維常侍左右,屢出奇策。諸葛亮上表提拔他為衛將軍,與征北大將軍王平共同執掌中軍大營。

  諸葛亮淡然一笑:“還好。”

  諸葛亮的回答更讓薑維揪心,他見諸葛亮病勢日漸沉重,司馬懿又堅守不出,如此看來,這次北伐怕是要草草收場。不過這些和丞相相比都不重要,但願丞相可以吉人天相,那麽還有東山再起之時。

  “噗~”隻見諸葛亮咳著咳著,突然口中吐血,仰麵倒下不省人事了。

  “丞相!”眾人一見都嚇的慌了神,還是薑維鎮定,連忙喚來帳外衛士:“醫官,快去叫醫官!”兵士正領命轉身要走,薑維忽然叫住:“慢著,傳我命令,為了不打擾丞相休息,除醫官外,任何人等不可擅闖丞相營帳,違者軍法從事!”

  ......

  醫官看畢,接連搖頭,歎息道:“丞相操勞過度,如今傷及五髒六腑,淤血填於胸,怕是藥石無效啊。”薑維聞言大驚,向後連退幾步險些站不住。

  醫官低頭想了半天,猛然抬頭說道:“哦哦,對了,將軍不要太著急。昨日聽聞有人在前往陳倉的路上,看見雲遊名醫吳普。此人是神醫華佗的弟子,深得華佗真傳,擅長藥草,許多絕症到了他手下都能妙手回事啊。我與此人有過一麵之交,將軍我這就去尋他,有此人在,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薑維大喜過望,“我親自去,我馬快!先生留在此處好生看護丞相。”

  薑維想了想,轉身對親兵說,“快去喊楊儀楊司空前來議事。在我沒回來之前,任何人都不得見丞相,就說丞相偶感風寒,這幾日不能議事,讓大家照常操練。”

  “諾!”

  第二天,諸葛亮床前,吳普正在細細把脈,身後站立著薑維、楊儀等眾多文武。

  因為事關重大,薑維和楊儀商議後,隻請了魏延、吳懿、王平、費禕幾位重臣請來議事。

  此刻眾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吳普的診斷。

  大都督魏延率先忍不住,叫囔了起來:“哎喲,先生,丞相到底如何了,你倒是說個話呀!”

  大都督魏延,字文長,是蜀漢頭號名將。魏延體長八尺,麵如重棗,身姿雄壯,尤其是一雙虎目炯炯有神,精光閃爍,頗有威嚴之氣。他追隨先主劉備,入益州,攻漢中,身經百戰,數有戰功,深為劉備器重。

  劉備稱漢中王後,力排眾議,將漢中太守的重任授予魏延而不是張飛,使得魏延一躍成為蜀漢獨當一麵的邊疆大將。而魏延也再次證明了劉備的獨具慧眼,鎮守漢中近十年,使得漢中防線固若金湯。

  之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偏師在陽溪大破曹魏雍州剌史郭淮、後將軍費瑤的大軍,又在鹵城野戰中率領吳班、高翔大敗司馬懿,獲甲首三千級,嚇的司馬懿退兵保營,再也不敢出戰。

  接連大勝的魏延被提拔大都督,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是蜀漢五虎將之後威望最高,戰力最強的大將。

  魏延雖然作戰勇猛,但是性格高傲,性情極惡,自恃功高,北伐期間屢屢請求諸葛亮給他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著名的計策如子午穀奇謀。但諸葛亮感覺冒險一直不許,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

  一旁的司空楊儀瞪了魏延一眼,“魏延,休要在此處大聲吵鬧,打擾了先生診治病情,你擔當的起嘛!”

  楊儀,字威公,是諸葛亮身邊極為倚重的大臣。楊儀身材削瘦、頭窄臉尖,雖然很有才學,但是性情孤傲,自私狹隘。昔日任關羽主簿,關羽對他頗為欣賞,派他到成都匯報工作。經過交談,劉備對楊儀也是大為欣賞,屢次重用。

  後來楊儀跟從諸葛亮北伐,負責軍中政務。多次幫助諸葛亮製訂規劃,籌措糧草,做事高效利索。諸葛亮深為看重楊儀的才幹,上表提拔他為三公之一的司空。

  當時人人都避開魏延的鋒芒,唯獨同樣高傲的司空楊儀不屑魏延,又恨魏延對諸葛亮不敬,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諸葛亮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處,但又不忍心偏廢他們任何一方,隻能好言勸慰,大將軍費禕也常為二人調解。

  魏延一聽怒火中燒,“騰”地拔出劍來,罵道:“楊儀,你個酸書生,我還沒說你呢。丞相病重這麽大的事情,你居然現在才來告訴我們,耽誤了軍情你擔當的起嘛,信不信我一劍砍了你!”

  大將軍費禕趕緊出來勸解調停:“文長文長,先把劍收起來,威公說的沒錯,丞相這正病著呢,讓先生安心診治。威公也別氣,文長也是為丞相擔憂嘛。大家都耐心一會,看看吳神醫怎麽說。”

  大將軍費禕,子文偉,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名相,是北伐前線諸葛亮治下的首席重臣。費禕相貌堂堂,性格開朗樂於交友,又才學出眾,深得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完美聯合兩國,孫權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加以禮遇。

  諸葛亮因為費禕誌慮忠純,又有軍政之才,上表提拔他為大將軍,召入北伐軍中輔助軍政,與成都大司馬蔣琬遙相呼應,並打算讓他接替蔣琬之後承擔蜀漢國政。蔣琬和費禕,一南一北,一內一外,共同輔佐諸葛亮處理軍國政務。

  北伐時魏延與楊儀不和,經常爭論,費禕與二人私交不錯,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

  魏延這才“哼”了一聲收起劍,楊儀也轉過頭不再搭理他。

  這邊吳普終於完成診斷,隻見他皺了皺眉頭,轉過身來說道:“丞相之病原本隻需細細調理即可,如今操勞過度,淤血填胸,怕是回天乏術了。”眾人一聽都大驚失色,連神醫都這麽說,莫非丞相這次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