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作者:雪中灰影      更新:2021-11-27 10:08      字數:3125
  此前,吳國派諸葛恪屯駐宛城,邊人深以為苦。司馬懿要率兵攻之,議者以為諸葛恪占據堅城,廣有糧穀,孤軍遠攻,救兵必至,那時進退失據,未見其便。司馬懿卻說:“賊所擅長的是水戰,今我攻其城,以觀其變化。賊若用其所長,棄城奔走,這是我們預定的目的。賊若敢固守城池,湖水冬淺,船不能行,救兵必棄船就陸相救,這就要進行他們不擅長的陸戰,這對我們是有利的。”

  正始四年九月,司馬懿率軍出征。軍隊到達舒城,諸葛恪果然焚燒積聚,棄城而走。司馬懿又巡視淮北屯田區,提拔農家子弟鄧艾主持屯田。

  正始五年春,大將軍曹爽欲立威名,不聽太傅司馬懿勸止,力主伐蜀,魏帝從之。結果為蜀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王平所敗,魏軍被阻於興勢,後方也軍糧供應不上,牛馬騾驢大量死亡,蜀涪縣及費禕援軍亦相繼到達。曹爽見不能勝,被迫聽從司馬懿的勸告,於五月率大軍退還。遭蜀軍截擊,魏軍苦戰,始得退回,失散、傷亡甚眾。

  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製止,曹爽不聽。

  正始七年正月,吳兵入侵柤中,有萬餘家百姓為避吳兵,北渡沔水,司馬懿認為沔南離敵太近,倘若百姓奔還,還會引來吳兵,應該讓他們暫留北方。曹爽不同意,說:“現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讓百姓留沔北,這不是長遠之計。”司馬懿則說:“這話不妥。放在安穩之處所則安穩,放在危險之處所則危險,人與物都是如此。所以兵書上說‘成敗在於形,安危在於勢’。形勢是駕馭眾人的關鍵,不能不審慎對待。假設吳賊以二萬人防守沔水,三萬人與我沔南諸軍對抗,一萬人猛攻柤中,我們怎麽去援救呢?”曹爽不從,驅令還南。吳兵果然擊破柤中,所失百姓,數以萬計。

  曹爽的行為不但違背了顧命大臣應有的本分,也使魏國國力衰退,不少有誌之士頗感不安,希望司馬太傅主持公道。並州刺史孫禮就去和司馬懿抱怨,司馬懿安慰他說:“且止,忍不可忍。”

  正始八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颺、丁謐之謀,把郭太後遷到永寧宮,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製度”,時人為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五月,司馬懿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正始九年三月,黃門張當把內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謀危社稷。

  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是司馬懿裝病。同年冬,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

  司馬懿假裝病重,讓兩個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穩,掉在地上,還指著嘴說渴。侍婢獻上粥來,他用口去接,湯流滿襟。李勝說:“眾人以為明公原來的風疾複發,沒有想到貴體病成這個樣子!”司馬懿故意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年老臥病,死在旦夕。君當屈身守並州,並州接近胡人,應妥善為之戒備。恐怕不能見麵了,把兒子師、昭托付給你。”李勝說:“我說的是還忝本州,不是並州。”司馬懿故意錯亂其辭:“君方到並州,努力自愛!”李勝又說:“當忝荊州。”司馬懿說:“我年老昏迷,不解君言,今回守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勳。”接著流涕哽咽。李勝出來後對曹爽說:“司馬公已像屍體一樣,臥床不起,隻有殘餘之氣,形神已經分離,不值得憂慮了。”以後又說:“太傅不能康複,令人憂傷。”所以曹爽等對宣帝未加戒備。

  司馬懿表麵裝病,實際上也在暗中布置,準備消滅曹爽勢力。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後,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製京都。司馬懿列陣,經過曹爽門前,曹爽部將嚴世登樓,引弩欲射,孫謙拉著他的胳膊阻止他說:“事未可知。”

  大司農桓範出城去投曹爽,蔣濟擔心道:“智囊往矣。”司馬懿則說:“範則智矣,駑馬戀棧

  ”豆,爽必不能用也。”司馬懿召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管領曹爽軍營,對他說:“君為周勃矣。”召太仆王觀行中領軍事,統攝曹羲軍營。

  司馬懿自率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征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桓範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征調天下兵馬勤王。曹爽果然疑惑,不從其計。反而夜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司馬懿乘機數說曹爽的過失,讓他早來服罪。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他說,朝廷隻是免他的官職,並以洛水為誓。曹爽欲信其言,桓範等人從晚上一直勸到第二天黎明。結果,曹爽投刀於地,說:“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桓範哭說:“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

  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回京。

  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高樓,派人在樓上密切監視著。

  曹爽拿彈弓到後園中,樓上人就喊:“故大將軍東南行!”曹爽愁悶,不知所措。

  不久,司馬懿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但對曹爽門下的二流人物,司馬懿特別寬大處理,如魯芝,辛敞,王沈等人,後來還有人成為晉朝新貴。

  同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為其封邑,前後其計八縣,食邑二萬戶,特許奏事不名。

  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十二月,詔命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司馬懿又固辭九錫。

  嘉平二年春,曹芳命司馬懿在洛陽立廟。司馬懿久病,不任朝請,每遇大事,天子親自到他府中去征詢意見。

  折疊

  後曹芳策命司馬懿為相國,封安平郡公,孫及兄子各一人為列侯,前後食邑五萬戶,封侯者十九人。司馬懿固辭相國、郡公之位不受。

  嘉平三年八月,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當年九月庚申,司馬懿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諡文貞,追封相國、郡公,司馬孚秉承他的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遺命簡葬,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

  諡號後改為文宣。

  當前司馬懿植入身份為北地貴族,現在已經學藝下山,不日便將投靠宿主。”

  “哈哈哈, 果然,升級後的福利就是不一樣。”將閭看著抽取的人族開始大喜起來。

  雖然這三個都不錯,但是其中最優秀的要當屬司馬懿和諸葛亮了。

  張昭作為作為三國時期吳國的重要文臣沒有之一,而他作為東吳的名字,要說說話的分量,連周瑜都不如他,周瑜雖然重要,可是要說到前期做的貢獻,張昭可謂是第1人。

  他能把孫策從一個手中沒有任何地盤兒的小勢力,而成為一個強大的諸侯,所以說他的功勞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剩下的這一個是蜀國的諸葛亮,另外一個則是魏國的司馬懿。

  這兩個人可以說的上是老對手或者是老朋友了。

  不過司馬懿有一點好,就是打不死,是看他們現在的視為司馬懿的統禦好像和諸葛亮的差不多。

  不知道為什麽他們兩個打仗每次都屢戰屢敗,不過這個也說不好,誰知道司馬懿是真敗還是假敗,畢竟公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這件事也不少,空城計如果騙其他人的話,將閭認為還信,可是用來騙司馬懿,就算是司馬懿比較謹慎,他認為這個也不大可能,說不定就是人家故意的呢。

  不過相對於諸葛亮,將閭更加看好司馬懿,至於為什麽,因為他的統率高啊,智力高的他已經有了賈詡了,荀彧的政治也不差,當然了,要說到司馬懿的人品不好,那倒不至於,至少司馬懿活的時候,人家根本沒有想要當皇帝的打算。

  當然了如果司馬懿想要搞事情,將閭也不怕,賈詡足夠對付他了,更何況對於這種聰明人,有些事情他知道該怎麽做。

  至於司馬懿的事情,將閭已經考慮清楚了,他準備先給司馬懿找一些功勞,先把職位給提上去,然後讓他領兵。

  既然已經把他召喚出來了,總不能讓他雪藏起來吧,這個樣子實在是太浪費人才了。

  要不然趁著現在手氣好再來召喚一波武將?

  “係統給我消耗與之相對應的積分,進行一次武將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