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作者:雪中灰影      更新:2021-11-27 10:07      字數:3386
  在衛子夫立為皇後之後,因她而顯貴起來的衛氏家族亦不負君王所望,並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樣寄居於裙帶之寵。

  而以衛青、霍去病為主導的衛氏外戚身著戎裝,揮師北上,憑借著個人才賦及暴骨他鄉的決心在十數次出生入死之後身封萬戶而不息,更是為大漢朝譜寫出戎車七次出征,北登闐顏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連山設郡的赫赫戰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勢力,為解決漢朝邊患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衛氏一門亦獲以枝屬五人封侯的榮耀,更有姐姐作皇後,弟弟取公主的富貴。

  當時其貴震動天下,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其後曆數代近八百年,才有唐玄宗楊貴妃盛寵之時的“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的翻版坊間民謠。

  哪怕到了漢末衛氏一門的地位同樣不低,不要忘記了,在三國時期,有一個衛家子弟還娶了名滿天下的大儒之女。

  說起來這位衛家子弟可能別人不知道,可是那名女子絕對有人知道。

  蔡文姬!

  蔡琰!

  就是那個王者裏麵彈琴的那個,雖然在遊戲裏麵人家是個小蘿莉,不過她真的是個才女。

  當時的那位大儒可是就隻有這一個女兒,就連曹操也是對她愛慕又加,可是最後人家卻嫁給了衛家。

  當時的衛家是沒落了一些,可是底蘊還是有的。

  隨著太子劉據一天天長大,衛子夫的美麗容顏也一天天衰老下去。

  元朔六年,隨著年輕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現,漢武帝對衛子夫持續十五年的盛寵開始逐漸轉移。

  之後,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趙婕妤(鉤弋夫人)等更替受寵。

  然而,即使朱顏辭鏡色衰愛弛,衛子夫依然記著立後之時枚皋那篇勸誡之賦。

  再者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及外甥霍去病為漢武朝立下不世之功,威儀不泯,天下尊之。

  深曉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必衰道理的衛子夫寵辱不驚,憑借著平衡的心態,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處事,使她在寵衰之後,在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後的17年內依然能夠得到武帝的禮遇與尊重。

  除後宮諸事為衛子夫職責之內,武帝每每出巡遊幸天下時亦將少府所掌宮中事由交予衛子夫定奪。

  待武帝歸來之時,衛子夫將重要的裁決匯報給武帝聽,武帝從來沒有異議,有的時候甚至免去衛子夫的匯報。

  武帝對衛子夫的信任即是如此。

  盛寵之下,功高相加,衛氏外戚的規模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不斷壯大。

  龐大的外戚成員亦未能免於恃寵而驕之俗。

  公孫敬聲,丞相公孫賀的兒子,憑借著母親衛君孺是皇後的姐姐,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

  事情敗露之後被捕下獄。這時,漢武帝下詔欲抓捕的陽陵人朱安世卻遲遲未能歸案,公孫賀便請命此差以贖公孫敬聲的罪過。武帝答應此請。

  後來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卻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

  武帝知曉之後大為震怒,令有司深查公孫賀所犯罪過。

  征和二年春正月,抓捕丞相公孫賀,並冠以公孫賀興利弟子賓客不顧黎民死活等多條罪名,公孫賀父子竟然死在獄中。

  然而,此事卻遠未結束。

  征和二年春天,涿郡鐵官鑄鐵的時候,鐵水熔化飛濺天空,後世所興讖緯之學認為這是火發生了變異,天下將有大難。

  一個月後的征和二年夏天,一場毫無預兆的風災在摧毀房屋折斷樹木的同時,也掀開了一場大難的序幕。

  閏四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坐巫蠱之罪處死,衛青之子衛伉及衛長公主之子曹宗亦在連坐之內。

  而此時的寵臣江充因與太子有隙,害怕武帝死後被新帝誅殺,故而欲構陷太子為先,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為有人行巫蠱詛咒天子。

  於是武帝命江充為使者治巫蠱之案。江充指揮巫師四處掘地尋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圍的人,並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認罪。百姓惶恐之間相互誣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後共計數萬人。

  至此,天下人心惶惶,京師三輔更是籠罩在一片驚恐氛圍之中。

  而武帝卻因年邁體病愈加相信巫蠱之事。江充趁機說宮中有巫蠱之氣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見好。於是開始查辦後宮中不受寵幸的夫人,依次查到皇後衛子夫。

  而整個後宮在衛皇後的治理下,無人行巫蠱之事。江充遂帶領胡巫來到皇後寢宮椒房殿,毀禦座掘地以查蠱,仍一無所獲。

  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終是將鐵楸挖到了太子東宮,在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贛、黃門蘇文的幫助下,得到了桐木人偶。

  太子劉據欲往甘泉行宮辯白卻遭江充等人限製,無法向武帝辯明情況,情急之下又無上策,便聽從少傅石德之計。

  於七月壬午日,將江充緝拿,並斬殺韓說。而協助江充辦理此案的禦史章贛逃出,去往甘泉行宮見武帝。

  盡管後宮經曆查蠱一事人心惶惶,宮外又情勢緊急,衛皇後依舊有條不紊地維持著宮禁秩序。

  因太子能指揮到的車馬有限,劉據希望得到母親的支持,在決定起兵後連夜派舍人求見皇後時,仍需持符節進入長秋門,通過長禦倚華呈報皇後。

  盡管事態進退兩難,但已經曆公孫家族滅、二位公主坐誅的衛子夫並未婦人之仁、任人宰割。

  衛皇後果斷行使皇後的權利,調動中廄皇後的馬車裝載射手,搬取武庫的兵器,調發長樂宮的衛隊以助太子。

  太子向文武百官宣稱江充造反,斬殺江充巡示朝野,並在上林苑燒死了一眾胡人巫師。

  劉據起兵後,武帝認為太子一定是受到了江充等人的陷害才這樣做。

  便派遣使者入長安探查。使者卻因膽怯未敢入城,對武帝謊稱太子造反要殺自己。

  武帝由是大怒,派左丞相劉屈氂發兵討逆。麵對劉屈氂手中這道不知真假的皇帝璽書,太子宣稱武帝在甘泉宮病重,發兵是懷疑京城有變,奸臣想作亂。

  武帝在這時從甘泉宮回長安,駕臨長安城西建章宮,下詔征發三輔附近郡縣之兵,及二千石以下官吏皆歸劉屈氂統領。

  劉據因此無法調遣三輔軍隊,便派遣使者假傳詔令赦免長安城中諸官府中的囚徒,征發看守武庫的軍隊,並派使者如侯持符節去調動長安附近長水和宣曲兩地的胡人騎兵,命令他們全副武裝之後前來長安會合以充軍。然而武帝派遣的使者侍郎莽通趕到,告知長水校尉太子的符節是假的,並斬殺如侯親自引長水宣曲胡騎入長安。

  武帝又征發船兵,一並交由大鴻臚商丘成。而後,護北軍使者任安雖接太子發兵符節卻作壁上觀。

  太子劉據屢次調兵失敗,故所率兵卒與劉屈氂的官兵數量差距越來越大。太子領兵離開北軍,驅使長安四市的百姓共有幾萬人。來到長樂宮西闕下麵時,碰上了劉屈氂的軍隊,混戰五日後,血流入渠,死者數萬。

  長安城中擾亂,傳言太子造反,因此民眾不再歸附太子,歸附劉屈氂軍隊的逐漸增多。太子不敵,戰敗出奔。

  七月庚寅日,太子得丞相司直田仁之助,於覆盎門逃出長安,隱匿於湖縣。

  同日,武帝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回用以幫助劉據起兵、象征皇後實權的皇後璽綬,卻並未使有司下廢後詔書,亦未令衛皇後搬離椒房殿。

  衛皇後不願受辱,或為子擔責,或以死明誌,自殺。

  黃門蘇文、姚定漢置之公車令空舍,盛以小棺,將衛皇後葬在長安城南桐柏亭,即太子出奔所經之覆盎門外大道以東,西向明堂,南鄰博望苑,北對長樂宮。

  衛氏勢力悉盡覆滅。

  至此,母儀天下38載,陪伴漢武帝49年的衛皇後溘然長逝。

  偌大的未央宮在經曆過一場血色浩劫之後依舊壯麗而重威,隻是長秋門後的中宮椒房殿,再一次失去了主人,直到漢昭帝即位。

  衛子夫由歌女而成皇後,除了她的容顏美色之外,還因為她有太子劉據和戰功赫赫的娘家做為她的支柱。

  在她為皇後的38年中,是安分守己的,所以武帝死後,她的名譽還是得到了恢複。另外,應該指出的是,衛子夫的入宮,使她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從而為西漢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贏得了主動地位。

  從客觀上講,衛子夫對漢朝是有功勞的。因此,她的影響也是不能抹殺的。

  衛子夫生於西漢前期,在漢元帝之前,西漢皇後多為寒門之女或與前代出生寒微的皇後有血緣之親。

  自武帝尊儒重教以來,曆數朝之後儒家經義的尊卑等級逐漸為權利集團所接受。漢成帝欲立趙飛燕為後時就有儒生為諫“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至東漢《白虎通義?嫁娶篇》更提出“王者之娶,必先選於大國之女,禮儀備,所見多”。然而經學在武帝時期最為純正,後世一味“修學好古“,樂褒堯舜之德,周之古禮。

  將董仲舒提出的適應時代所產生的今文經學駁斥的一無是處,反拘於古文經學不可自拔。以至於出生低微的衛子夫與西漢前期的其它皇後一樣在後來兩千多年的曆史上鮮有提及,更乏評價。

  又因衛子夫為後38年史書未記其過,所以出生低微同為公主府歌女的衛子夫沒有如漢成帝皇後趙宜主(趙飛燕)一般致使“天下之惡皆歸焉”的結果和“漢立飛燕,成帝胤嗣泯絕”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