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雁門
作者:雪中灰影      更新:2021-11-27 10:07      字數:3010
  “第三人,晚晴著名愛國大臣林則徐:武力:68統禦:81智力92政治85。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

  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誌》,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正所謂,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恭喜宿主獲得晚晴著名愛國大臣林則徐:武力:68統禦:81智力92政治85。

  當前植入身份為宿主手下荀彧一書吏,荀彧正準備曆練一番後,再推薦給宿主。”

  “第四人,隋末唐初名將秦瓊。

  秦瓊,字叔寶,齊州曆城人,隋末唐初名將。

  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

  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恭喜宿主獲得隋末唐初名將秦瓊武力98,統禦90,智力88,政治83,當前植入身份為宿主手下齊國遠新招募的親兵。”

  “第五人。

  明朝崇禎時期名將曹文詔,武力88,統禦95,智力90,政治84。

  明朝崇禎年間將領,號稱第一良將,官至總兵。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的戰爭中功勳卓著。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的戰爭中功勳卓著。

  崇禎八年,在湫頭鎮之戰中因寡不敵眾兵敗自盡。當前植入身份為宿主手下齊國遠新招募的親兵。”

  “第六人。南宋嶽飛手下將領牛皋,武力:77,統禦68,智力65,政治,59。

  南宋抗金名將。

  牛皋出身農民家庭,初為射士,精練武功,擅長騎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紹興三年,加入嶽家軍、長勝軍。

  牛皋使用雙鐧,乃金所製。後隸歸嶽飛,為其推重,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曾參加鎮壓楊幺起義。嶽飛被害後,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被秦檜害死。。當前植入身份為宿主手下嶽飛新招募的勇士。”

  “叮咚,係統匯報完畢。”

  好吧,一下子出現了這麽多,瞬間給將閭了一種似乎無從下手感覺。

  怎麽感覺除了牛皋水一些,其他人還都不錯的樣子。

  先不說將閭的糾結,因為另一方~

  而此時的雁門郡,雁門關外的城池上。

  陽光灑在雁門關的大地上,起初的時候讓人感到寒冷無比。

  漸漸的烈日高懸,天上的禿鷲正在天空中俯視著大地,俯視人間一隅之地的生死浩劫,殘鱗敗甲,血流成河,屍橫片野……

  而在城樓下,匈奴單於冒頓正在著大軍冷靜的看著眼前的一切。

  接著冒頓一揮手,手下立即組織起來,又是幾個千夫長親自帶著人攻向雁門關。

  沒有辦法,冒頓也想多派人,可是雁門關的地形易守難攻,這座城市夾雜在山道的中間更是討厭。

  剛來的時候,冒頓就就吃了不少虧。

  現在的冒頓正是再用手下的生命來拚消耗而已。

  當年在這裏,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

  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裏長城。

  雁門關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恒山沿代縣北境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

  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門關坐落於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於山西北部的代縣城北約20公裏的雁門山上。“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5公裏多。

  城牆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穀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築有3道大石牆和25道小石牆,起到屏障的作用。

  關城以西的舊關城俗稱為鐵裏門。兩關之間用石砌長城相連,並建造了敵樓、烽火台等,形成一組完整的防禦體係。

  該段長城全長5033米,牆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敵樓各一座,在險要的地段,還設置了堡寨、壕溝和暗門等。它的東西兩端向北延伸後,最終與外長城相連。

  沒錯,聽著距離蠻長的,關鍵是這些秦人又在山道外麵建了一座城池,你想把城池給圍起來,開玩笑吧。

  他們難道不會派兵嗎?因為兩邊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也就幾公裏而已。

  如果圍城,說不定就受到前後夾擊了。

  正好,你們雁門郡的人都被以前的王離帶走了,那就大家拚消耗吧。

  看誰可以耗得住,隻要攻占了這段城市,然後再繼續向前推進,秦人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雁門關,

  “殺啊。”

  “撕碎他們!”

  先是一群騎兵首先對著城頭一輪亂射。

  接著三千多凶神惡煞的匈奴人還有一些匈奴奴隸架著攻城梯,猙獰喊殺著,如惡鬼一樣撲向了城牆。

  城頭上上弓箭短缺,而且士兵也不是很多。

  因此現在負責雁門關的楊業無奈,隻得組織百姓前來一起守城。

  大家都不是笨蛋,他們知道,如果被這個匈奴人攻破城池,進入雁門關,誰都跑不掉。

  或者說你認為兩條腿的可以跑得過四條腿的不成?

  不過還好,這裏民風彪悍,哪怕大家沒有打過仗,可是膽子還是有的。

  衣衫襤褸 的百姓,就算是走路鞋子上露著腳指頭的孩童都同時不由自主的走向城頭,畢竟,這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爭。

  之前大部分未曾摸過弓箭的青壯百姓,箭術可想而知,匈奴人在付出了幾條人命後,就輕易的將攻城梯搭上了城牆。

  別看匈奴人的攻城梯建造的倉促,可是裏麵可是有不少中原人的工匠的。

  以匈奴人的智慧是建造不了這些東西,可是中原人不一樣,他們都在梯子頂端加裝了勾爪,梯子架上城牆後,勾爪抓住城牆,推都推不倒,再加上城下匈奴人弓箭手用羽箭掩護,城上守軍拿這些攻城梯沒轍。

  接著匈奴人嘿嘿一笑,試了一下穩固了一下梯子,就開始往上爬。

  迎接他們的隻不過是稀稀散散的箭矢。

  正在攻打城牆的匈奴人們不屑一笑, 果然是一群被嚇懵的懦夫兩腳羊!

  一群土雞瓦犬!

  看到城上射出的羽箭軟弱無力、毫無準頭,比之第一波攻城時更加不堪,匈奴人們內心輕視嘲笑至極,對於攻陷靖南縣城樂觀極了。

  攻城梯都搭上城牆了,接下來就是爬上城牆,屠雞殺狗一般宰掉這些被嚇懵的兩腳羊。

  隻要攻破的這裏,大家再緊接著攻破雁門關,到時候進入中原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