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誘惑
作者:粗心大仙      更新:2021-11-27 09:42      字數:4258
  太史信平靜地看著千嬌百媚的李霜,端起幾案上的冰鎮雪梨片,遞了過去:“口渴了吧。”

  李霜從毯子上坐起,撩了一下額前的頭飾:“長夜漫漫,阿霜身為貼身婢女,自當侍奉公子讀書。”

  聽到“侍奉”兩字,太史信嘴角向上彎出一個弧度,心中揣測這是崔羽彤的意思,還是秦峻的意思?

  李霜衝太史信伸出纖纖玉手,勾了勾食指。

  太史信拿起一片冰鎮雪梨放進嘴裏。

  李霜見太史信無動於衷,慢慢起身,款款走來,在他耳邊嗬了一口氣。一陣馨香從李霜身上散發出來。

  “夠了夠了啊,”太史信揉了揉耳朵,“你再逗我,我可生氣了。”

  李霜飽含柔情地看著太史信,長長的睫毛仿佛沾著露珠。她光滑細膩的手在太史信臉上輕輕拂動,輕聲問:“公子為何生氣?”

  太史信搖搖頭:“這樣不妥。”

  李霜伸手輕輕按了一下太史信的嘴唇:“有何不妥?”說完,她直接拉著太史信站起來,一個轉身,胸口在太史信後背蹭了一下。

  太史信往前一步,試圖去拿冰鎮雪梨,結果反而被李霜拉著後退了一步。

  李霜繞著太史信轉了個圈,踮起腳,明豔的臉龐靠在太史信肩上,輕輕抱著太史信的腰。她口中輕聲呼喚著太史信,仿佛夢中的呢喃:“公子……”

  太史信的呼吸變得急促,深呼吸的聲音顯示出他內心的波動。

  李霜感受到太史信的情況,抬頭看向太史信的臉,心中的溫情立刻被不寒而栗替代:太史信臉上沒有絲毫情欲的痕跡,反而呈現出凜冽的殺意!

  一瞬間,李霜的腦海中一片空白,仿佛她的靈魂脫離了身體,成了一個旁觀者,眼看著自己的身體在太史信的氣場籠罩之下微微顫抖。

  太史信向前走了兩步,脫離與李霜的接觸,隨後轉過身來,默默看著李霜。

  令人窒息的沉默。

  李霜看著太史信,依戀、痛苦、迷惘、仰慕、悲傷……複雜的表情在她臉上浮現。

  太史信認真地看了一下李霜,臉上的煞氣逐漸褪去:“你該和心上人相伴相依,而不是我。你這樣做,也有苦衷吧……我會跟派你來的人說,你盡心盡力,是我不好。這幾天辛苦了,回去睡吧。”

  李霜點點頭,轉身離開。走到太史信身邊的時候,她忽然在太史信手上掐了一下,飛快地跑開了。

  太史信客房外邊不遠處,兩個人關注著客房中的情況。

  “秦姑娘,你說太史信會怎樣呢?”崔羽彤笑著問秦惠卿,頗有幸災樂禍的意思。

  秦惠卿沒好氣地回答:“我哪知道,越來越看不透太史信。”

  說話間,李霜走了出來,她衝崔羽彤搖搖頭。

  崔羽彤臉上波瀾不驚:“無妨,李霜你已經盡力了,回房歇著吧。”

  李霜微微施禮,轉身離去。

  崔羽彤深深地看了秦惠卿一眼:“太史信果然不是尋常人。”

  一旁的花叢中,隱蔽多時的秦道士聽到崔羽彤的話,在暗中輕蔑地看了她一眼,心想太史信可是貧道萬裏挑一的徒弟,你這個小娃娃,哪裏懂得他的厲害之處。

  等到李霜、崔羽彤、秦惠卿都走遠了,全戎才走進太史信的客房。他一見到太史信,就滿是笑容,笑得太史信心裏發毛。

  “全老弟你有話直說,別這麽對我笑,一看就沒安好心。”太史信若有所思地瞅瞅全戎。

  全戎冷哼一聲:“我就是覺得好笑,是誰給你量身定製了這麽一出。秦惠卿、拓跋青兒、李霜……這幾個人碰到一起,你的日子不好過吧。”

  太史信並沒有理會全戎的調侃:“這幾個人倒是無妨。那崔羽彤才需要咱們多留神,陛下派她來並州上下查訪,若是找到了你的差錯,朝中那些文官又要上躥下跳了。”太史信所說的“文官”,指的是宗正、少府、大司農等高級文官,這些人一向對全戎等憑借軍功位居高位的武將頗為不滿,其中既包含著文官集團對武將的傲慢與偏見,也是承平已久的封建帝國重文輕武傳統的體現。尤其是全戎憑借軍功和政績居然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並州牧,更成為了這些人的靶子,朝中不知多少人眼巴巴地等著扳倒全戎的機會。

  全戎衝太史信神秘地一笑:“沒事兒,這幫文官現在顧不上我,他們現在正為了太史信大將軍吵得不可開交。”

  “為了我,”太史信想了想,眼露寒光:“莫非他們是覺得把我發配到上郡不夠過癮,非要殺了我給安南猴子賠罪?”

  麵對太史信流露出的殺意,素有“玉麵閻羅”之名的全戎居然也心下一驚,他連忙搖搖頭:“你可別殺紅眼了……這些人在意的不是你現在的處境,而是你和陛下的緣分。”

  太史信沉默了半晌,輕輕地說:“我和陛下哪有什麽緣分……”

  新漢帝國的女皇秦峻比太史信小幾歲,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盡管秦峻並不急著嫁人,一些年齡能當她爺爺的朝中老臣還是不厭其煩地寫奏折,請女皇陛下早日大婚,明定國本。所謂“國本”,是冠冕堂皇的說法,說白了就是繼承人。皇家的繼承人不同於普通人家。尋常人家,哪個兒子受寵就可以當繼承人。但是封建帝國家國一體,皇家的事就是國家的事,繼承人便是將來的皇帝,因而繼承人的問題,不是單單由皇帝說的算,還要考慮大臣們的意見。前邊說過,秦峻的父親秦曌宇,原本也有三個兒子,隻因這三個皇子意外身亡,連帶著秦曌宇舊病複發,英年早逝,這才由秦峻繼位。話說當時除了秦峻這個皇女,理論上還有三個沒什麽權勢的王爺,隻是這仨人一個在吐魯番遭遇塌方已經重傷去世,一個在普陀山成了有德高僧堅決不肯還俗,還有一個居然不知去向(一般認為這個王爺死了,不然應該自己會出來當皇帝)。如今,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新漢帝國麵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勢:女皇秦峻尚未婚配,自然也沒有後代,倘若秦峻突然千秋萬歲了,遼闊的帝國就連繼承人都沒了!因而朝中大臣們早就開始勸女皇陛下早日嫁人。這些大臣們的意見主要分為三種。

  一是勳貴派。這部分大臣覺得女皇陛下應該從朝中勳貴重臣的子弟中招贅皇夫。這個思路其實和別的皇帝選皇後是一致的,通過聯姻,團結朝中勳貴重臣勢力,從而進一步鞏固皇權。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正牌皇後是長孫無忌的妹妹,李世民又把女兒嫁給了房玄齡的倒黴兒子房遺愛。

  二是實權派。這部分大臣覺得女皇陛下應該從朝中適齡的實權大臣中招贅皇夫。這個思路是打算通過找一個比較有才幹的皇夫,更好地輔佐女皇陛下。這明顯是存在皇權旁落的風險的,雖然女皇在位,沒人敢拿武則天和李治的事情作為皇權旁落的例子,但沒人敢說不代表沒人想到。持有這一觀點的大臣與前一類大臣爭吵不休。

  三是民間派。這部分大臣覺得女皇陛下應該從民間適齡的世家子弟、青年才俊中招贅皇夫。這個思路是精中選精、優中選優,打算擴大選擇範圍,提高選擇的質量。但是民間符合條件的人至少也有上萬人(參照此前皇帝選秀女),選擇範圍太大,可操作性就很差。持有這一觀點的大臣與前兩類大臣爭吵不休。

  分別持有三種觀點的大臣爭吵不休之時,有人忽然發覺眼前就有個合適的皇夫人選。

  他,雖然沒有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但是所在家族深受曆代皇帝信任,父親是先皇托孤重臣卻不貪戀權位,在朝野中口碑極佳;他,勤敏好學,謙恭有禮,深得朝中老成持重之士青睞;他,才兼文武,投身軍旅,解圍帝都,揚威漠北,是帝國冉冉升起的將星;他,自幼便和陛下情同兄妹,成年後更和陛下情投意合。這麽合適的人,便是太史信。

  自從太史信進入了這些大臣的視野,大臣們便為了他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反對太史信成為皇夫的大臣中,有和太史德政見不同,趁機發難的;有和太史家族一向交好,害怕太史信當了皇夫惹禍上身的;有女兒沒嫁成太史信,對太史信父子心存怨恨的;有嫉妒太史信父子所獲皇恩,從中作梗的;有覺得太史信沒有自己兒子帥,故意搗亂的。支持太史信成為皇夫的大臣中,有和太史信父子交好,希望太史家進入權力核心的;有和太史德麵和心不和,希望太史家惹禍上身的;有看著太史信和女皇長大,真心盼望太史信給女皇帶來幸福婚姻的;有篤信太史信入宮後會處境悲慘,等著看他笑話的……總而言之,給太史信說好話的大臣,未必存了好心,說太史信壞話的大臣也未必是壞人。這件事中紛亂的情況,讓全戎得知內情後都感覺頭暈眼花。不過太史信在上郡當著縣令,對朝中的事情毫不關心,自然也不知道大臣們為了他吵成了一鍋粥。

  聽了全戎對相關情況的介紹,太史信臉上隻是一片疲憊。他把一片冰鎮雪梨放進嘴裏:“這些大人還真是飯吃的太飽了啊……”

  三天之後,並州城的七夕節慶祝活動正式開始。太史信的任務就是陪著崔羽彤等人在並州好好逛逛,伺候好這幾個帝都來的姑奶奶。當然,如果知道自己能夠在輩分上占太史信這麽大的便宜,這幾個姑娘想來會有些開心。

  原本充當護衛的小羽和墨兒因故沒能出現,太史信吩咐隨行的侍衛和侍女多多留神。當然,並州城的治安還是很好的。在節日人潮湧動的區域,每隔幾十步就有一個衙役或者手臂上纏著紅布條的“熱心市民”維持秩序,給商戶和行人滿滿的安全感。秦惠卿穿著淺綠色長裙,拿著一把扇子。崔羽彤換上了白色長袍,原本麵容清冷的姑娘儼然變成了濁世佳公子。李霜則是粉色交領衫+馬麵裙的組合,頗有小家碧玉的感覺,隻是臉上的麵紗稍有違和感。太史信依然是一身平平無奇的灰色布衣,臉上表情柔和。沒走幾步,李霜就自然地挽住了太史信的胳膊。太史信把胳膊往外一抽,竟然沒能成功,心下一驚:“自己剛才的力度,足以從拓跋青兒手中脫身,李霜卻能巋然不動,這個李霜果然不簡單!”好在他早就知道李霜有古怪,所以臉上並沒有表現出吃驚的神情,隻是無奈地看了李霜一眼,任由她繼續挽著自己。崔羽彤看到太史信和李霜的情形,促狹地一笑,伸手拉住了秦惠卿。幾個人一同走入了人潮。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緬甸的翡翠,錫蘭(現在的斯裏蘭卡)的貓眼石,閩南的田黃石,雞蛋大的夜明珠,統統隻要50文,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啊!”一個商鋪老板唾沫橫飛地叫賣。商鋪老板的身邊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聽到老板的叫賣聲,太史信和李霜、崔羽彤、秦惠卿都露出了尷尬的笑容。翡翠也好,貓眼石也罷,都是高價寶石。就算是品相不好的翡翠確實能低價出售,那雞蛋大小的夜明珠怎麽會隻賣五十文錢?!商鋪老板見圍觀的眾人心存疑慮,連忙拿出一個帶小孔的暗盒給太史信。太史信順著小孔看去,黑暗中果然有個圓形物體發出綠色的幽光。他把暗盒打開,當真看到一個雞蛋大小的球體。因為標價才50文錢,商鋪老板並不反對太史信把“夜明珠”拿在手裏把玩,也不反對他把“夜明珠”遞給崔羽彤查看。

  崔羽彤拿起“夜明珠”看了看,又遞給太史信:“我看這東西好玩,賣給阿霜吧。”

  太史信聽了,立刻拿出五十文錢,向老板買下這“夜明珠”。老板一邊把“夜明珠”裝進盒子裏打包一邊自吹自擂:“誒呀客官您真是有眼光,我這兒還有不少好貨,鴿子蛋大的黑珍珠……您盡管瞅瞅!”

  李霜接過“夜明珠”,好奇地問太史信:“這究竟是什麽?”

  太史信搖搖頭,小聲在李霜耳邊說:“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麽。我一個朋友,家裏還有十文錢買來的假夜明珠呢。”說完,他又歎了口氣。

  太史信的那個朋友,叫霍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