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
作者:扇景      更新:2021-11-18 08:15      字數:3406
  “瓊華,我隻是想關心你,沒有其他意思。”

  隻當是不在意趙瓊華對他的疏離,江齊修沒有再上前靠近她,避重就輕地關心道:“因為朝堂上的事,加上京郊刺殺一案尚且沒有確切證據,父皇心情有幾分煩躁,你一會兒進金鑾殿後,切要小心。以免觸怒父皇。”

  他這話說的關切,一字一句都像是在為趙瓊華考慮,生怕她會不小心惹怒皇上而被責罰。

  自從輕花節在茶樓與趙瓊華見過麵後,這段時日江齊修也思慮良多,不斷從過往回憶中尋找自己對趙瓊華的忽視之處,試圖彌補挽回這一份情誼。

  他自知從前因為朝政和權利虧欠趙瓊華良多,才惹得她如今步步疏離,與他走至如此難以挽回的地步。

  想起那日她的聲聲質問,時至如今他都難以開口解釋。

  如果他用心挽回,真情實意地關心愛護瓊華,那時間一長,他也總可以令瓊華回心轉意,哪怕一開始他接近瓊華的目的並不單純。

  至於輕花節那日,趙瓊華同他所說的那句“天煞孤星,姻緣有殤”,他為皇室中人,人中龍鳳,又豈會懼怕區區一句命數嗎?

  趙瓊華雙手抱在身前,終於肯正眼看向五皇子,她漠然一笑,“多謝五殿下提醒,瓊華記住了。”

  “瓊華近日很好,就不勞五殿下掛念了。”

  該說的話她都已經和江齊修說完了,再牽扯也始終不過逗比那幾句重複的話,每次遇見都說,既沒什麽意思,又著實消磨她的耐心。

  懶得與五皇子這個她叫不醒的人耗費太多唇舌,趙瓊華趁他沒開口之前便搶了話頭,“聽聞七公主在京郊受驚,瓊華正要去金鑾殿為七公主求情。五殿下有時間不如多去京郊看望七公主,畢竟她才是殿下您的親妹妹。”

  刻意咬重親妹妹三個字,再度拉開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提到七公主,江齊修眼眸一亮,隨即又按捺住所有激動心思。

  方才在坤寧宮發生的事他並不知道,但自從江錦月被送去京郊的這一個月來,賢妃沒少在他耳邊說什麽,讓他出麵去和趙瓊華商量,讓她主動去金鑾殿為錦月求情的話。

  如今他未和趙瓊華開口,她卻已經難得鬆口,這中間……

  “瓊華你放心,等錦月回宮之後,我一定會好生教導她,讓她好好與你相處,畢竟我們都是一家人。”

  誰和你是“我們”?

  還一家人……

  趙瓊華心下嗤笑一聲,麵上裝傻,像是完全沒理解到五皇子的話裏有話,“自然,畢竟七公主也是我名義上的表妹。”

  “五皇兄,父皇還在殿內等著瓊華進去,你若沒有重要的事,我就先帶瓊華進去了。”見江齊修始終圍著趙瓊華不肯離開,江齊彥甩甩長袖,徑自走過去,直接借著皇上的名義,想要帶走趙瓊華。

  從前趙瓊華隻認江齊修一人,不聽淑妃的話,更不會聽他這個堂兄的話。

  如今既然她不想和五皇子有過多的接觸,加之淑妃時不時的叮囑,那他怎麽說也應該幫找瓊華一把才對。

  更何況,金鑾殿中的人也在觀望著這邊的動靜。

  趙瓊華搖頭,三兩步走到江齊彥身邊,“五殿下隻是同我問好罷了,也沒什麽事好談的。舅舅此時不忙的話,瓊華就先進去了。”

  連最簡單的告別都沒有,她隻是敷衍地朝江齊修點頭致意一下,而後與他錯身而過,徑自走向金鑾殿。

  江齊修想伸手,卻又怕會讓趙瓊華更加生氣,隻能就此作罷。

  “七皇弟,這是我和瓊華之間的事情,下不為例。”

  到底是一腔苦悶無處宣泄,臨了要去儲秀宮前,江齊修特意同江齊彥說了一句,隻希望他下次可以識相點,不要再來打擾他和趙瓊華見麵。

  江齊彥好笑,一時不知道是該說他這位五皇兄過於自信,還是該說他沒有自知之明,“五皇兄,如果日後有人也如此糾纏七公主,你會如此坐視不理嗎?”

  “瓊華的歸宿注定不會是皇家。你好自為之。”

  一句話,不僅是想要斷絕江齊修的念想和掙紮,更是表明他自己的立場。

  “皇兄若無事,不如先回儲秀宮,聽說賢妃娘娘方才派人來過金鑾殿,許是有要事要找皇兄你。”該說的話說完,江齊彥俯首作揖,告辭後也轉身跟上趙瓊華的步伐。

  孟夏的風微涼,吹動一陣樹葉聲響,驚擾過棲息在枝椏上的飛鳥,卻吹不散江齊修心頭的鬱結不甘。

  他腦海中滿是回蕩著趙瓊華方才說的那些“不勞關心”、“隻把七公主當作表妹”、“隻是問好,無事可聊”等話,疏離淡漠,仿佛他們兩個人的親密交集隻停留在過去那幾年。

  此後人生數十年,他們都隻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人。

  一聲表兄妹,便道盡了他們之間的所有牽連。

  這教他如何甘心認命?

  見自家殿下一直盯著瓊華郡主和七皇子看,神情複雜,更是一副恨不得上前直接帶走瓊華郡主的模樣,隨從周簿不由得出聲提醒道:“殿下,金鑾殿中的大臣都快出來了,您還有要務在身,稍後您是直接回府處理嗎?”

  皇子及冠成年之後都會在宮外分立出自己的府邸,以便日後迎娶皇子妃等,但同時宮中也保留了他們之前所居住的宮殿,以備不時之需。

  五皇子早已及冠,宮外的府邸也早已建好,隻是他近來不久才搬遷過去。

  “隨本殿直接去儲秀宮看望母妃。”直至朝臣逐漸離開金鑾殿,他再也尋不到趙瓊華的身影後,江齊修這才開口,鬆開始終緊握的雙拳,轉而前往儲秀宮。

  *

  金鑾殿內,香爐中飄逸出嫋嫋香氣,隱隱約約的白檀香,寧神靜氣,也讓人感覺到幾分安心。

  “瓊華來了啊,終於舍得進宮了。”仁宗臨窗站著,見趙瓊華進殿便免了她的禮,招手讓她過來。

  這半個多月著實事忙,和唐嬤嬤學習管家之事、應付許周氏和錦羅坊的事沒進宮請安,果然今日逃過了自家姑姑的追問,逃不過皇帝舅舅這關。

  除卻從前因著江齊修、她與淑妃鬧小脾氣的日子裏,照常情況下,十天中她至少也有兩天要住在宮中,如今半個月都沒進宮,趙瓊華自知理虧,樂乎乎地笑著,帶著幾分討好。

  “瓊華這不是,一有空就立馬進宮來看您和姑姑了嘛。”趙瓊華走到仁宗身邊,轉移話頭,“我聽說舅舅前幾天又得了幾幅名畫,不知道瓊華能不能見到嘿嘿。”

  仁宗沒好氣地看 了她一眼,又看向一同跟進來的江齊彥,“朕聽說你之前,還送了張題字給你七皇兄。如今還想來看朕的畫?”

  自從禦極登基以來,仁宗一向勵精圖治,北齊較之前也富裕強盛許多。閑暇之餘,仁宗便喜歡收集些字畫古玩,擺放在後殿裏,亦或者是收到私庫裏。

  趙瓊華尚且年幼時,為了陶冶她的性情,仁宗還時不時抱著她欣賞字畫,隻是那時候趙瓊華耐不住性子,總是喜歡借故跑出去自己玩,久而久之仁宗摸清楚她性子,也沒再勉強過她。

  “說吧,今日又有什麽事想來求朕的?”行至後殿懸掛著字畫的地方,仁宗佇立在畫前,直接問道。

  雖然較之從前,瓊華的性情有了不少改變,整個人也變得沉穩懂事,張揚卻有分寸,但書畫一途,到底不是她所鍾愛的。

  今日若不是有事相求,她也不會突然進宮,直奔坤寧宮而去。

  “嘿嘿,還是舅舅懂我。”

  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藏不住,趙瓊華嘿嘿一笑,而後雙手提起裙擺跪地,正色說道:“瓊華想請舅舅下旨,準許七公主和錦湘回京養傷。”

  “京郊刺殺一事重大,尤其還是針對七公主而來。雖然之前七公主言辭多有不敬,但京郊月餘時間,應當已經讓公主有了教訓,再加上如今她遇刺受驚,也算吃過苦頭。”

  “瓊華覺得,為了七公主的安全,還是讓她回京養傷為好。”

  “至於未盡的懲罰,不如就讓七公主在每月的初一十五,都隨人去布施或施粥,也好看看眾生百態。”

  直到趙瓊華說完,仁宗都未轉身,也未置一詞。

  她筆直跪著,也沒抱怨過一句,更不曾主動起身。

  兩幅懸掛在牆壁上的字畫,一幅是《獨釣江雪圖》,另一幅則是張草書,題的一卷……《金剛經》?

  趙瓊華跪立時,目光便凝聚在正前方的字畫上,待她認清楚那是《金剛經》後,忍不住嘴角一抽,複又低頭,不敢讓仁宗看見。

  半盞茶過後,仁宗才終於開口,“起來吧。”

  “京郊那邊,等她們養養身子,過幾日再回京吧。”

  京郊一事,朝廷雖全力隱瞞下來,百姓並未得到任何確切消息,以免惹得人心惶惶。

  但到底牽涉到皇室中人,如今更是可能與南燕有關,無論如何也不能就此不了了之。

  說罷,仁宗轉而看向不遠處、始終不發一言的江齊彥,“齊彥啊,過幾日你去京郊,接錦月回來。再去看看別院有沒有其他人在。”

  這就是要他再去別院裏好好查探一番了。

  江齊彥心下了然,雙手交疊,俯首領命,“兒臣遵旨。”

  “先下去吧。”

  在兩人說話間隙,趙瓊華也已經起身,隻不過是在盯著那幅《金剛經》在看。

  這張草書寫得行雲流水,極為肆意,沒有絲毫章法可循,若不是她自己也是練過《金剛經》的人,怕也是認不出來的。

  但還沒等她仔細認清楚這幅書法最後落款寫的是誰人名姓時,趙瓊華就清楚聽到了仁宗問她的話。

  “瓊華,依你看,齊修和齊彥,最後誰更想當這個儲君。”

  不是誰能勝任,而是誰想當。

  她一瞬愣怔,回神後又提裙跪倒在地,“社稷之事,瓊華雖為郡主,卻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