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你根本瞧不上我
作者:寒江雪      更新:2021-11-30 17:24      字數:2129
  “敢問夫人這是何意?”

  錢綾麵露訝異,眼睛微微睜大,一臉無辜脆弱,好像宋挽是什麽大惡人。

  宋挽不想與錢綾繞彎子,直白道:“錢姑娘與我們所有人都非親非故,這五十兩銀子不少,足夠錢姑娘置辦座小院子,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了,錢姑娘若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就該見好就收。”

  宋挽不擅長做惡人,如今也是看陶巧巧狀態不好,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管錢綾是存心的還是真的無意,她都不能留錢綾在陶巧巧身邊了。

  錢綾沒想到宋挽會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她愣了一下,而後紅著眼問:“可是我做錯什麽事惹夫人不高興了?”

  宋挽沉聲說:“錢姑娘做了什麽,自己心裏應該很清楚。”

  錢綾撲通一聲跪下,哀哀切切的說:“我知道我這次擅自來祁州給夫人添了不少麻煩,求夫人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與我一般見識,日後我一定結草銜環,努力報答夫人。”

  錢綾當然不會傻到真的把自己的盤算全部托出,她隻先放軟姿態認錯,想讓宋挽心軟。

  宋挽平靜的看著她,內心毫無波瀾,淡淡的說:“我不需要錢姑娘報答我什麽,錢姑娘拿著這筆錢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宋挽這是鐵了心要趕錢綾走,錢綾哭得越發的梨花帶雨,說:“我知道夫人是一番好意,但我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身上帶著這麽多銀兩,保不齊會遇到什麽,求夫人可憐可憐我吧。”

  “錢姑娘當初能一個人平安無事的來到祁州,想必是有本事保護自己的,委實沒必要在這裏和我說這些。”

  宋挽毫不留情的拆穿錢綾,錢綾愣了一下而後說:“夫人誤會我了,我那一路也是吃了很多苦頭的,隻是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一切苦楚我都沒辦法跟別人說,如今我回想起來都還覺得後怕呢。”

  錢綾說完哽咽,宋挽還想再說,錢綾又道:“我原本傾心秦公子,帶著一腔孤勇到祁州,也是想讓他看到我的努力,能得到他的珍視,但秦公子喜歡的是夫人的妹妹,他剛被送回祁州的時候,我去照顧他時,曾聽到他在昏迷之中叫了宋二小姐的名字,他叫得如此深情,我便知道不管我做多少努力都是白費功夫,這些日子才躲著沒去照顧秦公子的。”

  錢綾為自己找了完美的借口,宋挽和宋秋瑟都不可能親自去照顧秦嶽,錢綾這話全都是瞎編的。

  宋挽不為所動,溫聲說:“你不必把瑟瑟牽扯進來,錢姑娘應該明白,我今日請錢姑娘離開,用的是最溫和的方式,錢姑娘若是非要執迷不悟,我還有千百種方式可以讓錢姑娘消失。”

  宋挽最後用了“消失”這個詞,威脅的意味很濃。

  錢綾的眼睛睜得更大,她癡癡的望著宋挽,難以置信的問:“若是我不肯走,夫人就要殺了我嗎?”

  錢綾是有攀龍附鳳的心思,對陶巧巧也的確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但到目前為止,她還沒有對別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宋挽甚至沒有充分的理由報官抓她,方才所言不過是嚇唬她罷了,不可能真的殺她。

  錢綾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她不怕死,亦或者說她不怕宋挽,篤定宋挽不會輕易殺人。

  這種人的可恨之處就在這裏,她很聰明,不會輕易做大奸大惡之事,但她時時刻刻都在算計別人,為自己謀利,還會極盡所能的去揣摩別人的心思,踩著別人走捷徑。

  宋挽沒有生氣,語氣放軟了些,對錢綾說:“我是一番好意,領不領情全看錢姑娘自己怎麽想。”

  錢綾哭著說:“夫人看的沒錯,我之前的確是趨炎附勢之人,但經曆了此番,我什麽念頭都沒有了,隻想一輩子伺奉在郡主身邊,夫人的好意我消受不起,若是夫人真的覺得我礙眼,就讓郡主開口趕我走吧。”

  錢綾這是鐵了心要跟著陶巧巧,也把陶巧巧當成了自己靠山,宋挽若是要強行趕走錢綾,還得考慮下陶巧巧的感受。

  宋挽越發覺得不能把錢綾留下,陶巧巧卻突然推門進來,怒氣衝衝的看著宋挽質問:“阿挽為何非要趕走綾兒?”

  陶巧巧看起來像隻感受到危險的刺蝟,渾身的尖刺都倒豎起來,誰要是敢靠近都會被她紮出一身血來。

  很明顯是聽到了宋挽和錢綾剛剛的對話。

  宋挽深深的看了錢綾一眼,沒想到錢綾的心機比自己想象中的還深,竟然借機擺了自己一道。

  宋挽問陶巧巧:“郡主怎麽會在這裏?”

  陶巧巧聽不進去,紅著眼說:“這些日子綾兒一直陪在我身邊,若不是她安慰我,我可能早就活不下去了,當初她說要隨我回遠峰郡,阿挽屢屢暗示我這樣做不好,如今又要將她趕走,阿挽到底是不喜歡她,還是根本就瞧不上我,覺得我做什麽都幼稚可笑,所以才要用這種方式將我全盤否定?”

  陶巧巧越說越激動,到後麵聲音有些高,卻控製不住有些顫抖。

  她很委屈。

  宋挽第一時間不是憤怒,而是感受到了她的委屈。

  宋挽反思了下自己,發現她的確一直把陶巧巧當成小孩子來看待,她明明比陶巧巧大不了多少,卻總是覺得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麵高陶巧巧一等。

  陶郡守和陶夫人對陶巧巧的關心比較少,陶巧巧又是獨女,一直以來一定很想得到陶郡守他們的肯定,證明自己長大了,如今陶郡守和陶夫人都已故去,陶巧巧潛意識裏的需求再也無法得到滿足,宋挽再如此對她,必然會遭到她的抵觸。

  宋挽又想到楚清河,楚清河是極聰慧的,他少時學醫,卻不走尋常路,喜歡以毒攻毒,半路棄醫從文,也能勝過旁人寒窗苦讀多年輕鬆奪得狀元郎,這樣的人必然少年老成,宋挽還記得他們剛到遠峰郡時,正好遇到陶巧巧逃婚,楚清河把陶巧巧帶回來時,用的都是長輩對晚輩的教導語氣。

  這應該也是當初陶巧巧抵觸他的原因吧。

  她的父母都不管束她,其他人憑什麽要對她指手畫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