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覺悟太低
作者:天策大醬君      更新:2021-11-11 04:13      字數:2236
  好嘛。

  朱慈烜要去南京城剿流寇了!

  一時間,英山縣不大的縣衙裏麵,所有人是目瞪口呆。

  不救,轉念一想,大夥又都覺得朱慈烜說的忒有道理了——南京城裏確實有流寇啊!

  還不少呢!

  城裏邊也不知道有多少勳貴,官員,富豪,士紳們們他們綁過票了!

  而在南京城上下嚴厲打擊下,這些個流寇,非但沒有任何的收斂,反而,最近這些天來,隨時李自成在軍事領域的失敗,有愈演愈烈之趨勢。

  而這消息,對於距離南京城不遠的眾人來說,也不是秘密。

  眼下,聽朱慈烜說要去南京城剿流寇,眾人還真不好反對!

  這時候,外麵,唐王朱聿鍵眉頭微鎖著走了進來,跟他一塊進來的,還有崇王朱由樻。

  朱聿鍵輩份是挺高的,但年齡不大,今年才四十歲,旁邊的朱由樻跟他年齡一樣大,但輩份卻要低一些,跟朱由檢一個輩,按照規矩,得稱朱聿鍵一聲爺爺。

  而這二位王爺,在朱慈烜這,哪個都比他輩份要高!

  尤其是朱聿鍵他老人家,朱慈烜得稱呼他一聲曾祖,就是朱由樻,朱慈烜也得稱呼他一聲王叔!

  見這二位進來,朱慈烜連忙上前笑道。

  “唐王曾祖,崇王叔,您二位是?”

  “慈烜,我們過來是想問問你,這什麽時候出兵流寇啊?”

  朱聿鍵與朱由樻皺眉詢問道。

  好吧。

  湖廣的藩王們可不止會給朱慈烜遞信,催促他,他們還在一直不停的催促朱聿鍵,朱由樻,讓他們出兵,不隻是他們,就連朱純臣這個廢物都收到了這些人催促的信件!

  “這個嘛……”

  朱慈烜眉梢一揚,他手下現在有六萬餘人,其中有虎賁軍萬人,還魯王德王二人的衛軍,五千人,再加上他本人的衛軍,而這些,才不過占了兩萬五千人罷了。

  連總兵力的半數都不到。

  而且,虎賁軍的戰鬥力,幾乎可零。

  真正倚仗,充當主力的是唐王朱聿鍵,崇王朱由樻二人手下的四萬河南子弟兵!

  “依我看,還是盡早出兵的好,大軍所出,一日花費便是不少,拖延下去,於朝廷而言,可不是好事啊!”

  唐王朱聿鍵一派宗室長者模樣,朝朱慈烜道。

  “這個無須擔心,朝廷別的銀子沒有,養活幾萬大軍的錢糧,還是有的!”

  朱慈烜笑著道。

  隨之,又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道。

  “可是,養活人的錢糧夠了,但一旦與流寇作戰,這錢糧就大大不足了,必須得把官紳一體納糧製,成功的推行下去,才有銀子用兵啊!”

  “可是這官紳一體納糧,一年半載是推行不下去的啊!”

  唐王朱聿鍵皺眉道。

  廢話,一項國策,哪那麽容易推行下去?

  即便是上下一心的去推廣這項國策,至少也得一年半載才能夠完成,更何況現在地方上心懷鬼胎者,不在少數,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推行這麽一個國策,談何容易?

  在朱聿鍵看來,能在兩年能勉強完成,就算不錯的了!

  “曾祖,您老人家在南陽,配合朝廷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了沒有?”

  朱慈烜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隻是開口詢問道。

  “肯定了!”

  後者不假思索道。

  “都是自已家人,還不得相互之間幫襯著點?”

  “那湖廣一帶的藩王呢?他們可願意配合朝廷推行官紳一體納糧?推行下去,需要花時間是一回事,可他們壓根就不願意執行這項製度,又是另一回事了,現在有李自成的在那逼著,朝廷急缺錢糧,他們都不願意執行官紳一體納糧,如果朝廷把李自成滅了,他們怎麽可能會按朝廷吩咐的辦事?”

  朱慈烜反問道。

  “這……”

  朱聿鍵臉色微變。

  北方的藩王,問題不大,包括北方的地主,大多都是老老實實配合朝廷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

  一則是因為,北方距離朝廷太近了,朝廷的控製力也相當之強。

  不像南方似的,遠離政治中心,帝國對地方的掌握力不如北方。

  二則是,長達十幾年的亂世,在北方大地上,地主士紳等被這些年肆虐的流寇,還有韃子,給殺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北方駐紮著的強軍勁旅,數量太多,所以,朝廷眼下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在北方倒沒遇到太大的阻礙,甚至,絕大多數藩王,勳貴們都十分主動的在日漸強勢的崇禎皇帝的命令下。

  主動的清查田畝,上報田地數量,雖然其中難免會有些貓膩,比如把上田,登記成下田,從而少交些賦稅。

  但這完全屬於正常現象,曆朝曆代哪怕到了後世,也無法避免。

  而且無論是崇禎皇帝,還是朱慈烜,都沒打算在這些細枝末節上太過於計較——北方太窮啊。

  後世北方是糧食主要產區,但在當下,北方卻絕對不是!

  長達數千年的農耕曆史,北方的田地肥力下降嚴重,水土流失嚴重,在後世還可以憑借著灌溉手段,通過高產種子,以及化肥農藥,來提高糧食產量。

  但在古代,這一切卻都是奢望!

  所以,整個明朝,北方根本就不是糧食主要產區,大明朝廷每年都需要從南方運大量的錢糧,來給北方輸血,才能夠維持下去。

  所以,北方完成的再怎麽好,都無法改變當下大明帝國的財政困境!

  隻要在南方推行這項製度,才能夠解決大明朝麵臨的嚴峻財政問題。

  而在南方推行這些,阻力則就相當之大了!

  像是唐王朱聿鍵為首的北方藩王,經曆過亂世之後,大多都編練了王府衛軍,而且主動的上交出來田畝,畢竟,他們經曆過死亡的威脅,心裏明白,離了大明朝,他們什麽都不是!

  可是,南方的藩王就沒有這麽高的覺悟了啊!

  直到當下,整個長江以南,除了楚王一人外,剩下的十幾個藩王,沒有一人編練王府衛軍的,更沒有人主動的配合朝廷的官紳一體納糧。

  “所以說嘛,曾祖爺您老人家就甭操這些心了,他們呢是自取滅亡,讓見識一下李自成的兵鋒之後,這些人自會老老實實的配合我們的!”

  朱慈烜笑著朝李自成道。

  藩王隻是一個針對的對象,他所針對的對象,是整個南方的既得得益者們,如果不是因為,南直隸浙江一帶對於大明帝國太過於重要了,丟失不得,他甚至還打算逼李自成到這一片區域轉悠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