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未來可期,還待明朝
作者:楊小雨      更新:2021-11-09 16:22      字數:2136
  幼僖含笑解釋:“陳老,這位是刑部新上任的侍郎雲舒,今日是第一次跟我們一塊來。”

  陳老身在廟堂之外,自不知道這刑部侍郎究竟是個多大的官,但往常隨郡主來的一位也是侍郎,又一聽說是朝廷的人,便要拄著拐站起來行禮。

  雲舒惶恐,忙先一步站了起來,攙著陳老的雙臂請他坐下:“雲某不請自來,還望陳老不要介懷,行禮可萬萬使不得。”

  陳老解頤道:“大人言重了,大人能隨郡主來這偏僻寒舍,是小老兒的福氣。”

  雲舒困窘萬分:“陳老不必妄自菲薄,喚我名字雲舒即可。”

  陳老點點頭,重新落座,卻並未直呼雲舒其名。

  雲舒尷尬落座,一抬頭,才見左右二人都憋著笑的看著他,當下更是窘得耳根都紅了。

  幼僖調侃道:“雲侍郎還真是臉皮薄,動不動就臉紅,將來有了意中人可怎麽是好。”

  秦陸白嘖嘖道:“若然日後有了意中人,對方說句話雲侍郎也要臉紅,將來上朝之時,陛下恐怕都要認不出眼前人是當初那個白白淨淨的少年郎了。”

  言訖,秦陸白與幼僖盡皆笑出聲來,窘得雲舒恨不得當場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

  調侃了他,幼僖又與陳老聊了聊這閻家村的事情,得知今年天歲好,收成也不錯,村民們有了存糧,日子過得是一天比一天好。

  幼僖聽後自然是開心的,人這一生無非仰賴衣食住行而活,隻要解決了這四樣,日子定然會越過越好。

  不多時,李嬸便進來請他們出去用飯。

  日頭當空而掛,連著十幾日不曾下雨,天還燥熱著,山間清風亦吹不去這燥熱的氣息。

  幾個孩子得了新衣裳和新玩具,玩得是樂不思蜀,李嬸叫了好多次才將這幾個孩子叫回來吃飯。

  陳老領著幼僖三人進了一間屋子,飯菜皆已準備好了,不是山珍海味,滿盤珍饈,但青菜果蔬,豆腐魚肉也是五味俱全,令人聞之食指大動。

  陳老請三人入座:“都是些家常小菜,郡主侍郎吃遍了山珍海味,偶爾吃吃這小山裏的菜啊,還是很不錯的。”

  “可我倒覺得,山珍海味都比不過麵前這些美味。”幼僖夾了時蔬放進嘴裏咀嚼,臉上盡是滿足笑意。

  秦陸白也嚐了一口魚,頓時歎道:“這魚好鮮啊!”

  陳老笑意盈盈道:“菜都是地裏現摘的,魚也是河裏麵現抓起來,現殺現做的,可鮮著咧!”

  “那敢情好,走的時候陳老也給我帶兩條,正好拿回去給家裏二老補補身子。”秦陸白嘴跟抹了蜜似的,逗得陳老哈哈大笑,又給他夾了菜,是半點兒沒有端著自己那侍郎架子。

  午飯用後,待休息一陣,本該去忙著下地做活的村民們今日都留在屋裏同幼僖幾人說話,幼僖再三讓他們不必刻意顧著自己,他們這才拿了鋤頭農具下地幹活去了。

  陳老年紀已大,幼僖並沒讓他陪同,隻與秦陸白和雲舒四下逛逛看看。

  青時青月幫著村裏的婦人們采桑織布,鄭昊也幫著做點農活,這個時候正是忙碌,大人們有事可做,孩童們也端坐在學堂裏聽先生講學。

  雲舒大概已將這周圍看遍了,才道:“戰死的三萬將士家屬,何至於隻剩了這麽些人?”

  整個閻家村約莫也才上百號人,且多是老弱婦孺,年輕力壯者並不多見。

  幼僖提裙上了山坡:“三萬將士戰死後,噩耗傳回來,有受不住打擊的老人自此一病不起,或當時就有經受不住而去世的。十多年過去了,當初的老人多數已不在了,年輕人慢慢變老,小孩子卻已經長大,成年男子們多數都離開村子外出找活幹,或有女子改嫁的,或有死守丈夫靈位的,有些離開了,有些留下了,還有一些我讓七叔安排去了閻府當值。”

  當年一朝噩耗傳回來,閻家幾乎是頃刻間家破人亡,年幼的她被太後接入了宮中撫養,府中的人遣散的遣散,也有像七叔這樣的老人不肯離開的,便仍舊守著一座空落落的房子,偶爾她出宮回府小住,卻是物是人非。

  後來見閻家村的村民多數無所依靠,而閻府的舊人已經散得差不多,便安排這些人進了府中當值,沒有別的事可做,守著一座空屋子好歹也有點人氣兒。

  麵臨清風,衣袂飄飄,雲舒迎風而立,似也能夠聯想到當時的情況。

  他轉頭問:“當初噩耗傳回來的時候,正是閻府風雨飄零之際,你已自顧不暇,閻家村估計也很難挨吧。”

  六七歲的孩子,一朝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別說顧及別人了,若無人照拂,自己還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

  幼僖深深吸了口氣:“是啊,我那時還年幼,被太後接入宮中撫養尚且還有一方棲身之地,可閻家村的人老的老,少的少,孤兒寡母的無所依傍,日子過得很是淒涼。雖然朝廷有撥銀錢,但吃的,喝的,瞧病的,服喪的,於這麽多人而言根本是杯水車薪。”

  “那後來呢?”雲舒定定望著她,眸中似有傷懷,“後來是怎麽挺過來的?”

  “那三萬將士都隸屬閻家軍,爹爹兄長不在了,我自然應該擔起責任,替他們照顧這三萬將士的家屬。”

  “可那時候你也很小。”

  想起從前那些難捱苦悶的日子,心裏的酸楚一陣陣的泛起來,幼僖強顏歡笑:“可那是責任,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好在閻家還有產業店鋪,我又顧不了那麽多,留下來了一些,一些賣了,加上彼時我已是縣主,有食邑,有賞賜,我在宮中用不上,就都給了七叔,請七叔代為照顧閻家村的老老少少。”

  思及往事恍若仍在昨日,悲痛酸楚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它隻是被深深藏在了心底,偶爾拿出來回憶時仍會痛徹心扉。

  不過現在已經好了,她被封作郡主,食邑倍增,七叔也將閻家的產業經營得很好,加上外出找活幹的年輕人也時常帶銀子回來,閻家村已經越過越好,孩子們也有書可讀,來日滿腹詩書,經科舉考入仕途並非妄想。

  來日可期,還待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