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觀音顯化
作者:黑甘蔗      更新:2022-02-25 10:21      字數:2114
  那位在長安城乃至天下都久負盛名的大事聞多法師明顯已經被辯得啞口無言。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屆水陸法會的勝者應該就是這位名為玄奘的年輕僧人了。

  玄奘依舊穩穩地坐在蒲團上不驕不躁,可他在金山寺的住持和師叔以及師兄弟們卻沸騰了。

  這對他們金山寺而言乃是莫大的榮耀,從此,他們金山寺就會成為陛下親自護國寺,享受皇家香火供奉,成為大唐境內佛門之宗。

  金山寺的每一個人都與有榮焉。

  就連坐在城頭上的老丞相殷開山麵色都激動得有些潮紅。

  那受萬人矚目的大師是他的親外孫,這雖然是玄奘的榮耀,但他也感到格外興奮,比李唐王朝建立他受封那天還要激動。

  陳光蕊殷溫嬌夫婦更是激動地都站起來了,殷溫嬌更是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本來這應是君前失儀,但情有可原倒也沒人在意。

  百姓們也都沉浸在興奮之中,呼喊著玄奘法師的名諱,沒人注意到,不知何時,高台下憑空多出了兩個衣著破爛形如乞丐的和尚。

  這兩個和尚一老一小,小和尚稍微落後老和尚半步。

  “菩薩,這是最後一個人選了,不知道他會如何抉擇。”

  “長安城內的寺廟,不是把我們轟出來就是根本沒人願意跟我們交換,當真是可惡至極。這般蠻夷不通教化之地,就應該傳大乘佛法來此。”

  老和尚微微一笑,卻並未說什麽。

  這最後一個僧人說的便是玄奘。

  至於玄奘會如何選,不用想都知道。

  因為,玄奘正是金蟬子第十世化身,天道早已注定該是他去西天取經。

  聞多法師臉上滿是感慨:“想不到老僧空長法師三十餘歲,佛法見解卻不及法師十分之一,貧僧心服口服。”

  說完,他站起身,雙手合十,向著玄奘低下頭施了一禮。

  玄奘也站起身,回了一禮。

  “聞多大師不必自謙,似大師這般佛法修為已然是舉世罕見,小僧也是僥幸才能取勝。”

  聞多法師笑著搖搖頭,而後轉身看向大明宮宮牆。

  “陛下,老僧不是玄奘法師的對手。今日之辯,是玄奘法師勝了,老僧心服口服。”

  高台下的百姓們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口中呼喊著玄奘法師的名字。

  李世民點點頭,“玄奘法師辯法獲勝,特賜錦蝠異寶袈裟一麵,九環錫杖一件。”

  他說著,就有人已經捧著袈裟和九環錫杖登上高台,來到了玄奘麵前。

  當著眾人的麵,玄奘解下自己原本的金紫袈裟,換上了唐皇禦賜的袈裟,接過九環錫杖。

  而後,他也向著宮牆低頭行了一禮,“多謝陛下。”

  李世民興致顯得十分高漲:“玄奘法師當是我大唐最德高望重的大師,取經之事,非法師莫屬。”

  眾人聽聞西天取經之事,不僅不感覺這是一樁苦事,反而更感覺此乃無上的榮譽。

  自封神量劫以來,玄門日漸式微,而佛門日漸興盛。

  在東勝神洲,盡管有太上老君與如來佛祖的五百年之約,玄門稍微喘了口氣,不像在西牛賀洲一般早已沒有了蹤跡,隻剩下佛門一家獨大。

  但五百年的時間一過,解除了禁令之後的佛門在東勝神洲的發展堪稱神速。

  短短幾十年,寺院便遍布了整個東勝神洲,凡人飲水處皆有寺廟。

  東勝神洲崇佛之氣蔚然成風,大唐自然也不例外。

  雖說李唐王朝假托是太上老君之後有意扶持玄門,可道門實在是式微沒有什麽值得說道的人物,反而是佛門蒸蒸日上,大師輩出,百姓信仰。

  因此,盡管官方想要扶持道門卻也無能為力,隻能任由佛門在李唐境內飛速發展。

  而經過李世民魂遊地府一事,大唐算是徹底舍棄了尊道的想法,改為尊崇佛門。

  在這樣的情況下,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去往西天求見佛門之祖求得西土真經這乃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百姓們無不以此為榮。

  歡呼雀躍的人群中,兩個衣著破爛的和尚顯得格外冷靜。

  “這玄奘的經義講得著實不錯,惠岸,走吧,與我上去吧。”

  跟在後麵的小和尚點了點頭。

  就這樣,兩個和尚旁若無人地登上了高台。

  底下百姓炸開了鍋。

  “這和尚是什麽人?”

  “衣著破爛,如同乞丐,這樣的和尚怎麽也配與玄奘法師並列”

  ……

  宮牆上,李世民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千牛衛是怎麽看的,怎麽放了這麽兩個和尚上來。”

  眾人噤若寒蟬,不敢說話。

  不過,兩個和尚倒沒有理會紛紛擾擾的議論。

  老和尚在台上站定,問道:“玄奘法師所講之經義卻是玄妙,不過貧僧有一問,不知法師可能解答?”

  “老師父請講。”

  “你隻講小乘,不講大乘,不知可會大乘否?”

  玄奘如實說道:“我東土隻有小乘佛法,未有大乘佛法,是故弟子不知,卻不知大乘佛法究竟如何。”

  “小乘教法,隻可修自身之超脫,難度世人,度不得亡者超升,隻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玄奘聞言,恭敬地雙掌合十,行了一禮。

  “還請老師父教我。”

  老和尚道:“不知你可願用你身上的袈裟和這九環錫杖來換。”

  玄奘聞言,二話不說,脫下袈裟,連同九環錫杖一道交給老和尚。

  而老和尚則是毫不客氣地穿上袈裟,拿著錫杖,讓小和尚為玄奘換上了他自己的破舊袈裟和那普通的木棍。

  玄奘絲毫沒有不適之色,反而愈加恭敬:“敢問老師父,大乘佛法在何?”

  老和尚突然放聲大笑,身形飛離高台,踩在祥雲之上,立於九重天霄,現出救苦原身,手托羊脂玉瓶。

  瑞靄散繽紛,祥光護法身。九霄華漢裏,現出女真人。

  這老和尚正是觀世音菩薩,而那小和尚則是惠岸行者。

  二人立於空中,自李世民以降,文武百官、群臣百姓、商販走卒無不紛紛虔誠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