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和約
作者:良總      更新:2021-11-08 23:54      字數:2562
  如何懲罰發起叛亂的戰犯,如何重新建立全新的聯合政府,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已經反目成仇,勢成水火的兩個種族在同一個星係裏和平地生活。一個又一個問題接踵而至,讓楊文和李光沒有喘口氣的機會。

  “一件一件的來。”楊文說道。在曆史書上,戰爭結束的標誌大多是一紙協議上簽下戰爭雙方的名字。

  在接收到諾斯人發來的請求投降的消息後,楊文和李光帶著德卡文明政府中那些留守者奔赴約定地點。留守者們本以為自己是當權者們遺留下來的替死鬼,現在莫名其妙間竟可以跟隨楊文和李光前往注定被載入史冊的現場。

  很可笑的是戰爭是兩個國家的事情,簽投降書卻不是,明明失敗的是一個文明,投降書中在投降方一側簽下的卻隻有一個人的名字,於是連帶著一個文明的憤怒和屈辱都隻加在他一人頭了。

  諾斯文明代表團來簽名的是一個佝僂的老人,他的頭發有些花白,拿筆的手顫顫巍巍,時光有些錯亂,楊文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一個夜晚,電視機裏放著一部紀錄片,那裏麵有一位老人也是這般身影,他顫抖的手寫出的名字分明是李鴻章。

  與之相反,代表勝利方簽字的人則成了整場戰爭中最大的英雄。哪怕他從未上過戰場。楊文和李光不是德卡人,所以簽字的任務就交給了留守者的一位。他憨憨的笑容極具特色,在聚光燈下卻也多了幾分英武。不知真相的民眾紛紛歌頌,把他當作臨危受命又不辱使命的英雄。連帶其他的政府留守人也都被配上了本不屬於他們的“傳奇”。

  誰是天生的權貴?誰又是天生的替死鬼?既然已是眾望所歸,何必敬酒不吃吃罰酒?這些人也就不再推托,隨其自然地粉墨登場,在支持者的簇擁下當仁不讓地成為新的掌權者。

  為了更有力地把握如天上餡餅般的權利,在接下來的停戰協議書中,他們心懷鬼胎地赦免釋放了一批戰犯,目的當然是得到諾斯人手中的光幕技術。畢竟這種近乎不勞而獲似的得到的權力總歸讓人心裏不踏實,尤其是逃離的權貴一個接一個地回歸,這些人可不會就這樣甘心放棄曾經的權力,兩手空空退出名利場。因此得到光幕這個大殺器,新的掌權者們心裏便多裏十足的底氣,坐在曾經可望不可及的座位上,也踏實得多了。

  當然這種幕後的交易是不能放到台麵上的,欺騙一無所知的民眾很簡單,要想瞞過楊文和李光卻不可能。可惜楊文和李光對德卡諾斯文明的曆史不甚了解,這也給了交易者們很大的操作空間。

  首先以被脅迫為由,將最大的戰犯,諾斯文明的宗教教皇無罪釋放,並美其名曰維穩,之後針對楊文和李光重視的部分,將毀滅雲海號,殺死蒼綠星全部登陸者的鍋甩給一個前線大將。可是這麽重要的軍事行動,一個將軍怎麽會有決定權呢?至於一級戰犯,戰爭的發起者,膽敢冒犯帝國的人,這些沉重的罪名總有替罪羔羊出來認領,對於一個權力盤根錯節的政府,最不缺的就是這類人。德卡文明政府的這些新人已經儼然一副老謀深算的做派。

  這些做法自然騙不過熟讀史書的楊文,隻是他也有些無可奈何。曾經閱讀曆史,置身事外的他可以批判這些陰暗惡劣的行徑,可當他真正卷入這場權力漩渦時,才意識到一切都是想象中那麽簡單。重返德卡的逃離者們在後方虎視眈眈,諾斯文明雖然選擇投降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繼續戰爭的資本。戰爭進行時,大家自然不遺餘力地參與,可戰爭已經結束,沒有人想重新繼續,也沒有力氣重新繼續。既然如此,以這種方式收場,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李光對這種利益勾結不感興趣,在聽了楊文的敘述後,不屑地說道:“我還以為諾斯人都是不怕死的蠢貨,看來這些人早就為自己留了後手。”沒有哪個民族和文明是愚蠢的,愚蠢的隻是那些別人三言兩語就信以為真的人。

  “他們心懷鬼胎,爭權奪利我其實無所謂。就是放過了某些戰犯讓我有些不忿。”李光繼續說道。“可這就是政治啊。在利益麵前,沒有永遠的敵人。”楊文感歎道。其實以楊文和李光的身份地位,如果要徹底查明真相,也許可以再殺掉一批戰爭的參與者,但逝者已逝,有些事情已經失去了意義,楊文和李光都沒有精氣神去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手握底牌的諾斯高層在割舍掉一批替罪羊後,保全自身,而普通的,被當槍使的諾斯民眾則要為這場戰爭埋單,德卡文明的上上下下把戰爭中積累的不滿與怨恨全都宣泄在了這些普通人身上。

  他們把諾斯人的生存空間一縮再縮,甚至為了防止下一場叛亂,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要被壓榨,德卡高層為了向人民證明自己對立場,瘋狂地拿與戰爭無關的諾斯民眾開刀。以至於楊文不得不出麵製止才勉強結束了這場鬧劇。

  盡管如此,楊文在看了最後簽訂的和約書後,依然覺得這協議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不知期限的休戰。但他也沒有好的辦法,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融合隻有依靠時間,隻能寄希望於時間在下一場戰爭來臨前起效。

  國家公墓裏,楊文一臉平靜地站在瑪瑞亞的墓碑前。作為陣亡的最高軍官,她的墓碑位列第一,修建得也最完美。“你怎麽這麽傻啊,明明都想到對方還有後招,還衝在最前麵。”楊文對著墓碑上的黑白相片小聲說道。相片中的瑪瑞亞笑臉盈盈,與她平時的氣質大相徑庭。楊文看著那雙眼睛,不忍對視,低頭緩緩掏出懷裏的酒。他輕輕打開酒蓋,清冽的酒香四溢而出,“這酒名叫血色薔薇。”

  維托的墓碑相對靠後,楊文和李光特意為他帶了一包煙,是德卡文明最好的煙。他們本來要帶之前亞當給他們的那種煙,但負責他們生活的官員理所應當地為他們準備了更好的。

  李光點上一支放於墓碑前,又給自己和楊文各點了一支。煙霧繚繞,三人仿佛又回到那時在飛船上一起吸煙聊天的時候。維托這老家夥眯著眼,一臉享受地抽這種煙時,肯定會用他沙啞又富有腔調地嗓音說道:“這長官們抽的煙就是好,帶勁!”

  “去喝一杯吧。馬上就要離開了。”李光提議。楊文聳聳肩表示讚同。未被戰火侵襲的德卡文明的首都還是繁華如初,讓楊文突然想到了戰時的重慶,前線的將士們視死如歸,夜以繼日的奮戰,官太太們依舊可以在陪都舉辦聚會,沙龍。

  兩人在街上兜兜轉轉,總算找了一家舒服些的,酒吧內部設計得很古典,有一股原木的芬芳。音樂也很慵懶,舞池裏跳舞的人們都隨著調子慢悠悠地扭動。一些姑娘注意到這兩個陌生,英俊,氣質非凡的家夥,頻頻搭訕,不過均被婉拒。“不跳一支嗎?”李光已經連續喝下數杯酒,臉紅撲撲的。“不了。那個約我跳舞的女子今天沒來。”楊文輕輕搖晃淡藍色的酒杯,一飲而盡。“應該不會來了。”他用隻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默念。意識在酒精的麻痹下慢慢消散,讓故事也在此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