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八王之亂 續36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7      字數:2102
  兵曹從事任睿對羅尚說:“李特讓部眾分散到百姓中間去吃飯,一定沒有防備,這是上天讓他滅亡的時候,我們應當與各居民點的百姓秘密約定,到時候內外夾擊,同時發動進攻,一定能打敗他。”

  羅尚讓任睿在夜裏用繩子溜下城,去各居民點百姓那裏發布官府旨意,約定二月十日共同攻擊李特。

  羅尚還授意任睿去李特那裏假裝投降,李特向任睿打聽城裏的情況。

  任睿說:“糧食快要吃完了,隻剩錢和布而已。”

  任睿又請求回去看望家人,李特也允許了。

  任睿並沒有回家,而是回去把自己了解的情況向羅尚做了報告。

  二月十日,羅尚派兵襲擊李特的兵營,各居民點的地方一起武裝響應,李特的軍隊大敗,羅尚斬殺了李特、李遠、李輔,還燒了他們的屍體,將他們的首級割下來傳到洛陽,流民深感震驚。

  李蕩、李雄把剩下的部眾集合起來,退守赤祖(今四川綿竹縣東北)。

  李流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守護東營。

  李蕩、李雄守護北營。

  宗岱的前鋒孫阜攻破了德陽,抓獲了李特的守將蹇碩,德陽太守任臧帶領餘部撤退到涪陵駐紮。

  3月,羅尚派都護何衝、常深進攻李流,涪陵人藥紳也組織人進攻李流,李流與李驤攻打藥紳,何衝乘虛攻打北營,氐人符成、隗伯在北營叛變響應何衝。

  危急之時,李蕩的母親穿上鎧甲,親自參加戰鬥,鼓舞了軍營的士氣,隗伯的兵刃傷了羅氏的眼睛,羅氏卻越戰越勇。

  這時,李流等人已經打敗了常深、藥紳,率兵返回,及時投入到攻打何衝的戰鬥中,由於新生力量的增加,何衝慘敗。

  符成、隗伯眼看情形不對,趕緊率領自己的人馬突圍而去,投奔羅尚去了。

  李流率軍乘勝追擊,一直攻到成都,羅尚關閉城門防守,李蕩在追擊逃兵之際,不小心中矛而死。

  朝廷方麵不滿意羅尚的指揮,就派侍中劉沈,手持符節,統一指揮羅尚、許雄等人的軍隊,討伐李流。

  劉沈一行走到長安,河間王司馬顒卻把劉沈留下來做自己的軍師,派席薳代替他。

  李流因為李特、李蕩相繼死去,又麵臨宗岱、孫阜的進攻,有些灰心並害怕。

  妹夫李含勸李流投降,李流接受了這個建議。

  李驤、李雄一聽要投降,很生氣,反複勸諫,李流沒有聽從。

  5月,李流派他的兒子李世和李含的兒子李胡到孫阜的軍中做人質。

  李胡的哥哥李離為梓潼太守,聽到這個消息,急忙騎馬趕回來,想勸阻卻已經來不及了。

  返回後,與李雄商議襲擊孫阜的軍隊,李雄說:“目前來看,隻能這樣了,如果李流、李含二位長輩不同意怎麽辦?”

  李離大膽地說:“隻好把他們控製起來。”

  李雄很高興,就與李離一起去鼓動流民,對他們說:“我們以前粗暴地對待過蜀地的百姓,現在一旦投降,就成了任其宰割的魚、肉,隻有齊心協力襲擊孫阜,才能奪來富貴。”

  流民們備受鼓舞,個個摩拳擦掌,決定跟隨李雄。

  李雄與李離率領流民襲擊孫阜,孫阜倉促應戰,被打的大敗。

  這時,宗岱在墊江(今重慶合川區)病死,荊州兵由於沒有統帥,隻得退回荊州

  李流非常慚愧,認為李雄的確具有軍事才能,於是,把軍中事務全部交給李雄處理。

  新野王司馬歆處理政事嚴厲、急躁,不講求懷柔之術,失去蠻、夷的信任。

  義陽(今河南新野縣)蠻人張昌聚集了幾千人,想叛亂。

  這些人本來是荊州根據壬午詔書,征發的鄉勇武士去益州討伐李流的,號稱“壬午兵”。

  這些百姓害怕遠征,都不想去。

  但詔書催促的又急,如果在一個地方耽擱五天,當地的二千石官員就要免職罷官,因此,各地官員親自上陣去催促,這些被征發的百姓沒有行軍多遠,就又聚合成新的強盜團體。

  當時,江夏糧食大豐收,百姓到此求生的幾千人,張昌就欺騙迷惑百姓,自己還改了姓名叫李辰,在安陸石岩山招募百姓,很多流民及逃避守邊的人都投靠了他。

  江夏太守弓欽派兵討伐張昌,沒有成功。

  張昌反過來率兵攻打郡城,弓欽打不過,就與將領朱伺逃往武昌。

  新野王司馬歆就派騎督靳滿親征張昌,結果靳滿又戰敗,逃走了。

  張昌於是占據了江夏,有了地盤後,張昌開始有想法了,和過去那些人一樣,自己就讓手下人傳謠言:“該有聖人出現為百姓做主。”

  張昌將山都縣小吏丘沈找來,給他改名為劉尼,假托說是漢朝皇室的後代,奉為天子,對人說:“這就是聖人。”

  張昌自封為相國,並設置百官,他的哥哥張味為車騎將軍,弟弟張放為廣武將軍,各自領兵。

  偽造各種祥瑞的事和說法,年號為神鳳。

  服裝、祭祀等禮儀采用漢代的程式。

  有不願意被招募的人,就對他處以滅族的懲罰,因此,沒有人敢不服從的。

  又派人在百姓中間散布謠言:“長江、淮水以南的地區都造反了,官軍會將他們全部誅殺。”

  老百姓聽到這些謠言,互相傳播,人人心中惶恐。

  人心不穩,很多人幹脆群起響應,於是,長江、沔水地區都響應張昌,一月之間來的人達到三萬之眾。

  這些士卒都頭戴深紅色的帽子,用馬尾裝飾須髯。

  朝廷下詔派監軍華宏討伐張昌,結果華宏又被打敗。

  司馬歆便給朝廷上書求救:“盜賊幾萬人,都戴深紅的帽子,臉上是長毛,舞刀弄戟,銳不可擋,請求朝廷多派幾路援軍。”

  朝廷接到奏報,立即命豫州刺史劉喬、荊州刺史劉弘,詔令河間王司馬顒派雍州刺史劉沈帶領一萬州兵,加上剛征發的五千人從藍天關出兵討伐張昌。

  司馬顒根本不聽從號令,想保留實力,劉沈帶的兵剛到藍田,司馬顒又強行留下他的部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