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八王之亂 續21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7      字數:2092
  太子蒙冤,很多朝中大臣都不敢有表示,可是,有個小官,看不過去了,直接帶著棺材來了。

  他是誰呢?

  此人官職不大,西戎校尉司馬,是負責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員,名字叫閻纘,是蜀人。

  帶棺材來就是表明,如果我上書,你覺得我犯了殺頭大罪,處死我,然後,直接裝棺材裏,省事,意思就是抱著犧牲自己生命的危險來上書的。

  後來的很多官員也效仿他,比如,左宗棠去新疆出征的時候,就讓士兵抬了一口棺材,也是抱定犧牲自己生命的決心。

  閻纘把棺材直接抬到了皇宮門口,給朝廷上書:“漢朝戾太子擁兵抗拒武帝的命令,大家也認為太子的罪過受笞刑就可以了。太子司馬遹在接受懲罰的時候,並沒有動用軍隊,而是順從朝廷的旨意,他的罪過比起戾太子要輕多了,我認為應該為太子重新選老師,嚴加管教,如果還不悔改,再拋棄他也不遲。”

  閻纘不顧性命上書,惠帝根本就沒有看。對於閻纘來說,盡到了一個忠臣的責任,他問心無愧。

  閻纘提到的的戾太子指的是西漢武帝的兒子劉據,劉據為何要擁兵抗拒武帝呢?

  此事說來有點複雜,漢武帝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代梟雄,晚年的時候恐懼死亡,追求方術,企圖長生不老,敬畏鬼神,擔心權力喪失猜疑導致巫蠱之禍的爆發。

  漢武帝晚年常常在甘泉宮養病,卻很信任一個叫江充的大臣。

  江充曾經與太子不和,擔心武帝死後,太子不會放過自己,時刻在找機會整治太子,沒多久機會終於來了。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犯法被關進了監獄,公孫賀主動要求替朝廷捉拿陽陵大俠朱安世,朱安世曾經仗劍擅闖建章宮,武帝要捉拿此人,一直沒有抓到。

  公孫賀果然如願抓到了朱安世,準備用朱安世給自己的兒子贖罪。

  朱安世被抓了以後,爆出一個驚天的醜聞,他告發公孫敬聲與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並以巫蠱之術詛咒武帝。

  武帝得知後大怒,將公孫賀父子判了死罪,還將衛子夫皇後所生的諸邑公主和陽石公主也一並處死,這樣衛氏的勢力被削弱。

  同時,武帝還命令江充查處搞巫蠱之術的人。

  當這麽多人被處死的時候,江充內心還是非常恐慌的。但是,他更擔心太子上位後,自己的下場會很悲慘,就加緊了對付太子和皇後的步伐,決定一舉除掉二人。

  武帝痛恨搞的巫蠱的人,江充從中看到了機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可以利用的機會。

  武帝因為生病,多疑,甚至做夢都夢見有很多木頭人圍攻他,詛咒他,江充趁機進言,認為應該是宮中有人行巫蠱之術,武帝便要求江充徹查。

  江充於是在各嬪妃住處,太子宮中搜查,在江充的安排下,在太子宮中搜出了桐木人。

  太子很害怕,感覺很難和武帝解釋清楚,於是就和少傅石德商議,收捕了江充,並將他殺死。

  太子很清楚自己闖下大禍,便假傳號令讓士兵隨他作戰。

  武帝得報,立即命令丞相劉屈氂率兵平亂,太子與丞相兩方在長安城中混戰5天,死了10000多人,最後,太子兵敗逃走,被追上,自殺。

  這件事,引發了朝廷的地震,武帝冷靜下來後,總覺得哪裏不合情理,就命人徹查,當他明白真相的時候,非常後悔,對江充及所有參與迫害太子的奸臣一並滅族。

  後來武帝常常思念太子,覺得太子死的太委屈,在太子遇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宮殿,叫做“思子宮”。

  賈後把太子囚禁以後,覺得還沒有達到目的,一定要置於死地才放心。

  賈後及其黨羽經過精心策劃,決定把太子的罪行坐實,就安排了一個宦官向官府自首,說自己打算參與太子的叛亂。

  朝堂上惠帝讓大臣觀看宦官的自首書,並下詔派遣司馬澹率1000士兵看押太子,將太子幽禁到許昌宮,還命令禦史張震持節看守。

  惠帝還下詔令:“太子府的臣僚不能與太子辭別送行。”

  太子洗馬江統、潘滔、舍人王敦、魯瑤等人不顧皇上的禁令,來到伊水邊,與太子淚別。

  司隸校尉滿奮將江統等人抓起來,送進了監獄。

  一些被關到河南監獄的人,河南尹樂廣把他們全部無條件釋放了,為此,很多人為樂廣擔憂。

  一些被關押在洛陽縣監獄的人,就沒有那麽好命,還關著。

  都官從事孫琰給賈謐進言:“太子被廢黜遣送,是因為他作惡多端。現在太子東宮的臣僚不顧禁令,冒著生命危險與太子告別,如果對這些臣僚嚴厲處罰,一旦這件事流傳出去,反而宣揚了太子的美德,不如釋放了這些人。”

  賈謐認為孫琰說的很有道理,就給洛陽縣令曹攄傳話,讓他釋放了這些人。

  樂廣因而也沒有受到處罰。

  太子到達許昌後,給妃子王氏寫信,把自己被誣陷冤枉的經過在信裏做了詳細的說明,妃子的父親王衍為了明哲保身,根本就不敢把信的內容上報給惠帝。

  公元300年3月,各種異象頻出,喜歡觀天象、占卜之人通常認為這些都是不利的征兆。

  張華的小兒子張韙勸張華趁機辭去職位避禍,張華貪念權位,不想辭職,就說:“上天之道平常人難以揣測,不如靜觀其變。”

  總之,張華雖然飽讀詩書,畢竟一介書生,把朝政的變化莫測想的太簡單了,妄圖平穩過渡,安享晚年。

  太子被廢,朝臣雖然畏懼權力,多數人不敢替太子說話。

  太子東宮任過職的很多人憤憤不平,開始有所動作,希望為太子報仇。

  右衛都司馬雅、常從都許超等都曾經在太子東宮任過職,與殿中中郎士猗等策劃廢黜賈後,恢複太子的地位。

  他們首先對張華和裴頠二人進行了分析,認為他們二人隻替自己著想,貪念權位,難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