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統山河 續43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6      字數:2143
  孔恂說:“劉淵要是真殺了樹機能,那麽涼州的禍患就會更深了。”

  晉武帝於是沒有任用劉淵。

  王彌的家庭很富有,食俸祿二千石。

  王彌有學問,即勇猛又有謀略。

  王彌還善於騎射,在青州有‘飛豹’之稱。

  王彌很喜歡打抱不平,隱士童養見過他,就對他說:“你是一個適合亂世的人,如果天下有戰亂,你連士大夫也不會作的。”

  劉淵和王彌是好朋友,劉淵對王彌說:“王渾與李熹因為與我是同鄉,所以比較了解我。他們經常向晉武帝舉薦我,這讓我感到憂慮。”

  說著就開始抽泣流淚。

  齊王司馬攸知道了這件事,他對晉武帝說:“陛下如不除掉劉淵,我擔心並州不能長治久安了。”

  王渾說:“大晉正要以信義來安撫異族,僅僅因為懷疑,就要殺了做人質的人臣,難道不能寬宏大量一些嗎?”

  晉武帝說:“王渾說的對。”

  這時,劉豹去世了,劉淵繼位做了左部帥。

  吳國桂林太守修允去世了,他的軍隊應當分別歸屬於各個將領,都將郭馬、何典、王族等人幾代都在這支軍隊中,不願意分離。

  這時,吳主正在調查、核實廣州的戶口,郭馬等人就趁民心不穩的時機,聚眾起事,殺了廣州都虞授,郭馬自己封為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派何典去攻打蒼梧,派王族去攻打始興(今廣東韶關)。

  公元279年8月,吳國任命軍師張悌為丞相,牛渚為都督,何植為司徒,執金吾滕脩為司空,還沒有來得及舉行授官儀式,又任命滕脩為廣州牧,率領10000人從東路去討伐郭馬。

  這時,郭馬已經殺了南海太守劉略,趕走了廣州刺史徐旗。

  一看形勢不對,要增加援兵,吳主又派徐陵督陶濬率領7000人,從西路與交州牧陶璜一起攻打郭馬。

  吳主每次宴會都要把群臣灌醉,他設置了黃門郎10人,專門負責收集大臣們的過失。

  每次宴會結束,這10個人就向吳主匯報大臣們的過失,凡是大臣中有抵觸的,說錯了話的,都向吳主舉報,嚴重的被判刑、處死,輕的也要當作罪狀記錄下來。

  有的被剝下臉上的皮,有的被挖去眼睛,因此,朝廷上下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沒有人肯為吳主盡力。

  孫皓的殘暴已經人盡皆知,亡國之日越來越近了。

  晉國益州刺史王濬上書說:“孫皓荒淫、凶暴異常,應該盡快去征討他。”

  理由呢?

  王濬繼續說:“如果孫皓一旦死了,吳國又立一個賢明的君主,那麽就是我們的強敵了。我造船7年了,每天都有船因為腐爛而毀壞,我年已70,離死沒有幾天了。以上幾點如果不存在了,那麽伐吳的大事就很難實現。我真誠地希望陛下不要失去機會。”

  晉武帝認為王濬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下定決心伐吳。

  這時,安東將軍王渾上表說,孫皓要北上,吳國邊境地區已經戒備森嚴。

  朝廷於是商議明年再出兵。

  王濬的參軍何攀奉命來洛陽,他上書說:“孫皓一定不敢出兵,應當趁著吳國防備嚴密而突然襲擊,這樣更容易取勝。”

  杜預也上表:“自7月以來,吳國加強了防備,下遊地區並沒有見到吳兵沿江而上。依形勢推測,吳國可能已經無計可施,其兵力不足以應付兩線作戰,一定是保住夏口以東的地區一邊苟延殘喘,所以不會派兵力向西,這樣,會使國都空虛。而陛下由於誤聽,丟開統一大計,讓吳國多存在了很多年,非常的可惜。過去如果攻打有可能失敗,那麽也可以不攻打。現在,既然已經定了要伐吳,一定要完美,假如能成功,就開創了千秋的基業。即便不成功,也就是多耗費了一些糧草,沒有必要吝惜,應該去試一試。如果還要等以後,天時、地利、人和也許不存在了,那時有可能更困難。現在的做法很穩妥,失敗的可能幾乎沒有,我已經下定了決心,這就是我的態度,請陛下明察。”

  一個月過去了,杜預還是沒有等到武帝的答複,於是,杜預又上表說:“羊祜事先沒有和大臣們在朝堂上廣泛地商討,隻是秘密地與陛下一起推行這個計劃,所以朝廷大臣們會有很多不同的議論。任何事情都要考慮收益和損失,現在伐吳的利益將是90%,而損失隻有10%,最可能的就是沒有功勞而已。如果一定要讓大臣們說出計劃的弊端,也是不可能的,他們之所以對計劃有不同的看法,隻是計劃不是他們製定的,自己沒有功勞,即使對自己以前說的話有過失而羞愧,但還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因為要保住麵子。最近以來,朝廷的事情無論大小,各種意見層出不窮。雖說人心各有不同,但是也依仗恩寵而不考慮後患,所以會輕易地表示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

  杜預分析了利弊得失,又分析了大臣的各種心態。

  接著繼續說道:“自入秋以來,討伐吳國的舉動越來越明顯,假如現在中止行動,孫皓可能因為害怕而做出新的舉動,比如,遷都武昌,加固長江以南的各城池,把居民遷到很遠的地方去,攻城的時候因為找不到糧食補給,攻城會陷入困難,這樣,明年的計劃也許就用不上了。”

  杜預的奏折送到武帝手上的時候,武帝正和張華在下棋,張華推開棋盤拱手說:“陛下聖明英武,國富兵強,吳主邪惡凶殘,誅殺賢良有才能的人,現在就要去討伐他,可以不費很大力氣就平定了,希望您不要再猶豫了!”

  晉武帝略一沉吟,大聲說道:“好,就這麽定了!”

  晉武帝接受了張華的意見,任命張華為度支尚書,按計劃從水陸運糧。

  賈充、荀勖、馮紞等人不同意伐吳,堅持他們的意見,晉武帝大怒,賈充立即摘下頭上的帽子,臣有罪。

  山濤退朝回來和別人聊天時說:“如果不是聖人,外部安寧就一定有內部憂患。以晉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任憑吳國作外部的威脅,難道這是良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