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統山河 續27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5      字數:2297
  羊祜鎮守襄陽時,口碑很好,深受當地老百姓愛戴,他死後,當地人給他立碑,紀念他。

  唐朝詩人孟浩然與朋友一起登峴山,憑吊羊祜,寫過一首?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晉武帝準備伐吳的同時,時刻不忘加強內政建設。

  晉武帝和孫皓最大的不同,就是隻要大臣的諫議是對的,晉武帝就接受。

  濟陰(今山東菏澤定陶)太守,巴西(今四川盆地北部,郡治在閬中)人文立給晉武帝上書說:“從前遷徙到中原的蜀國舊臣的子孫,應當依據他們的才能分別加以使用,這樣可以寬慰巴人、蜀人的民心,也能讓吳國人欽慕。”

  晉武帝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就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說:“諸葛亮在蜀地盡心盡力,他的兒子諸葛瞻,麵臨危難守節而死,他的孫子諸葛京應該根據才能安排官職。”

  接著又下詔說:“蜀將傅僉父子,為他們的主人而死。天下美好的道德是一樣的,怎麽能夠因為彼此對立就不同樣看待呢?傅僉的兒子傅著、傅募,因為是罪犯家屬被罰入官署做雜役,應該赦免他們,使他們成為平民。”

  晉武帝於是任命文立為散騎常侍。

  蜀漢從前的尚書、犍為(今四川樂山犍為縣)人程瓊,是個非常有德之人,做官口碑也好,與文立交情很深。

  晉武帝知道後,就問文立有關情況,文立回答:“我非常的了解這個人,隻是他年齡偏大,快八十歲了,性格上謙恭退讓,不再有當年的心氣,所以,我沒有把他的情況介紹給您。”

  晉武帝略帶遺憾地點了點頭。

  程瓊聽到文立的話後說:“文立不是一個結黨營私的人,這就是我稱讚他的原因。”

  此時的吳國,孫皓一如既往地任用小人,把吳國逐漸推向亡國的深淵。

  汝南(今河南駐馬店市)人何定曾擔任過孫權大帝的內侍,孫皓繼位後,何定就自己表白是先帝的舊人,請求還做內侍。

  孫皓沒有讓何定做內侍,而是讓他做了樓下都尉,掌管買酒、買糧等後勤事宜,是個肥差,借著給吳主辦事的由頭,撈了不少油水,開始作威作福,獨斷專行。

  孫皓還很信任他,很多事情都交給他去辦。

  左丞相陸凱不滿何定的所作所為,當麵指責何定說:“你看看以前那些替主子辦事,不忠誠、禍害擾亂朝政的人,難道有能夠壽終正寢的嗎?你為什麽專做惡事,蒙蔽聖上的視聽呢?你應該改掉惡習,不然的話,你意想不到的禍事就會來。”

  何定因此對陸凱恨之入骨。

  陸凱是個忠誠,一心一意為了朝廷,對孫皓上奏也都直言勸諫,對何定說的這一番話,也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由於年紀大了,陸凱終於病了,孫皓派中書令董朝問陸凱有什麽要交代的,陸凱在病床上最後給吳主上奏:“何定不可信,應該把他下放地方任職。奚熙這個人,也不能聽他的話。姚信、樓玄、賀邵、張悌、薛瑩、陸喜、陸抗等,這些人有的清正、忠誠、勤懇,有的資質聰穎,才能卓越,他們都是匡扶社稷的棟梁之材,希望陛下多多留意他們,朝廷上的大事多與他們商議,隻要他們恪盡職守,能避免少犯很多錯誤。”

  沒過多久,陸凱就去世了。

  孫皓平時已經受夠了陸凱的直言勸諫,非常討厭陸凱,加上何定這個小人成年累月不停地在孫皓耳邊進讒言,孫皓不再念舊情,把陸凱的家屬流放到建安去了。

  陸凱(198-269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吳國重臣、丞相陸遜的侄子,大司馬陸抗的族兄。

  年青時舉孝廉,曾擔任永興縣長、諸暨縣長,任上名聲不錯,也有政績。

  後來轉拜建武都尉,開始統領軍隊。但是,即便做了武官,他也很喜歡讀書,手不離書。

  公元242年,陸凱擔任儋耳太守,與將軍聶友率兵30000進討朱崖和儋耳的流賊和暴民,戰後設朱崖郡,陸凱因功升建武校尉。

  公元255年,陸凱又率軍在零陵(今湖南永州)討伐山賊陳毖,並成功將其斬殺,因功任巴丘都、偏將軍,封爵都鄉侯。

  同年,又轉為武昌右部都。

  公元258年,陸凱改征北將軍,假節。

  8年後,改拜鎮西大將軍。

  2年後,陸凱升任左丞相。

  陸凱作為重臣,一直忠心耿耿,對孫皓的各種作法不滿,經常直諫,直到臨終,仍不忘諫言,希望吳主能親賢臣、遠小人。

  也因此引起很多小人的不滿,他死後,由於小人讒言,家屬被流放。

  此時的吳國,忠臣死後,家屬都要流放,沒有了棲身之地,還有安全可言嗎?

  很多忠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度日如年,舉國上下對孫皓失望之極。

  佛教常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公元270年春,孫皓為了爭奪江淮之間的控製權,命令丁奉率軍多次進攻晉國渦口(今安徽懷遠縣),晉國揚州刺史牽弘多次率軍抵抗,擊退了丁奉的多次進攻,吳軍無功而返。

  公元270年4月,吳國左大司馬施績去世。

  施績一生征戰無數,轉戰各處,屢立戰功。後期主要負責軍事重鎮荊州的防守,所擔任的官職是當時吳國武官最高的官階了。

  施績去世後,任命鎮軍大將軍陸抗統領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各地的軍事,接替了施績防守荊州的重任。

  陸抗因為吳主孫皓處理政事多有過失,和族兄陸凱一樣,也忍不住給孫皓上諫:“我聽說在恩德均等的情況下,人多的一方可以戰勝人少的一方;在力量相同的情況下,安定的一方可以製服危難的一方,這正是六國之所以被秦吞並,西楚之所以屈服於漢的原因。現在敵人所憑據的不隻是關西地區,也不隻是鴻溝以西,而吳國外沒有六國時連橫之援助,內沒有當時西楚那樣之強大,各種政治不清明,老百姓沒有得到治理。議論的人所依仗的,隻不過以長江、高山這些天險為疆界,這是守衛國土中不足為憑的小事,並不是有才智的人首先要考慮的。我每想到此,半夜裏撫摸枕頭睡不著,麵對飯菜忘記了進食。侍奉君主的道理在於可以冒犯他卻不可以欺騙他,我誠懇地陳述十七條合乎時局的建議,希望您能聽到。”

  孫皓沒有興趣聽這些意見,更不會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