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驚天巨變
作者:夢回東京      更新:2021-11-08 20:31      字數:2510
  楊戩這會兒哪還有心思關心自己的儀容,此刻他整張臉都慘白慘白的。

  哪怕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也顧不得,隻是急忙朝著禦座上的趙佶稟報道:“陛下,剛接到西軍加急軍情!”

  “呈上來!”

  趙佶臉色微冷,招了招手。

  楊戩急忙上前,把軍情奏章交到了趙佶手中。

  而當趙佶看清楚奏章上的字時,他整個人如遭雷擊,直接愣住了。

  隻見那奏章上用血書寫著,秦州失陷,西軍危在旦夕,十個大字!

  大殿下麵的大臣們,看到趙佶忽然間不說話了,紛紛麵露疑惑之色,不知道到底什麽樣的軍情,能讓趙佶驚訝到這種程度。

  “難道,是西軍打下了興慶府,活捉了西夏小皇帝了?”

  “是了,也隻有這樣太祖皇帝都沒有達到過的豐功偉績,才能讓陛下如此失態吧!”

  就在大臣們暗自揣測之際,卻見禦座之上的趙佶把手中奏章狠狠摔在地上,忍不住怒吼道:“該殺!種師道,折可行,西軍諸將都該殺!”

  趙佶一句話,直驚得底下的大臣噤若寒蟬。

  眾人都不明白趙佶怎麽突然就罵起了種老將軍!

  不是前幾日還興高采烈,說等種師道和西軍將士班師回朝,就要論功行賞的嗎?

  好在眾人的疑惑沒有持續太久,趙佶憤怒歸憤怒,心中還是保持了一絲理智。

  他強壓著怒火,沉聲道:“楊戩,你給諸位大臣念念這奏章!”

  “是,陛下!”

  楊戩領命,急忙彎腰撿起地上的奏章,隨即朗聲念道:“永興軍路,鳳翔府知府劉勇奏,秦州失陷,西軍危在旦夕……”

  鳳翔府位於永興軍路,距離秦州約莫二百餘裏。

  說起來也是巧合,當時正好有商人去秦州販貨,正巧撞見了西夏軍隊攻打秦州。

  這商人嚇得趕緊逃回了鳳翔府,並把此事告知了鳳翔知府劉勇。

  若不是有這位商人,隻怕還要等好幾天,大宋朝廷才能知曉秦州失陷的消息!

  據鳳翔知府劉勇所言,九天前,秦州已落入西夏人之手。

  西軍更是被圍困在西夏境內,情況不明。

  他得知此事,立即就派出了驛使,直奔汴京而來。

  路上跑死了好幾匹馬,這才在五天內,把情報傳到了趙佶手中。

  朝堂上,一眾大臣聽楊戩念完,頓時一片嘩然!

  “什麽?秦州失陷了?”

  “楊戩,你莫不是開玩笑?秦州是西軍重鎮,且不說前方有靈州龍州三地拱衛,秦州自己也有無數堡壘,怎麽可能被攻陷?!”

  “完了,全完了!秦州一旦失陷,靈龍夏三州的西軍就失去了糧草支援,怕是連一個月都撐不下去!”

  “那豈不是說,咱們的西軍被西夏包了餃子?”

  瞬間,朝堂上的大臣一片愁雲慘淡,一個個都不敢相信這份奏章。

  可是,還沒等眾大臣反應過來,接下來兩天,陸陸續續又有秦州周邊的州府縣大小官員發來奏章。

  其中不少甚至連攻陷秦州的是誰都不知道,隻是在奏章裏求援,讓朝廷趕緊派兵過去防守。

  這兩天,趙佶同樣為此事頭疼不已。

  趙佶和臣子們也知道,時間寶貴,容不得一絲一毫的耽擱。

  可秦州失陷的消息實在太突然,趙佶君臣現在是束手無策。

  現在的朝堂上分成三派,一派認為,應該立刻下令,讓駐守在熙州的最後五萬西軍,發兵收複秦州。

  但問題是,那支折可適率領的五萬折家軍,肩負著防備遼國的重任,輕易動不得。

  於是就有另外一派的大臣,覺得應該派汴京的禁軍去收複秦州。

  汴京城中和城外大營,還駐紮有近十萬的禁軍。

  戰力雖然比不上常年征戰的西軍,可裝備精良,至少要比廂兵好太多。

  這一派的大臣的提議,也不能說是錯。

  隻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汴京禁軍到底有多爛,那群懶散慣的老爺兵,別說是林誠了,就算讓嶽飛,狄青那樣的名將來,恐怕也是無計可施。

  最後一派的大臣則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是下令,讓各地廂兵前往秦州附近州府支援,防止西夏攻打秦州周圍的州府。

  這一派就是完全不通兵事的文人在瞎指揮!

  且不說鳳翔知府劉勇在奏章裏明確提及,西夏軍隊約有八千到一萬人左右。他們本來就人少,還要牢牢占據秦州,不給種師道班師回國的退路。哪裏可能分兵,削弱自己的力量呢?

  再說了,各地廂兵的戰鬥力約等於無,最多隻能剿匪,又怎麽能擋住如狼似虎的西夏軍隊呢!

  禦座上的趙佶略顯疲憊,最終還是把目光投向了宰相蔡京。

  “蔡相,你覺得秦州和西軍之事該如何解決?”

  蔡京後來能坐穩二十年宰相,其本身的能力自然是有的。

  當年他在王安石手底下衝鋒陷陣的時候,王安石就曾經說過,蔡京能力出眾,可以接他的班!

  此刻聽到趙佶問話,蔡京略微思索片刻答道:“官家,眼下西軍深陷西夏境內,情報不通,想要救西軍,就必須救秦州,而且要快。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派什麽兵去的問題上,倒不如想想該派哪位將領去!”

  聽到蔡京這話,趙佶和一眾大臣恍然大悟。

  是啊,用什麽兵,還得看派的什麽將,他們在這爭論有個屁用!

  可接下來,眾人又因為派哪位將軍去收複秦州而爭論不休。

  最終,討論來討論去,人選不出意外,還是落在了林誠頭上。

  沒辦法,誰讓在場的武將當中,就林誠對西夏的戰功最為出眾,也是最有希望解決這次危機的人選!

  眼下十五萬西軍都被圍困在西夏,趙佶就算再昏庸,也知道現在不是顧及武將專權的時候。

  此刻他還恨不得林誠專權,能夠挽救那十五萬大軍。

  包括趙佶在內的所有百官都清楚,一旦這十五萬西軍出事,大宋就再沒有可以和西夏抗衡的底牌。

  到時候,隻怕被迫和西夏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輕的,嚴重一點甚至要被侵吞無數的疆土。

  當然!

  大宋外號大慫,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那是家常便飯。

  從最開始的檀淵之盟,再到後來的靖康之難,底線可以說是一步步墮落。

  這點和前麵的大唐截然不同。

  唐太宗李世民號稱是千古名君,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年大唐內憂外患,東圖厥正值曆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借著機會入侵大唐,迫使李世民簽訂了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裏,李世民向東圖厥賠償了多少金銀史書上已經無法考證。

  但東圖厥二十萬大軍入侵,兵鋒直抵長安。若沒有足夠的好處,又怎麽可能退卻。

  後世人認為,唐太宗當時幾乎搬空了朝廷內庫,給了東圖厥大量的金銀,並且向東圖厥稱臣,才讓東圖厥心滿意足的退兵。

  這點,幾乎和宋朝的檀淵之盟一模一樣。

  但不同的是,李世民把渭水之盟視作自己平生大恥,並知恥後勇,厲兵秣馬,隻用了三年時間,就反攻回去。不僅大敗東圖厥,一仗直接把突厥打沒落,還得到了天可汗這個前所未有的草原共主稱號。

  大宋則相反,簽訂檀淵之盟後,卻始終沒能在軍事上壓過遼國,幾十年來都被遼國壓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