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鐵臂金刀周大俠
作者:夢回東京      更新:2021-11-08 20:26      字數:2850
  出了豐樂樓,沿著汴河往東二三裏,就是汴京內城的金水門。

  金水門像是一條分割線,把整座汴京城分隔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內城楊柳依依,歲月靜好。外城則是人聲鼎沸,市井氣息濃鬱。

  出了金水門,沿著汴河支流向西三百步是西市。

  沿河商鋪林立,各色幌旗迎風招展。

  街麵上,各色小販遊人摩肩擦踵,往來絡繹不絕。

  這幅畫麵,像極了林誠後世在博物院看過的傳世國寶‘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記錄了徽宗宣和時期(1119-1125),汴京外城,沿著汴河兩岸市井百姓的生活。

  整幅畫卷寬0.2米,長5米。

  內容包羅萬象,向世人訴說著北宋最後的繁華與盛景。

  而也就是在這幅傳世名作完成後的幾年,金兵席卷而來,攻破汴京,俘獲徽欽二帝。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或被俘,或被殺,人如螻蟻,命如草芥。史稱靖康之難。

  自此繁華落盡,隻剩下了滿地殘垣。

  林誠站在橋頭,遠眺著界麵上來來往往的宋人。

  也不知道,二十年後,這些人裏有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林誠漫無目的在西市上逛著,看見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上前湊湊熱鬧。

  一直逛到天色將晚,這才尋了個客棧住下。

  有錢了自然不能虧待自己,尋得住所都是上好的獨門院落。

  住一晚,就得六百錢,差不多相當於後世五星級酒店的價格了。

  要知道,林誠在西市逛了大半天,品嚐了各類北宋獨有的小吃食,總共也就花了兩百錢不到。

  北宋物價雖然不貴,房價卻高得離譜。

  第二天日上三竿。

  林誠洗漱完畢,出了客棧直奔南郊而去。

  許氏商行是個統稱,旗下當鋪酒樓應有盡有。

  不過,其中規模最大的,還要數許家的商行。

  商行毗鄰汴河,就在戴樓門外的運河港內。整條汴河,就是由貫通南北的運河分流而來。

  貫通南北的運河港,每天車船無數,養活著這個足有一百五十萬人的巨型城市。

  內城是清貴地,外城則是市井地。而這汴京城郊的運河港,更多了些江湖氣。

  在這,不僅能看到赤膊喊號的船工,也有挑擔吆喝的小販,騎馬挎箭的遊俠兒。

  林誠甚至還見著了幾個金發碧眼的番人。

  許家商行規模頗大,在運河港精華地段占據了三畝地。

  寬闊的門樓內外,往來車馬川流不息。

  昨日那客棧小二說過,許家商行掌管著南來北往的車馬運輸。無論是大宋最南邊的瞻州,還是遼國境內最北邊的茶紮刺部(外蒙境內烏蘭巴托)。

  都能看到許家車馬行的身影,其南北相距近萬裏!稱得上是真正的貨通南北,天下販售。

  林誠感歎一番,正想進門。

  一個小廝打扮的青年,匆匆跑出來,看到林誠後目光微亮,上前恭敬地作揖行禮,口中道:“林大郎快請進,掌櫃一早就吩咐煮好香茗等著大郎了。”

  林誠聞言一愣,詫異道:“你認識我?”

  這小廝笑了笑,解釋一番。

  昨晚許世濟回去後,就派遣仆從來了車馬行,把林誠的事兒說了一遍,還指示車馬行掌櫃不可怠慢。

  林誠心下恍然,心道許土豪果然是個信人。

  兩人進了商行前院客廳,一個四十歲左右的胖掌櫃,笑眯眯地起身相迎。

  “林大郎捎待,小老兒已讓人去取銀子了,大郎不妨坐下喝杯茶,解解乏。”

  林誠從善如流,和胖掌櫃相對而坐,邊閑聊,邊打探著汴京的事兒。

  掌櫃名喚許忠,是許家的家生子。

  有宋一朝,明文禁止蓄奴。

  但上有對策,下有政策。

  宋朝的大家族的往往有收養家生子的傳統,這些家生子大多是孤兒,或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把兒女賣到了主家。

  家生子自幼在主家長大,又被賜了主家姓,忠誠度可想而知。

  許忠老於世故,見林誠喜歡聽市井趣事,便專門撿一些汴京的趣聞來說。

  其中林誠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汴京禦拳館。

  北宋末年,軍製敗壞,武人不受重視。

  汴京八十萬禁軍,武備鬆弛,軍士懶散成性,為後來的靖康之難埋下了伏筆。

  這一點,從傳世國寶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禁軍中,就可見一斑。

  但在武備鬆弛的軍中,卻有著一處讓人欣慰的閃光點。

  那便是幾十年前,由包拯提議,仁宗親設的禦拳館。

  禦拳館專教拳術,戰陣之法,為汴京八十萬禁軍培養合格的教頭及將領校官。

  設立此館本意是好的,但奈何宋朝官家無論誰繼位,都奉行著重文抑武的國策,禦拳館出來的武師根本得不到重用,隻能當個禁軍教頭,蹉跎度日。

  禦拳館分設天地人三位教頭。

  其中天字號教頭名喚周桐。

  因其武藝出眾,江湖人稱‘鐵臂金刀’。

  周桐最讓汴京百姓津津樂道的,還是他那一手舉世無雙的箭法。

  雖然已經年滿六十,但仍可開二石強弓,雙箭齊發百步穿楊。

  林誠知道周桐,更多的還是因為那本水滸傳。

  水滸傳中,武功最高的幾人,盧俊義、林衝、史文恭,都是其弟子。

  但水滸傳隻是小說,多為藝術加工。

  唯一可以肯定的,周桐真正的關門弟子是嶽飛!

  周桐從仁宗時期擔任禦拳館天字號教頭,直到七十多歲時,不滿朝堂沉湎於享樂,不思抗遼收複燕雲,因而告老還鄉。

  或許是命中注定,其途徑湯陰時,遇見了少年嶽飛。

  他見嶽飛天生力氣大,頭腦又十分聰慧。且在嶽母教導下,性格忠義。因此起了愛才之心,破例在湯陰住下,收嶽飛為關門弟子,每日悉心教導,不止傳授武術箭法,還傳起兵法戰陣,直至幾年後過世。

  周桐去世後,嶽飛悲痛難言,每月初一十五,就到師傅墓前祭拜,給師傅展示自己的拳術箭法。

  嶽飛冤死數十年後,其孫嶽珂編撰的嶽飛傳中,就記錄了這件事。

  周桐嶽飛師徒二人的事跡,流傳千年,仍舊熠熠生輝。

  那個以‘精忠報國’四字,貫穿一生,為北宋末年的朝堂,昏暗不見天日的天下,帶來唯一光亮的名將嶽飛!

  凡事有因必有果,嶽飛能成長為一代名將,和周桐的悉心教導脫不了關係。

  而且,周桐此人不僅主張抗遼,也主張抗金。

  認為生長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與遼國並沒有什麽不同,都是狼子野心之輩。

  事後發生的靖康之難,也顯示周桐的想法之正確。

  林誠對這樣一個傳奇人物,自然好奇的緊。

  許忠看出林誠的向往,便笑著道:“許家商行護院統領孫淼便是周大俠徒孫,林大郎若是有意,改日我便讓孫淼帶大郎去拜會周大俠?”

  林誠目光一亮,笑著拱了拱手。

  “那便多謝許掌櫃了。”

  “好說。大郎既是大公子的朋友,自然也是我們商行的貴客。”

  如果隻是許世濟的吩咐,許忠也會招待,但絕不會像現在這般熱情。

  其緣由,還在於林誠賣給許世濟的神筆,以及隻好李家小娘子的食譜。

  而且,一番交流下來,許忠也發現林誠見識廣博。

  雖然對宋代的各類常識一知半解,可要是聊起其他,無論是天南地北,還是奇技淫巧,都能說個頭頭是道。

  這等人物,誰知道他身上還有沒有其他能和神筆媲美的寶物,花點心思結交自然有利而無害。

  兩人聊著天喝著茶,取錢的小廝也回來。

  說是喝茶,實際上林誠也隻是假裝抿了一口。

  宋朝喝茶稱之為‘點茶’。

  實際上是把茶末,放在瓷瓶裏麵煮。同時一邊攪拌,一邊往裏麵添加各類食材。

  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食材!

  什麽牛奶羊奶,那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了。

  一代文豪蘇東坡玩的更野,什麽肉桂、香油……全都敢往裏加。

  煮出來的味道,林誠哪怕想想都覺得反胃。

  看到小廝回來,林誠鬆了一口氣,不著痕跡地放下茶杯。

  把袖裏的條子,交給了許忠。

  隨後拱了拱手,正要離開。

  這時,身後的許忠忽然道:“大郎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