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藏鋒閣
作者:叫我黑袍      更新:2020-03-02 04:49      字數:4233
  天下之大,分為九州。定州處於天下中心,人傑地靈,英才輩出。

  定州土地遼闊,人們口頭上習慣於將定州分為定州南部和定州北部。若是提到定州南部,人們首先會想到的無疑是玉鸞峰。

  高聳入雲的玉鸞峰坐落於定州南部,直插天際,從山下向上望去,隻見白雲縹緲,雲霧環繞,玉鸞峰竟好似被茫茫白雲從中截斷一般,高峰如劍,直指蒼穹。

  放眼整個天下,玉鸞峰也算得上少有的高峰,同時它也是定州南部實屬實的第一高峰。

  玉鸞峰上青林翠竹,奇岩飛瀑,各色美景,不一而足。此外,玉鸞峰直插天際,又有縹緲雲氣盤旋於山腰,更是給玉鸞峰一種縹緲朦朧之感,遠遠望去,猶望仙境,神霄絳闕,美不勝收,不由得心向往之。

  玉鸞峰附近更有無數山脈環繞,群山連綿不絕數百裏,周圍無數山脈連綿起伏,大小山峰錯落有致,在其中更是不乏靈氣充裕之地,但在這群山之中獨數玉鸞峰得天獨厚。玉鸞峰靈氣之濃鬱遠非其他地方可比,在這定州南部也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但與玉鸞峰相較而言,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卻是建立在玉鸞峰上的藏鋒閣。

  自古以來,各門各派都會選擇將門派建立在靈氣濃鬱之地。不少修士為了奪取靈氣充裕之地費盡心思,勾心鬥角,更有甚者直接強取豪奪,爭個頭破血流,由此可以看出無數修仙者對於占據靈氣充裕之地的熱切心情。

  當世三大宗門再興城,藥王穀,天音閣所立門建派之地內靈氣之充裕在當世都是首屈一指,隱世宗門縹緲宗更是聚天地之靈氣,自成一方世界。這些地方所出現的人傑與之相輔相成,一步步發展起來,成為當世屈指可數的大門派,為世人所傳頌。

  在這定州南部,靈氣濃鬱的玉鸞峰自然也成為了定州南部各門各派所必爭之地。

  據說當年坐落於玉鸞峰上的乃是定州南部第一大派丹聖門,門派剛剛建立百餘年,就已經是實打實的定州南部第一大宗門,著實令人驚歎。正如其名,丹聖門以煉丹而立名,可以說是天下間第二煉丹聖地,僅次於傳承了三千年的藥王穀,丹聖門門主不僅煉丹術世所罕見,其修為更是高深莫測,定州南部無人可敵。

  丹聖門門主敢以丹聖二字為門派名,卻無一人敢說他是囂張狂妄之輩,足以見其風采絕倫,他的能力更是在丹聖門立派發展之時便已經得到人們的認可,周圍門派和附近修士無不敬畏。可以說,有他一人在,足以保丹聖門數百年昌盛。

  雖說如此,這樣丹聖門並沒有像藥王穀一樣傳承千年而不衰,它的曆史卻不過寥寥數百年。

  一百年前丹聖門門主突然失蹤,無人知曉其去處。在他失蹤前他卻沒有收一名親傳弟子,以至於門下弟子在他失蹤傾全派之力搜尋,苦苦搜尋數年始終沒有結果。丹聖門內的弟子對於也漸漸失去了找到他的希望。

  門內幾名優秀弟子眼見門主不在,而丹聖門一時風頭無兩,終於為奪門主之位起了內鬥,門內足以坐鎮一方的幾個長老損失過半,還有不少長老看到丹聖門沒落的樣子心灰意懶而選擇了離開,外加周圍諸多門派的覬覦,丹聖門也沒能保持昔日的榮光,最終在內鬥之時分裂成了幾個小門派。

  不過其中一脈在門內長老鄧充的力挽狂瀾之下,保住了玉鸞峰這一靈氣充裕之地,鄧充也因此被眾人舉薦為丹聖門新一任門主。

  丹聖門坐落於玉鸞峰的這一脈由鄧充擔任門主依舊保留著丹聖門的名字,分出去的幾脈自然是改名換姓,失去了丹聖門這一名號,再有沒能出現一位足以力挽狂瀾的掌門,其餘幾門自然是逐漸泯滅在這近百年的光陰之中。

  傳聞鄧充此人,一生沉迷於煉丹之道,本是一介散修,浪跡天涯,遊曆途中,經過定州時被丹聖門前門主看中。二人一見如故,共同探討丹道,鄧充被其煉丹術所折服,留在丹聖門擔任長老一職。

  鄧充平日沉迷於煉丹,深居簡出,即便是丹聖門聲威最盛之時也不張揚外露,是以在門內名氣並不是很重,當年門內弟子爭奪門主之位時也都忽略了爭奪這位正在閉關的長老的支持,直到丹聖門分裂,正在閉關的鄧充不得已破關而出,也第一次在人們麵前展示出他那僅次於丹聖門前門主的實力,也因此折服眾人,使得丹聖門保留了足夠的元氣。

  鄧充心念丹聖門前門主知己之遇,又有丹聖門眾人的苦苦勸諫,本欲離開的他留下來擔任了丹聖門新任門主之位。

  鄧充擔任門主之後,卻沒有像前門主一樣奮發圖強,反倒是更加潛心於煉丹,門內事物一並交於眾弟子管理。

  丹聖門的分裂,門主鄧充更是無振興之意,再加上一些近來興起的小門派和一些老牌勢力虎視眈眈,定州南部已經由丹聖門一家獨大逐漸的演變成了諸多門派共同逐鹿的局勢。這樣的局勢持續了近百年沒能被打破,直至二十年前藏鋒閣的成立這種局勢才得以改變。

  丹聖門建派一百餘年,便在定州南部稱雄一方,足以稱為傳奇,而人們卻是不會想到,藏鋒閣會用更短的時間來達到這一步。

  二十年前,二男二女來到了定州南部,至今沒人知道他們的來曆,隻是知道這四個人共同創建了藏鋒閣。

  藏鋒閣建立之時不過找了一個小山峰建派,也沒有引起那些門派掌門的注意,也許他們並不認為一個剛成立的小門派能改變這裏的局勢,這種剛成立的小門派在丹聖門衰落後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來,大多不會長久,藏鋒閣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周圍門派吞並。

  藏鋒閣周邊的不少門派在藏鋒閣成立後不久就派弟子前去打壓一番,但在藏鋒閣閣主慕容靖的強硬態度之下,這些人一一铩羽而歸,也正是如此藏鋒閣閣主慕容靖的名字也傳到了各門派掌門的耳中。

  一些門派派來的弟子自然是不甘,回到門派後向各派長輩添油加醋,煽風點火一番,好像慕容靖做了什麽天理難容的事一般,想要讓門派長輩給藏鋒閣帶來更加不留餘力的打擊。

  離陽宗在當時可以說是定州南部綜合實力排的上前五的門派,宗主丁解更是化神期修士,在這個定州南部也是威名赫赫。

  在藏鋒閣成立之時離陽宗也曾派出門內弟子前去打壓,與其他門派不同,離陽宗派去的是掌門的弟子童一雷,童一雷雖然並不是很受丁解喜愛,但離陽宗宗主弟子這一名號足以讓他在定州南部絕大多數地方橫行無忌。

  童一雷來到藏鋒閣後自然是目中無人,出言不遜,更是對藏鋒閣閣主夫人歐陽文茵口出穢言。慕容靖一怒之下一腳將童一雷踹出藏鋒閣,童一雷屍體就留在藏鋒閣門前,離陽宗內和他一同前來的弟子也是一一被踹出了藏鋒閣門口,或許是慕容靖留情,沒有要他們的性命,不過也是半身不遂被廢去修為,在慕容靖的強勢之下,眾人倉皇逃離,連童一雷的屍體都不敢收。

  童一雷的死自然是引起了丁解勃然大怒,童一雷是他的一名小妾的遠房侄子,在那名小妾的軟磨硬泡之下丁解才收了童一雷為弟子,丁解卻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弟子,但對於童一雷仗著離陽宗的名頭胡作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次卻是不同了,慕容靖這一腳踢可是實打實的踢在了離陽宗的臉上。丁解一怒之下帶上門內兩名長老前去藏鋒閣,他要給慕容靖一個刻骨難忘的教訓,不隻是為童一雷報仇,更是要給周圍的那些小門派樹立離陽宗的威嚴,畢竟趁著定州南部魚龍混雜之時崛起的小門派數不勝數,已經引起一些老牌勢力的注意了,離陽宗就是其中之一。

  打聽到了丁解的動作,其他要去打壓藏鋒閣的門派也都急忙停止了動作,一來大家都不願去觸丁解的眉頭,二來沒人認為藏鋒閣能度過丁解這關。這定州南部化神期修士不過一隻之數,丁解就是其中之一。丁解雖然隻是化神期初期,但這定州南部化神期中期的修士也隻有那個

  幾乎不出門的鄧充一人的。

  一些小門派的掌門更是感慨慕容靖不識時務,徒惹強敵。

  據傳當天丁解當時在藏鋒閣門口和慕容靖大戰一場,铩羽而歸。不少門派立即派出弟子查詢當時的情況。是以當日便有各種傳聞飛速散出。

  這裏麵最為誇張的一個最終卻被廣為接受,丁解帶著兩位長老前往藏鋒閣為弟子報仇,門內半步化神的長老葉廉不是藏鋒閣閣主慕容靖一合之敵。丁解和另一位長老蘇旌二人沒能在慕容靖的劍下撐過半柱香的時間,蘇旌便成了劍下亡魂,丁解倉皇逃離。

  更有謠傳說丁解被慕容靖追殺數百裏,逃到離陽宗啟動護山大陣,慕容靖才退去。

  當然,各種謠言不一而足,但可以肯定的是,離陽宗宗主丁解不敵慕容靖,藏鋒閣也不是人人可欺的小綿羊,而是能攪動局勢的大老虎,各派掌門也是知道這定州南部怕是要亂起來了。

  憑著打敗丁解這一戰績,慕容靖的名字也因此響徹定州南部,不少人都猜測慕容靖已經是化神期中期甚至是化神期後期的強者。那些沒有前去打壓藏鋒閣的門派更是暗自慶幸,更是趕快備上厚禮送往藏鋒閣。

  那些曾經派弟子前往打壓過藏鋒閣的門派更是惴惴不安,趕忙備上厚禮,將責任推卸給當時所派去打壓藏鋒閣的弟子,也是慶幸當時丁解先去的藏鋒閣,使得自己擱置了前去打壓的計劃,一想到這裏,各門各派的掌門不禁有些感激起丁解來了。要不是丁解太過著急,就是自己去撩虎須了。

  “丁解,你可真是個好人,這次還真要好好謝謝你了”一些掌門幸災樂禍道。

  在那之後藏鋒閣聲勢漸長,更是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就是以迅雷之勢說服丹聖門歸附,據說當時藏鋒閣的執法長老,慕容靖的師兄方韜獨身前往丹聖門,與當時任丹聖門的掌門鄧充坐而論道,單談論煉丹一道,二人於一密室坐談三日,令鄧充當場折服,丹聖門歸附。

  鄧充本就無心世事,念及當年丹聖門前門主的舊情,保住了丹聖門近百年時間,但近百年來,丹聖門前門主卻是無絲毫音訊,鄧充早已心灰意懶,沒了當時的熱情。至於鄧充擔任藏鋒閣長老一職,雖然門內弟子多有不甘,但當時掌權的為鄧充一脈,自然也是無可奈何,不過也有不少弟子因此選擇離開。

  而後藏鋒閣將門派遷到玉鸞峰,在丹聖門的基礎上加以整修擴建,廣招弟子,聲勢日盛。

  這些年來,藏鋒閣並不致力於擴張或是一統定州南部,近二十年來也不過合並了周邊幾個門派,其中更以小門派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唯一一個被藏鋒閣吞並的大門派便是離陽宗。

  據說當年慕容靖獨自一人前往離陽宗拜山,先是破了離陽宗的護山大陣,後來一人一劍連敗離陽宗高手,離陽宗丁解因此歸附,留在藏鋒閣擔任長老一職。

  合並了離陽宗和丹聖門的藏鋒閣的實力已經足以讓曾經並駕齊驅的幾個門派望塵莫及。有慕容靖,方韜,丁解,鄧充坐鎮的藏鋒閣可以說是定州南部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派。丁解,鄧充是成名許久的化神期修士,本就在定州南部威名遠播,可謂是無人不知,慕容靖更是憑借實打實的戰績讓藏鋒閣崛起,方韜雖然一向不在人前顯露,但慕容靖平日也對方韜恭敬有加,卻是四人中最為深藏不露的一人。

  藏鋒閣創立了不過二十餘年,與那些傳承近千年的大門派自然是比不了的,但發展勢頭卻是數一數二的,可以說是比當年丹聖門壯大的還要快。藏鋒閣這二十年不僅收複了周圍的幾個門派,更是廣招弟子,年輕一輩也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尤其是由於藏鋒閣成立時間不長,近五年來年每年都會舉行玉鸞大比通過弟子間的相互切磋比試並對第一名授予獎勵的方式來激勵藏鋒閣弟子們努力修行。

  今年的玉鸞大比也是如期舉行,經過了數日激烈的競逐今天也到了半決賽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