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讓徐州
作者:近我者黑      更新:2021-11-08 11:16      字數:2606
  徐州城內死氣沉沉,自從劉備和曹豹率敗兵退回郯城,城內士氣就一片低迷。

  曹操興兵以來,徐州軍節節敗退,徐州六郡大半都為兵火肆虐。

  因此一向支持陶謙的的徐州士族也多次向他表示了不滿,他們已經不相信陶謙能夠長久的保護他們的利益。

  向袁術求援的文書,遲遲沒有得到回複,那些豪強大族們看陶謙的眼神逐漸不對了。

  其實曹操伐徐州最大的破壞不是殺了十萬百姓,也不是讓陶謙心力憔悴不久去世,而是徐州的人才。

  很多士族覺得陶謙無法保護他們,又不願與曹操合作。所以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舉家避亂荊揚,一時如過江之鯽。

  諸葛亮、諸葛瑾自不必多說,另外還有張昭、張紘、嚴畯、步騭等等,這些人才大都便宜了東吳。讓一直窩在揚州的東吳以曲曲一州之地,吞並荊州,三分天下。

  這種情況陶謙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他也沒有什麽辦法。

  因為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曹操圍城那段時間,陶謙是日日殫精竭慮,生怕徐州城有人開門向曹軍投降。好在曹操屠戮無數,徐州上下百姓同仇敵愾,大族們不到萬不得已也決不願意與之合作。

  向孔融和田楷求援的糜竺回來之後,知道會有援兵的陶謙迫不及待的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徐州人心這才稍稍安定了幾分。

  糜家的興起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他們根基薄弱,若不緊緊的抱住陶謙的大腿,遲早被人吞的連骨頭都不剩。

  我還能相信誰呢?陶謙在心裏喃喃自語。

  糜竺告訴陶謙,此行還有個意外之喜,平原相劉備也願意率兵前來救援徐州。

  陶謙驚喜過望,就是那個虎牢關前惡鬥呂布的三兄弟嗎?

  他們有多少兵馬?

  三千,或許五千。

  不過都是精銳。糜竺很想為劉備說幾句好話。

  陶謙擠出欣慰的神情,揮揮手讓糜竺下去休息。

  陶謙並沒有把劉備也要來援的消息太放在眼裏,隻是對他抱以感激。

  快要溺水的人,對每一根稻草都是感激的,隻不過一根稻草確實也派不上什麽用場。

  虎牢關前的劉備確實是個英雄,可是區區幾千兵馬又能做什麽呢?

  陶謙在心裏感念劉備的恩情,又遺憾劉備的弱小。

  如果他有一兩萬部曲,就算隻有他一個人來救援徐州,也完全能夠度過這場危難吧。

  哎!

  陶謙命曹豹率徐州軍主力出城與田楷、孔融二人匯合的時候,城裏隻留下了幾千守備的兵馬,可謂是傾巢而出。

  不得不留人啊,曹操奸詐,已經用調虎離山之計偷襲了兩座城池了。

  此人用兵之道真不在昔年的張奐和皇甫規之下,可以與段熲較量一二。可他怎麽連段熲對羌族消滅屠殺式的做法,也學了個十成十。

  我徐州百姓何辜?先受旱災,後遭人禍,人謀不臧,天降鞠凶。白骨黃泥,慘不忍睹啊。

  陶謙對此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已經不求能夠戰勝曹操了,隻要能夠擊退他,還徐州一個安寧就夠了。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如潮水般的敗兵洶湧著湧入郯城,陶謙都絕望了。

  加上援軍的幫助還不能擊敗曹操,徐州還有什麽指望?

  袁術啊袁術,我奉你為盟主,你為何卻不敢出兵相助於我,你莫非連劉備都不如嗎?

  陶謙兩眼無神,空洞洞的嘴唇下意識的自言自語。

  晚上陶謙備下酒宴款待劉備,無詩不言,無禮不立。就算徐州城馬上要被破了,禮數也是不能缺的。

  陶謙舉杯向劉備表示感謝,謝謝他在徐州危難之際敢率兵來援,這個恩情他陶恭祖記下了。隻是如今徐州危在旦夕,就算想要報答他,也隻能到下輩子了。

  田楷和孔融都被亂軍殺散了,劉備隻是帶著劉義遜和曹豹一起逃回了郯城。

  聽著陶謙有氣無力的話,劉備眼眶忍不住發紅,曾經意氣風發、牧守一方的陶謙,現在像是蒼老了十歲。

  “劉備為救徐州百姓而來,豈敢受陶公之謝?何況今日戰敗,這一禮備實在沒有臉麵承受啊!”劉備起身一拜,連連搖頭。

  陶謙也在搖頭,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勝敗已經不重要了。

  曹操經過今日一戰,明日再來圍城,徐州旦夕可破。可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陶謙真後悔,當初主動去招惹曹操。

  沒錯,之前陶謙和下邳人闕宣合兵攻取了泰山郡的華、費二縣以及任城。

  因為他和公孫瓚、袁術是聯盟,約好了一起對抗袁紹和曹操,三個人同時進兵。

  也不知道曹操哪根筋出錯了,好像覺得他陶謙是個軟柿子,於是集中兵力進攻徐州,陶謙當然扛不住了,可是盟友袁術竟然像是沒看到一樣,縮在淮南也不幫忙。

  陶謙心裏那個恨啊,感情你是拿我當槍使啊。你有難了,哥們兒助你,我有難了,你愛搭不理。

  陶謙在心裏罵袁術的娘,管他什麽四世三公的,就罵了,怎麽地。

  本來曹操都因為糧食不夠而退兵了,天殺的張闓居然又把曹孟德他爹給殺了,你娘的。也不知道這個畜生跑到哪兒去了,要是落到我手裏,我非弄死你不可。

  話說那個泰山太守應邵跑得真快,曹嵩剛死,他就溜到袁紹那兒去了。

  陶謙想到這裏,心裏不由歎了口氣,自己是不是也到了該溜的時候了?

  回哪兒呢?投靠袁紹肯定行不通,他倆是盟友啊。

  袁術也是個畜生,公孫瓚離自己太遠了。

  唉,看來隻能回老家丹陽了。怎麽說陶家在丹陽也算的上是望族,回去招兵買馬。

  揚州好像一團亂,趁機在那裏立足也是個不錯的想法,要是運氣好,多拿下幾個郡,袁術你給我等著,老夫一定要報仇。

  規劃好後路的陶謙心裏稍微安寧了一些,我雖然走了,這徐州也不能白白扔給曹操啊。

  陶謙抬眼就看到了劉備,此人儀表軒昂,語言豁達,難得的是敢憑區區幾千人來救援徐州。

  罷了,替他在這天下揚名吧。如果你真的能力出眾,能夠擋住曹操,送你一場富貴又何妨?

  “玄德,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玄德乃漢室宗親,正應該匡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玄德切勿推辭,來日老夫自當陳寫表文,申奏朝廷,由你來擔任這徐州牧。你意下如何?”

  陶謙語出驚人,堂內眾人紛紛色變。

  劉義遜麵無表情,曹豹臉色變得很黑,糜竺喜形於色,陳珪陳登父子二人對視一眼,彼此有些詫異。

  PS:《三國誌》,興平元年,複東征,略定琅邪、東海諸縣。謙恐,欲走歸丹楊。

  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也。瑾少遊京師,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遭母憂,居喪至孝,事繼母恭謹,甚得人子之道。漢末避亂江東。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刺史陶謙舉茂才,不應,謙以為輕己,遂見拘執。昱傾身營救,方以得免。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

  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也。世亂,避難江東,單身窮困,與廣陵衛旌同年相善,俱以種瓜自給,晝勤四體,夜誦經傳。

  張紘字子綱,廣陵人。大將軍何進、太尉硃俊、司空荀爽三府辟為掾,皆稱疾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

  嚴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學,善詩、書、三禮,又好說文。避亂江東,與諸葛瑾、步騭齊友善。

  還有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