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召見
作者:浮生大白m      更新:2021-11-07 20:55      字數:2914
  一個月後,廬州城。

  此時蒙放和常雨早已離去,但他們造成的影響還未消失,在廬州城廣為流傳。

  酒館之中,人聲鼎沸,一名說書人當在台上講道:

  “話說那隱形守護者組織有四大使者,一個月全天鴻書院那場大戰,就是官府在派兵捉拿隱組中的流星使者,流星使者最為出名的就是一手快劍,真的是如天外流星般,了無痕跡,一閃即逝,隻是一劍,圍著她的數十名官兵就紛紛倒地……”

  不過聽著聽著就有人不樂意了,直接一拍桌子:“照你這麽說,這官府中人豈不就是酒囊飯袋!”

  不過也有人反駁道:“若不是酒囊飯袋,怎麽連人都沒有抓住。”

  “這……”那人一時語塞,又立馬說道:“賊人狡猾,官兵一時失手……”

  不過更多的觀眾也喧鬧起來:

  “不愛聽就滾!”

  “快滾,快滾!”

  ……

  竟然惹了眾怒,那人隻好灰溜溜的逃走了,剛踏出大門,他就轉身喊道:“你們在此誹謗朝廷,我一定去告你們。”

  不過是無能狂吠,在場中人誰也沒有在意,而是嚷嚷著讓說書人繼續。

  蓋因這些日子以來,到處都是隱組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的事跡,老百姓對其也頗具好感,擁之者眾。

  說書人繼續往下講,突然間,外邊又傳來一陣嘈雜之聲,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喊道:

  “閃開!駕!快閃開……”

  茶館眾人往外一看,隻見伴隨著呼喊聲,數匹馬匹向這邊駛來,路上的人們紛紛躲避,鬧得是雞飛狗跳,引起一片混亂。

  那馬背之上,為首的是一名身穿藍袍的太監,然後背了一個明黃色的包袱,周圍又有數名兵丁護送,均是麵露焦急之色,以至於在市集之內縱馬狂奔。

  這些全部盡收說書人的眼底,察覺到官兵們前進的方向好像是包拯家的藥廬,他神色一動,急忙收拾了攤子,向觀眾們連聲抱歉,從側門跑出。

  心中默念:要將此事盡快傳遞回去。

  不久之後,廬州城的百姓便知曉了:

  皇上八百裏加急傳召包拯進京。

  ……

  三日之後,汴京城。

  “草民包拯,拜見皇上!”

  趙禎看見包拯前來,臉上露出笑意,急忙道:“不必多禮!”

  包拯起身,道:“不知皇上傳召,所謂何事?”

  趙禎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的道:“包拯,不知道你是否有聽過隱組?”

  “果然!”包拯其實對皇上的召見隱隱有些猜測,沉聲答道:“包拯當日親眼所見,實在是觸目驚心。那日在垂拱大殿之上,那隱組首領林鵬突然出現,恃武逞凶,殺戮諸多禁軍……”

  “啪!”

  舊事重提,趙禎還是不能釋懷,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頗為惱怒的道:“朕有數千皇城司禁軍,竟不能擋之!”

  包拯寬慰道:“皇上息怒,我大宋朝百萬雄師,又何懼區區他一人。”

  “嗯!”此事畢竟已過去多時,趙禎很快收斂了怒氣,道:“不過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他創立的隱組,最近是沸沸揚揚,讓朕如鯁在喉,對此你有什麽看法?”

  包拯思索了一會兒,答道:“林鵬此人武功超絕,得他傳授,隱組中人也個個是武藝非凡,聽聞其麾下還有四大使者,冷月、流星、烈火、妙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曾接觸過隱組四大使者之一的流星使者,其三月之前不過是一個柔弱女子,不過得那人傳授,三月之後,武功已然超越常人,數百官兵竟也拿不下她。”

  “哦,竟有此事!”趙禎聽著,頗為吃驚。

  “確實如此!”包拯繼續道:“還有隱組的一些宣傳口號,例如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等,頗得大宋百姓的擁護。”

  聽包拯這麽一說,趙禎臉上不禁麵露憂慮。

  “皇上不必擔心,那隱組雖然有了一些根基,但不過是我大宋朝沒有注意到他,他潛藏於暗處,敵暗我明罷了。現在他主動現身,正好可以一網打盡。”

  “還有,我觀那隱組隻招收一些身負仇怨、或被官府逼迫、或求助無門之人,想來短時間內已無法壯大。加之皇上如能整頓吏治,勤政愛民,及時糾正一些冤假錯案,自然能獲得百姓的擁護,斷絕隱組的根基。”

  “好。”趙禎聽了龍顏大悅:“我若能使百姓安居樂業,那隱組不過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斷不能長久。”

  “正是如此,皇上。”

  不過趙禎又搖了搖頭,道:“包拯你講的很好,不過這卻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隱組的威脅卻是迫在眉睫。”

  “不知有什麽事?”

  趙禎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折,遞給包拯。

  包拯走上前接過,然後快速將看了一遍,道:“這是當朝卞太尉請罪的奏折,沒想到他竟然如此膽大妄為貪贓枉法!”

  “不光是你,朕也沒想到,更沒讓朕想到的是,那隱組竟然如此了得,將他所做的哪些事全部查了個幹幹淨淨。”

  “卞太尉可是知曉隱組之人要殺他,所以上書自保。”包拯猜測道。

  “你猜的不錯,卞太尉幾日前收到隱組的留書,稱其貪贓弄權,要在七日之後取他項上人頭,而明天就是最後一天。”

  包拯聽了之後,直接問道:“不知太尉現在何處。”

  “朕已親自審理此案,三日後發配嶺南,現將他壓入大牢,並派重兵嚴密看守,絕不能讓他死於隱組的刀下。”

  “陛下找我就是為了此事?”

  “此乃其一,不光光是卞太尉,近月以來,隱組刺殺朝廷官員之事屢有發生,就四品以上的大臣被殺,就多達數起,朝堂之上被搞的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呀。”

  趙禎轉頭看一下包拯:“我找你來的目的,主要是希望你能找到剿滅隱組的巢穴,捉拿其首領林鵬歸案。”

  包拯點了點頭,又向皇上問道:“皇上,那被殺的官員之中,可有無辜?”

  “這……”趙禎有些無奈,最後還是說道:“具是罪有應之人,但朝廷自有法度,豈能容得他人肆意殺伐。”

  “包拯明白,一定竭盡全力,完成皇上的囑托。”

  “好。”

  見包拯答應,趙禎站起身來,走到他麵前,重重的拍了拍包拯肩膀,又從懷中拿出一塊金牌,上書‘如朕親臨’四個大字,道:

  “見此金牌如見朕,朕將他賜予你,並封你為欽差大臣,處理隱組一切事物。”

  包拯雙膝跪下,雙手接過此令牌,道:“包拯必定不辱使命。”

  趙禎又道:“隱組中人武藝高強,朕已命令六扇門總捕頭協助於你,六扇門近日也招收了一些心懷國家的江湖人士,或可為你的助力。”

  “是。”

  見皇上將事情都交代完,包拯直接告退。

  “等等。”

  趙禎似乎又想到什麽,急忙叫住了他。

  “皇上可還有什麽吩咐?”

  “是另外一件事。”趙禎斟酌了一下,道:“上回狸貓換太子一案,已經有了結果。”

  包拯神色微動,一個多月前,林鵬大鬧皇宮,大宋朝顏麵盡失,卻也讓宋朝這龐大的機器徹底開動起來,禁軍大四搜捕之下,林鵬沒有抓到,反而抓到了特意被包拯藏起來的六子,也就是那個被狸貓換走的太子。

  包拯勢孤力微,自然沒有辦法,隻得推卻了皇上冊封的官職,返回老家,現在聽起皇上提起,心中也是頗為觸動。

  “六子和他娘朕已經放走了,現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六次這個人了。”

  “果真如此?”

  “朕金口玉言,豈會有假!”趙禎有些惱怒。

  “皇上仁慈!”包拯連忙躬身道。

  “這件事,朕希望真真正正的結束,你也不要宣揚,誰知道,誰就要死。”

  “是。”

  “其實很多事,朕也是無奈,不得不這麽處理。朕已經派人詳細暗訪過六子的為人,就拿他煮麵來,毫無章法,隨心所欲,這樣的人,朕怎麽可能放心把大宋江山交給他。”

  “朕也答應過他,一定會做一個好皇帝,守護大宋江山,好好善待百姓,不會辜負他的白白犧牲。”

  包拯沉默了一會兒,向趙禎進言道:“包拯鬥膽問皇上一句,如果說六子是一個有大胸襟,大智慧,而且愛民如子,皇上會退位讓賢嗎?”

  沒想到包拯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趙禎幾次想張口,卻最終默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