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局一座明朝時空門
作者:雞飛蛋打之無雙      更新:2021-11-07 07:21      字數:2148
  【抽到獎品:一座明朝時空門!】

  “臥槽,牛逼了,要上天!”

  李燁看著虛擬麵板上顯示的獎品名字,滿臉都是激動的神色。

  作為一個已經平凡了二十多年的屌絲,今天終於時來運轉了。

  一個名為幸運大抽獎係統的金手指,突然砸到了他的頭上。

  這係統抽獎有冷卻時間,每月一次。

  今天是李燁第一次抽獎,沒想到就中了頭彩。

  竟直接抽出了一座明朝世界的時空門!

  “哈,問世間什麽生意最賺錢?當然是兩界貿易!”李燁心中大笑道。

  【請宿主注意,該明末世界存在一定危險性,宿主若要前往該世界,請提前做好防護準備,以免受傷!】

  【請宿主銘記,生命隻有一次,不論在哪個世界,如果死了,那就是真的死了!】

  “有危險?那看來是得好好準備一下了。”

  李燁眨了眨眼睛,他可不敢忽視係統的提醒,不然剛覺醒金手指就掛了,那得多冤啊!

  立刻打開淘寶,先從明朝服裝店裏訂購了一套明末時期鄉紳們穿的衣服。

  然後去福生銀行兌換了兩百個古代一兩的小銀錠。

  自古窮家富路,不管去哪,錢是一定要準備好的。

  好在李燁雖然不是什麽豪富之人,但從事進出口貿易多年,也是小有家底。

  至少這點啟動資金,還是難不倒他的。

  再去防護用品店裏買了一套軟體防彈衣。

  這玩意是由疊層高性能防彈纖維織物構成的。

  相比傳統的鋼板和陶瓷防彈衣,它的防護性能有所下降。

  但勝在輕便,而且可以穿在寬大的明朝服飾裏麵,很是隱蔽。

  又買了兩個電擊棒。

  這是真正的現代防身利器,威力強大,攜帶方便,乃居家旅行必備之物!

  最後去藥店買了噴霧型的雲南白藥以及萬能解毒膏。

  雲南白藥對外傷有奇效。

  萬能解毒膏雖然不是真的萬能,但對大多數常見毒素都有不錯的效果。

  “就這樣吧,時空門是瞬發的,隻要不是碰到根本反應不過來的攻擊,就能及時跑回來。

  而這些裝備已經足夠應付大多數情況了,再攜帶更多的裝備,隻會造成負重過高,產生反效果。”李燁心中暗道。

  ……

  三天後,明朝世界,華陰縣,李家村。

  這是李燁老祖宗們生活的地方。

  想跟明朝玩兩界貿易可不是那麽簡單。

  財帛動人心,沒有足夠的武力作為支撐,賺得越多,死的越快!

  李燁先前做的那些準備,隻能保證他的基本人身安全,但想賺錢就有點天真了。

  他必須先找到一個基礎勢力,然後在這個基礎勢力的保護下,才能去獲取財富。

  可去哪找基礎勢力呢?

  宗族!

  這是古代社會最基礎,也最牢固的組織單位。

  有著血緣聯係的族人們,天然便對彼此存在信任感,能夠更好的進行合作!

  因此李燁就將時空門在明朝世界的第一個錨點,定在了李家村!

  李燁走在李家村的街道上,四下打量著這個可以被稱之為自家祖地的村子。

  簡陋的房屋,饑餓的百姓,肮髒的街道,還有光著屁股到處亂跑的孩子。

  這一切都在述說著一個字,窮!

  李燁對李家村的貧窮並不意外,誰讓這是關隴地區呢。

  關隴大地在秦漢時期曾是天下根基,唐時也為帝都。

  當時關隴外有強關,易守難攻。

  內有沃土,糧草無憂。

  可謂帝王基業!

  但隨著黃河改道,氣候變化,小冰河時期等原因,關隴的戰略地位迅速降低。

  很快就從帝王基業,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此為天災!

  人禍方麵,宋元兩朝且不提,本就先天不足,對關隴基本上是不聞不問。

  明朝立國以後,對關隴還是比較重視的。

  因為關隴雖然已經提供不了多少糧食了,但在國防上還是發揮著重要作用。

  尤其是位於河西走廊東段的涼州路,承擔著東通中原、北聯寧夏、西南連接西寧的任務,

  不僅在明初的邊防布局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便是在明朝中期,邊防戰略轉攻為守後,依然擁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

  但朝廷的重視,並沒有給關隴地區帶來經濟上的騰飛。

  恰恰相反,朝廷對關隴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是執行打壓政策的。

  沒辦法,關隴地形實在是太得天獨厚了。

  為了防禦草原民族,明朝必須在這裏駐紮重兵。

  有了兵馬,若是再讓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起來,那一旦大將有了不臣之心,豈不是天大的禍害?

  唯有讓關隴經濟落後,大軍糧草依靠朝廷從其他省份調撥過來,才能放心啊!

  所以,關隴地區的百姓窮困是有道理的。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不窮才怪!

  隻是明朝打壓關隴兩百年,未來明朝覆滅,也是起於關隴,卻不知這是不是因果循環的定數!

  “後生從何而來?”

  正當李燁放飛思想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他抬頭一看,才發現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默默注視著他。

  “晚輩李燁,見過老丈,不知老丈怎麽稱呼?”李燁連忙行禮道。

  老者和聲笑道:“後生不必多禮,老夫李子昌,便是這李家村的裏長。因從未見過你,所以過來打聲招呼。”

  “裏長?”李燁心中一動。

  明朝鄉村以裏甲製為基層主要行政製度。

  裏甲製創設於洪武十四年,以一百十戶為一裏,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

  按丁糧多寡為先後順序,每年設裏長、甲首各一人,分別負責一裏一甲之事。

  簡而言之,裏長就是一個村子裏納糧最多的大戶。

  但這卻不是他心中微動的理由,他之所以心中微動,是因為他知道,曆代李家村的裏長,都是李家族長!

  “原來是族長,見過族長!”李燁連忙再次行禮道。

  這下卻讓李子昌有些茫然了,說道:“後生這是何意?因何拜我?因何叫我族長?”

  “隻因晚輩曾祖乃是李廣深,晚輩也是李家子弟,此次前來李家村,正是為了認祖歸宗,見到族長怎能不拜!”李燁趕忙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