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夫子廟內撿大漏
作者:張三耶      更新:2021-11-07 05:55      字數:3195
  關軍四人遊玩觀賞、談談笑笑、合影留念,間或讚歎一下建築的宏偉。

  逛到了夫子廟南李香君故居,這裏也是夫子廟美食街,張欣不想走了,薛薇笑話張欣是不是想品嚐夫子廟的美食了,看時間正好也到了中午,幾人決定停下吃飯。

  夫子廟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係和小吃爭奇鬥怪,風味獨具。改革開放以來,市政府對散落民間的風味小吃發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

  夫子廟小吃供應幹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鬱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產生著久遠的吸引力,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

  薛薇熟門熟路,找了家店名叫做蓮湖糕團店的進去坐下,點了一份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一份五色糕團,一份牛肉鍋貼和兩碗牛肉餛飩,關軍聽到薛薇點的這麽少忍不住道”薛薇,多點,咱們人多,這些不夠吃的啊”

  薛薇和張欣笑了起來,張欣打開錢包抽出三張百元鈔票給了服務員,手比劃了個”八”,服務員點頭接過鈔票點了點人數然後離開。

  “你們搞得好像特務接頭似的,搞的什麽暗號啊這是?”

  “給你上一課啊,遊客來這裏呢,可以一店通吃,什麽意思呢,就是你在一家店裏,吃這家店的特色,這家店提供代買服務,給你買來其他的特色小吃,張欣比劃八的意思就是湊齊秦淮八絕”

  “秦淮八絕?好期待哦,都是哪八絕啊?”

  “喝茶喝茶,等一會來了就給你一一解說,莫慌,心急吃不得熱豆腐的噻”薛薇用吳儂軟語跟關軍說。

  不一會傳來一聲悠長的喊聲”六號桌蔣有記鍋貼來了”喊到“來了”的時候特意拉長了音,頗有古裝劇店小二上菜時喊聲的神韻。

  一個青年提食盒來到桌前,打開食盒放下兩盤熱氣騰騰的鍋貼,盤子邊上寫有“蔣有記”三字,待張欣簽收後青年離開了。

  “六號桌龍須糖、唐字臭豆腐來啦”

  “六號桌京城葫蘆王來啦”

  “六號桌黃勤記涼粉來啦”

  “六號桌固城湖蟹黃包來啦”

  “六號桌回味鴨血粉絲湯來啦”

  “六號桌老太疊元宵來啦”

  一時間,餐桌上堆滿了盤盤碗碗、碟子盒子,加上本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五色糕團、牛肉鍋貼和牛肉餛飩,五顏六色,煞是好看,熱氣騰騰、香味撲鼻。

  薛薇一一介紹食物名稱和吃法,那邊張欣拍手道“哎呀,好幸運啊這次終於吃到了老太疊元宵了”

  看關軍不解就解釋道““老太疊元宵”的元宵不是機器壓製或手工揉出來的,而是在籮筐裏一層一層滾出來的。據說他家的元宵每天要製作五六百斤才能滿足市民需求,可見其火爆程度。他們家的元宵有芝麻的、鬆籽的,種類很多。每一顆都是又大又結實,怎麽煮都不會化了,吃起來元宵皮糯糯的,糖心硬硬的,跟超市裏的完全不一樣。不過這家店疊元宵不是你想吃有就有的,它隻有在過年期間才會出現,所以想吃,就得把握好時機。”

  眾人開吃,小吃小吃頗有趣,小口品吃的意思,需要在細嚼慢咽中細細的品嚐和回味才能領略食物的個中三味。

  桂花夾心小元宵香、甜、軟、糯,稠稠的一碗下肚,好溫暖的回味;

  蔣有記的牛肉湯鮮香可口,牛肉酥爛,肥而不膩;

  鍋貼外形美觀,黃而不糊,鹵汁鮮美,口味鮮嫩,爽口不粘。

  龍須糖每個都是粉粉的,吃起來一絲一絲的特別甜;

  京城葫蘆王又大又甜,裹上糖稀格外好吃;

  唐字臭豆腐炸至金黃色,配上辣椒醬、芝麻醬、蒜汁、香菜、小蔥、薑末,吃起來外香脆內酥軟,味道香濃;

  黃勤記涼粉滑滑嫩嫩,加上醋和椒醬,酸酸涼涼的感覺非常爽口;

  固城湖蟹黃包皮薄汁多,湯清不膩,稠而不油、味道鮮美。

  鴨血粉絲湯頭鮮美,粉絲筋道有彈性;鴨腸、鴨血、鴨肝、鴨肫分量十足,和固城湖蟹黃包搭配著吃正好。

  老太疊元宵和本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頗有些打擂台的意思,兩者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都堪稱美味。

  關軍是濟南人,濟南以魯菜為主,魯菜的特點是鹹和鮮,夫子廟的小吃以淮揚菜為主,淮揚菜口味清鮮平和,鹹甜濃淡適中偏甜,南北皆宜。這一頓飯包含了各色小吃,讓味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吃的關軍讚不絕口。

  吃過飯後自然是散步消食,閑逛購物,市場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采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采用”青磚黛瓦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店鋪內文玩字畫古色古香透著文化氣息和旅遊產品的特色。

  女人果然對購物有天然的興趣,張欣興致勃勃的和薛薇走在前頭逛逛看看,進東家出西家,不管買不買都看半天,李群和關軍跟在後頭時間不長就興致缺缺。

  行走間,關軍突然聽到小猴的聲音”關軍關軍,你旁邊店裏有我佛門的寶物玉淨瓶”

  玉淨瓶是《西遊記》中的法寶名稱,觀音菩薩和太上老君都持有玉淨瓶。觀音菩薩的玉淨瓶曾救活人參果樹,而太上老君的羊脂玉淨瓶被兩個童子帶下界給唐僧師徒創造了一係列磨難。

  關軍看旁邊是一家賣古玩的店,金字店名”漱玉齋”,給張欣和薛薇打個招呼拉李群進了漱玉齋,店裏的夥計迎上來問好,關軍裝作遊客的樣子進店觀看貨物,也不說買什麽。

  “玉淨瓶在哪裏”關軍暗暗問小猴。

  “貨架最底層,黑色瓶子外麵畫蓮花的”小猴回答。

  關軍看了幾件貨物,問了價錢,店裏老板殷勤作答,關軍裝作不經意的樣子問老板”貨架底層那個黑色瓶子外麵畫蓮花的是什麽用途,多少錢?”

  老板順關軍手指的方向一看,是個無款無識的黑色陶土瓶,貨架底層本來就是放不太值錢的貨物的,那個陶土瓶已經在店內好長時間無人問津了,古玩行的規矩什麽樣的貨物都要給叫個好名堂,就回答道”應該是珍貴的龍山黑陶,客人您真是有眼光啊,一眼就看出好貨了”蹲身從底層貨架取出陶土瓶放到櫃台上,伸手請關軍把玩觀賞,古玩行講究不能手遞貨物,以免在傳遞交接過程中摔碎了貨物造成糾紛說不清楚。

  關軍拿起陶土瓶入手頗沉,陶土瓶高約二十厘米,圓口、細頸、大肚,手感粗糙、蓮花的繪畫手法也不甚高明,在接近底部處橫寫有八字篆書”佛祖仁愛花開六瓣”,怎麽看都和佛門至寶玉淨瓶搭不上邊,不過小猴既然囑托了無論如何都要買下來。

  關軍心裏麵暗暗好笑這個老板真是能忽悠,戲謔的笑笑讓老板明白自己不是好忽悠的,用開玩笑的口氣問道”這珍貴的龍山黑陶多少錢啊”

  “這黑陶放到博古架上能顯得您特淵博,價錢不貴三千塊錢”

  “龍山黑陶出自哪裏啊”

  “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的城子崖所以叫龍山黑陶”

  關軍把普通話換成濟南方言”老師,看不出您才是真正的知識淵博,知道俺們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的城子崖,俺就是想買個瓶子裝裝門麵給朋友們顯擺顯擺,您可別要價要的太高把俺嚇跑了”

  老師這個稱呼在濟南很普遍,就跟稱呼師傅差不多的意思,跟教師幾乎沒有關係,俺這個自稱也算是山東的地方方言,老板熟悉山東方言一聽關軍的山東口音暗叫不妙,說什麽不好非得說是龍山黑陶啊,得,真正的山東地主來了。”您是山東人啊,得了您哪,貨賣識家,兩千拿走”

  “三張老頭票抬走就不少”(意思是三百元正好)

  “不成不成,我進貨都得小兩千呢”

  “賣出去才是錢,一巴掌賣不賣,不賣我可就走了啊”

  “您這位客人年紀輕輕砍價可是高手,算了,賠錢賣給您吧,就當交個朋友,您再買東西可得還來我這裏啊”

  “隻要您貨真價實,我肯定還來”

  一通討價還價五百塊錢買賣成交,李群和聞訊趕來的張欣、薛薇都樂了,沒看出來關軍討價還價也像模像樣的。

  關軍掏錢付賬,原來的兩千多給了薛薇一千元,這幾天旅遊花了四百多,幸虧今天中午吃飯張欣付了三百,否則說不定都不夠這買黑陶土瓶的五百元了。

  夥計贈送了個木盒子把黑陶土瓶裝在裏麵,木盒子做工一般估計也不值多少錢,用印有漱玉齋字樣的手提袋裝好木盒子,關軍幾人離開漱玉齋。

  “五百塊錢買了個黑不溜丟的陶土瓶子,真不明白你怎麽想的”李群埋怨道。

  “個人愛好,說不定真是龍山黑陶呢,那可就值大錢了”關軍笑嘻嘻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