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計件製
作者:華雄      更新:2020-03-02 04:39      字數:2159
  但是,秦觀的恩愛沒有持續太久。

  “噔噔噔”,隨著外麵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秦觀隻能是匆匆扒拉了幾口,解決了自己的早飯,然後看著外麵的來客。

  孫廠長,居然親自過來了!

  “秦觀啊,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你在咱們廠,算是最耀眼的一塊金子了。”孫廠長進來,就向秦觀說道。

  看著孫廠長後麵跟著的一群廠內的高級幹部,秦觀也隻能謙虛起來:“哪裏哪裏,如果我是金子的話,那咱們廠子,就是試金石啊。各位領導,有何貴幹?”

  “現在,上級給咱們下達了生產新的72式坦克的任務。”孫廠長說道:“而且任命你為坦克的總設計師,現在,這輛坦克的生產任務很緊張,為了能更好地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經過廠裏研究,決定任命你為副廠長,統一協調咱們全廠的資源,以便更好,更快地進行生產,正式的任命,還需要上級的批複,廠裏會有專人負責這件事的。”

  副廠長?

  秦觀這幾天,簡直就是在坐著火箭上升,幾天的工夫,居然就嗖嗖地躥到了副廠長的位置上了。

  秦觀也是驚訝,看看後麵,王副廠長臉上帶著微笑,其他的車間主任,保衛科老劉他們,都是露出微笑,至於是不是笑裏藏刀,那就不知道了。

  秦觀皺了下眉頭,說道:“孫廠長,我已經是咱們新成立的研究所的負責人了,廠子這邊,我還是別擔任什麽職務了,我怕我不能勝任啊!”

  先推辭,這可是官場裏麵的學問,看看曾經的陳橋驛兵變,人家趙匡胤也是反複推辭了好多次,才無奈黃袍加身的。

  秦觀的推辭,讓其餘幾個人都很緊張:“秦觀啊,你有責任心,有能力,為了咱們廠的未來,非你莫屬啊!”

  孫廠長也是一個勁地勸誡,於是,秦觀隻好點頭了:“孫廠長,既然大家這麽熱情,讓我當這個副廠長,那我也隻能是盡力做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廠子裏答應我這個要求,我才能上任。”

  好吧,還有要求?其他的幾個人,在心裏都開始嘀咕了,己方費盡心思往上爬,都看著上頭的位置呢,誰有這麽大的臉,居然還要提要求?

  這個秦觀,還真是不知好歹啊!

  “什麽要求,你說。”孫廠長說道。

  “改革。”秦觀說道:“各位都知道,隨著國家經濟的轉型,咱們這種機械廠,隨時都有被裁掉的可能,為了廠子的發展,那就隻有堅定不移地走改革的道路。”

  改革,是最近到處都在提的一個詞了,而涉及到具體操作,卻還沒有人進行,怎麽改革?

  凡是改革,必然會觸動到一批人的利益,尤其是掌權者的利益,從古至今,凡是提出改革的,都是冒著很大風險的。

  商鞅的改革,讓秦國走上了強大,但是他自己呢?被車裂了。

  秦觀現在提改革,那當然也會冒很大的風險的,孫廠長也知道這裏麵的風險,所以,遲遲拿不出方案了。

  現在,聽到秦觀這麽一說,孫廠長頓時就來精神了:“秦觀,你說說看,怎麽改?”

  “現在,咱們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和不幹一個樣,這根本就無法調動發揮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秦觀說道:“所以,咱們的工人勞動,必須要體現出差異化來,幹的多的,工資高,幹的少的,工資少,不幹的,滾蛋。”

  秦觀一邊說著,一邊看著後麵那些廠領導們,當聽到秦觀這麽說的時候,已經有人在臉上顯出不滿的樣子來了。

  幹的多的,都是沒後台的,在廠子裏任勞任怨,不管有多少工作都得去做,而不幹的,就是有後台的,眼前這些廠領導們的親戚,很多都被安插到了廠子裏,一張報紙,一杯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

  純粹的混日子來了。

  秦觀這麽說,就是要打破他們的鐵飯碗,混日子的人,要麽改變以前的作風,認真勞動,要麽,就滾蛋!

  “這個幹多幹少的標準,又是什麽?”車間主任張向陽,腦子最靈活,率先反應出來:“咱們的標準得統一啊。”

  不同的工作,那勞動強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標準統一的話,那用時間來衡量最合適,對,上班時間,就是幹的多少。

  “在一線車間裏,實行計件製。”秦觀說道:“隻有計件製,才能充分反應出工人的勞動成果來,那些在廠子裏呆一整天,連一條車體焊縫都焊接不完的人,最好立刻滾蛋。”

  其實,十幾年前,曾經實行過計件製,但是後來隨著風暴的衝擊,一切都無法推行了,現在,工人們隻要在工廠裏,不管是幹什麽,磨夠一天,就有一天的工錢。

  秦觀就是在一線生產車間裏上來的,對這種弊端,清清楚楚。

  “那不同的車間,不同的工種,怎麽比較?”張向陽繼續問道:“比如,衝壓車間和焊接車間,怎麽確定他們的數量?”

  張向陽還在提難題。這方法,不好使,還是計時製比較簡單。

  計件製需要一名精通工藝,精通工價預估的管理人員,精準,權威。這是首要條件。

  定工價的那個人,一定要見多識廣,一定要是從一線做起來的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及職業素養的人。學曆再高,理論素養再強,隻要沒有長時間的一線生產操作經驗,都是白搭。

  他還要有一顆精於計算的頭腦,一個人的算計深度要超過企業所有一線工人所能算計的總和。由於這個人相當難找,所以後世很多企業采用計件製問題百出,這就是根源所在。

  “從各個生產車間,尋找最熟練的工人,匯總他們的工作工時,按照工時的比例,來換算計件製的比例。”秦觀說道:“衝壓車間,一個衝壓件,熟練工要三分鍾,焊接車間,一條焊縫,熟練工要五分鍾,那他們的計件製的換算比例,就是五比三。”

  聽到這話,張向陽徹底無語了,這個餿主意,好像還真能行得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