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新一輪戰鬥拉響
作者:研究僧      更新:2021-11-05 15:18      字數:2440
  李世民一腔熱忱為了安定國家社會,安定大唐。

  結果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從頭澆了下來。

  老李的心拔涼拔涼的。

  反了!當真是反了!

  不止是楊廣那個廢物,這連夏桀商紂也配跟朕比嗎?

  國事為重?

  朕,大唐天子,李世民!

  豈是那種貪圖美色,安於享樂之輩?

  李世民的臉色越發的不善。

  王珪讀到了李世民的怒火,心下大喜,這李世民已經被架在火上烤下不來了。

  他更為得意了,不管不顧當即叩首道:“微臣鬥膽懇求陛下三思啊!”

  緊接著朝廷上的百官也紛紛叩首聲援他,連聲呼喊道:“臣等懇請陛下三思呐!”

  “臣等懇請陛下三思呐!”

  “……”

  霎時間群臣都跪在地上,頭深深地貼在地上,看樣子是準備死諫到底了!

  今日之事,李世民不管接受還是不接受他們諫言,他的威望都將大打折扣。

  剛登基沒多久,剛打退突厥,一切還沒塵埃落定,大唐的天子就想貪圖享樂,酒池肉林了。

  隻要把這消息傳出去,李二好不容易聚攏的民心,必將蕩然無存了!

  就算他虛心納諫,他這等行徑也會給大唐的百姓留下不好印象,而他們這些冒死進諫的群臣,必將受萬世矚目!

  至於說殺了他們?

  如此眾怒,李二怎麽可能敢?

  這會讓天下人嗤笑的!

  這波他們已經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必須把握機會!

  先前五姓七望為首的世家子吃了大虧,這波正是找回場子的時候。

  然而,令群臣意外的是——

  明明百官都已經準備冒死進諫,狠狠的刷一大波聲望值。

  可魏征,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三人卻直挺挺的站著,絲毫沒有加入勸諫大軍的意思。

  他們三位與眾不同的舉動,簡直是鶴立雞群,分外突兀。

  勸諫李世民的急先鋒,杜如晦見狀心道不好!

  魏征這個大噴子卻像是睡著了一般,紋絲未動。

  老魏你變了不成?

  之前那個為了規範天子的言行,豁出自己一條性命的魏征去哪兒了?

  之前那個故意把天子最喜愛的鳥兒憋死在衣袖中的魏征去哪兒了?

  此事定有蹊蹺!

  再加上,親密無間的戰友房玄齡,大唐的國舅爺長孫無忌全都無動於衷,這樣反常的表現,杜如晦要是還不能覺察出什麽不對,實在是愧對他的的聲名了。

  這事恐怕另有隱情呐……

  唉!

  杜如晦暗歎一口氣,暗恨自己實在是太心急了,沒有多觀察觀察形勢呐。

  不管這些人的葫蘆裏賣得是什麽藥,王珪心知萬萬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眼見李世民不動聲色,王珪步步緊逼。

  他深吸一口氣,大喝道:“魏征,你身為朝廷的諫議大夫,諷朝政之得失,諫皇帝之功過是你的職責,遇上這等不惜民力昏庸之舉,你不該勸諫嗎?”

  魏征神色淡然,語氣平和,悠然道:“老夫不覺得陛下此舉有什麽錯。”

  “堂堂大唐天子,還不能選秀,修行宮了不成?”

  這事可不能明說,若是讓這些世家子知道是為太上皇準備的,哪能不知道陛下安得什麽心。

  他們可能會坐視兩位皇帝修複隔閡矛盾而無動於衷嗎?

  扯淡!

  世家大族是國家最大的禍患!

  王珪憤然道:“魏征!你個老匹夫難道不知道這是亡國之舉嗎?”

  魏征神色從容,開口爭辯道:“天子領軍,大破突厥,絕了百年邊患,還不能建一座行宮來慶賀如此大殿嗎?”

  “自古以來,天子登基,都應選秀充實後宮,廣播龍脈,方能福澤萬世。”

  “王珪,老夫問你,這究竟有什麽錯呢?”

  論講道理,他魏征會慫?

  他魏征又豈是浪得虛名?若非能夠辯駁得天子無話可說,李世民哪能容忍他的種種無禮舉動呐。

  王珪紅著臉,梗著脖子嚷嚷道:“如今大戰剛剛結束,百姓苦不堪言,民生疲敝,怎麽能做這等勞民傷國的行徑?”

  “拉倒吧。”魏征乜著他,不屑地說道:“如今大唐的國庫充盈,正是搞建設的時候,建座行宮,選個秀算得了什麽?”

  國庫充盈……

  艸!

  王珪的心痛了,那可是李世民這個廝鳥從他們五姓七望的手上敲詐勒索走的血汗錢呐。

  艸!

  王珪一時語塞,隻好轉換思維,衝著李世民說道:“陛下,臣要彈劾諫議大夫魏征,荒廢國事,屍位素餐,置天下黎明蒼生於不顧!”

  一時間,整個朝堂炸鍋了,跟王珪同一陣營的人紛紛出聲彈劾:

  “陛下,臣彈劾大唐宰相房玄齡,屍位素餐!”

  “陛下,臣彈劾大唐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屍位素餐!”

  “……”

  正在群情激憤之時,杜如晦竟是悄咪咪站了起來,退到了一旁,這事情可不能再摻和了,再這樣下去要出大亂子了。

  程咬金銅鈴大的雙眼轉的老快,他已經意識到了事情並不簡單。

  這事情不能摻和了,必須給天子站台了!

  這已經不是修不修行宮,選不選妃的道德問題了,現在已經是皇權跟世家大族的又一次交鋒了。

  陛下要是吃癟,他們這些靠著皇帝起家的人,絕對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的。

  這些個文人傳承千年,最看不起的就是他們這些個泥腿子了。

  如是想著,程咬金嗖得一下跳了起來,慌忙退出戰場。

  有了杜如晦和程咬金的帶頭,跟著李世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天策舊人,接二連三站起身來,錯開走到了一旁。

  杜如晦和程咬金等人的小動作,王珪全都看在眼裏,飯要一口一口吃,這次就先放過他們這些人。

  更何況,他們一口也吃不下這麽多手握實權的重臣呐。

  他們今天就要站在道義的製高點,製裁李二和他的這些個左膀右臂!

  麵對如此架勢,魏征等人可不會慫。

  房玄齡當即跪在地上,義正言辭道:“臣,房玄齡,懇求陛下,舉行盛典以賀大破突厥,福澤百年!”

  魏征和長孫無忌齊刷刷跪在地上,不約而同開口道:“臣附議!”

  果然,此中另有內情,陛下定是有什麽謀劃!

  杜如晦和程咬金這些政治嗅覺敏銳的文臣武將也紛紛跪在地下大吼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見此情形,王珪哪能沒意識到了事情並不簡單,但阻止天子耗費民力,鋪張浪費,這絕對是政治正確,決計不會虧的。

  更何況,李世民這個小兒已經露出了獠牙,若是不能抓住一切機會,奮起反抗。

  要是被李二這廝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趕出朝堂,那麽他們幾代人的辛苦努力都要白費了。

  不到最後時刻,決計不能認慫反抗,必須盡可能多維護一些他們的利益。

  清河崔氏在長安的力量已經倒了,正是他們太原王氏重新執牛耳的時候!

  所以,必須一條道走到黑,富貴險中求。

  一時間,整個朝堂分成兩派,以五姓七望為首的世家子與李世民的秦王黨,針鋒相對,勢成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