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你們不要命啦?
作者:研究僧      更新:2021-11-05 15:17      字數:2611
  秦淵的話就差明說裴寂就是串聯突厥的賣國賊了。

  難怪他會覺得裴寂死有餘辜。

  這樣足不出戶的人,到底是從什麽渠道得知這些消息的?

  推斷出裴寂的真相也就罷了,怎麽連這種宮中趣事秘聞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秦淵是在講故事忽悠他們呢,胡亂編造一些有的沒的。

  但他們要麽就是當今天子,要麽就是朝廷重臣,各個都是從大堂立國時代走來的。

  這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秦淵所說的內幕是半點都不差,太上皇的確就是這麽親切的稱呼魏國公裴寂的。

  這樣的話從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郎嘴裏說出來,屬實有些駭人聽聞。

  莫非他在宮中有什麽暗線?

  不可能,若是他在宮裏有暗線,早就知道了在座的諸位的身份了,哪一塊喝酒吃飯,談笑風生呢?

  當然,李世民的主要的目的不在於這個……

  “既然如此,那好兒子,你說陛下這不聲不響地就把裴寂罷官免職,會不會導致太上皇對陛下心生不滿,好歹是當初太上皇時代最受信任的人呐。”

  “如今太上皇還健在,天子就將如此重臣免官,或許會加深太上皇和陛下父子之間的隔閡?”

  “再加上朝野之中這麽多人都看著,陛下這麽做,豈不要給別人留下一個無情,不孝的話柄?”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長孫無忌、魏征和房玄齡也都紛紛放下筷子。

  他們當然明白李世民為什麽突然之間又提到這事,也確實是心中顧念著父子之情啊。

  雖然現在李淵已經退位了,但觸怒了他,以至於落得個父子相殘的局麵,實在是不妥啊。

  到底是生他養他的父親,李世民又如何能狠下心來跟他鬥呢?

  要不太子和齊王咄咄逼人,李世民也不會兵行險著了。

  看著李世民期待詢問的目光,秦淵臉色一黑:“我說老頭子,你當官了尾巴翹到天上去了啊?這樣的事情你都敢議論?”

  “你是不是嫌命太長了,要是脖子上那顆腦袋擺的太累,可以先放我府上,免得你整日一副迫不及待要把命給別人的模樣。”

  “最後還連累我和孫姨娘。”

  秦淵搖了搖頭。

  長孫無忌等人聽了都是強忍著,在心中發笑。

  尼瑪,這事兒就是當今天子自己幹得,還怕個錘子?

  不過就算心裏是這樣子想得,長孫無忌也不敢說出來,隻得助攻勸道:“冠軍侯,你就別怕這爬那的了,這裏就我們幾個,都是自己人,天知地知,絕對不會有外人知道的。”

  房玄齡也是從旁輔助道:“小郎君你放心,我們也全當故事聽聽,算是解一解心中的疑惑,別的天子家事,我們還能幹預不成?”

  秦淵扶額。

  “真是不要命了,你們這一個個雖然在朝廷裏之事個不入流的小官,但好歹是官啊,禍從口出的道理曉得不?”

  “記住啊,這些東西必須給我爛肚子裏。”

  “我就好好給你們講一講陛下此舉的深意。”

  李世民等人當即一臉期待的看著他。

  深意?

  什麽深意,朕自己都有些不大清楚。

  秦淵歡樂個別的姿勢靠在椅背上,緩緩開口給眾人解答起來。

  “裴寂一聲不響,不清不楚就被免官遣退,這肯定是會加深陛下和太上皇之間的隔閡的。”

  李世民頓時一驚,同時不由地皺起眉頭,他就擔心這一點,到底李淵還是他爹啊。

  但旋即就聽到了秦淵接下的話語。

  “不過也就是加深而已,問題不大,不會太嚴重,橫豎陛下和太上皇原本就有巨大的隔閡,也不在乎這點了。”

  “要知道,裴寂去做什麽,太上皇門清的很,突厥為什麽這時候來,他更是清楚。”

  “天子頂著巨大的壓力,直接將貶黜裴寂,實在是顧全了太上皇的顏麵啊。”

  “太上皇又不傻,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李世民聽得是連連點頭。

  其實這些關節,他自己也曾思量考慮過,但怎麽也沒有秦淵所說的這樣清楚明白。

  而且考慮的也沒有秦淵這樣透徹。

  因此經過這一麽點提點,他就有些明了了。

  裴寂跟李淵的關係如此親密,裴寂膽敢冒著株連九族的風險,親自去說服突厥可汗來奇襲長安。

  足可見二人的深情厚誼。

  李世民剛剛登基,朝局還未安定,突厥人就忽然神兵天降,政局動蕩,最大的獲利者就是幽局在大安宮中的太上皇。

  興許先前是他心灰意懶自願退位,但時過境遷,被人軟禁的太上皇和手握大權的天子,到底是天壤之別。

  他又萌生了複辟的念頭,也的確情有可原。

  如果還把裴寂留在長安的話,冷不丁地在李世民背後放放冷槍,折騰起什麽亂子,那到時候就是父子兵戎相見了。

  秦淵喝了杯酒,又繼續說道:“所以啊,不管麵對多大的阻力裴寂都絕對不能留在長安了。”

  秦淵酒喝得多了,有點上頭,也開始肆無忌憚起來:“除了裴寂也就剪除了太上皇最堅實的羽翼……”

  越聽秦淵的話,李世民的呼吸越發的急促起來。

  他的胸膛不住的起伏,放在桌子下麵的手,不自覺的顫抖起來,顯然心緒 很不平靜。

  當年兄弟相殘,禍起蕭牆,已經讓他痛心疾首了。

  再是父子相殘,如此局麵,他無法接受。

  李世民反複深呼吸幾次,壓了浪潮翻湧的心緒:“兒子,事情真的嚴重到了你說得這個地步?”

  “太上皇畢竟已經退位下來了,居住在大安宮裏,寸步不出,不應該是這樣子不死不休的局麵吧?”

  秦淵擺擺手:“確實不會,當今天子勵精圖治,又大破突厥,一時聲望無倆。”

  “太上皇畢竟是已經退位了,想要重登大寶,很難。”

  “所以當今天子把裴寂免職,就是為了絕了太上皇心中念想,哪怕是一點點火苗。”

  “也隻有這樣做,才是保全當今天子父子二人,父慈子孝的最根本手段。”

  “永遠斷絕父子兵戎相見的可能,就是對太上皇最好的保護,也是對老人家最大的孝心。”

  “這就是當今天子心中所思所慮之深遠,不知道你們明白了沒有?”

  李世民現在是滿腦子一團漿糊,他腦子裏的想法完完全全被秦淵大亂了。

  說實話,他是真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層孝心在裏麵。

  流放裴寂,隻是因為他居然敢串聯突厥奇襲長安,本來應該株連九族。

  但是實在沒有半點證據。

  再加上他跟自己的老爹關係實在是太好了。

  如此行徑,既寒了老爹的心,也寒了天下士人的心呐。

  隻得頂著巨大的壓力,治他個頂撞聖駕的大不敬之罪。

  沒想到誤打誤撞之下,居然做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斷。

  這事情自己的父親李淵肯定摻和在裏麵。

  雖然他現在軟禁在大安宮,但他可不是個好相處的讓。

  他從當年區區一個太原留守,拚搏奮鬥打下了偌大一個大唐帝國,他要是沒本事,憑什麽折服這麽多文臣武將?

  說出去誰信啊。

  所以一旦他有了機會,搞不好真能折騰到他跟李世民兩軍對壘,宮廷政變的局麵。

  李世民自己當年已經因為形勢被迫自保,殺了太子和齊王,現在再讓他跟自己老爹打個你死我的,他還真的做不出來。

  說到底,他還沒有那麽心狠手辣毫無底線。

  這也是他和裴寂最大的不同。

  秦淵說得很對,裴寂這人早就不該留在長安之中了,最好永遠都別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