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作者:研究僧      更新:2021-11-05 15:16      字數:2355
  長安城中,一處碩大的富麗堂皇的莊園中。

  那七個精神矍鑠,紅光滿麵的老頭又聚在一起,端著茶杯品茶。

  坐在堂首的崔姓老者率先開口說道:“想必諸位也都聽說了,突厥人的三十萬大軍已然到了涇州。”

  “那是自然。”眾人應道。

  崔老喝了口茶,又說道:“不知諸位有何想法,都說來聽聽便是。”

  話音剛落,王老立即說道:“突厥人乃外辱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吾等應該早做準備。”

  另一個老者見到王老如此小心謹慎的模樣,立即啐道:“王老,你我都是半截身子埋進棺材的人了,怎麽可如此膽怯?”

  老者笑道,語中滿含嘲諷:“尉遲恭,大家也都熟悉,尉遲恭之勇,何人可擋?區區突厥三十萬人馬還想掠過涇州不成?”

  “盧老此言差矣。”王老出聲駁斥,他和盧老素來不對付:“尉遲恭勇則勇矣,突厥人也不是軟柿子,當年雁門一役,老夫曆曆在目啊,還應早做準備才是。”

  其餘人附和道:“王老所言有禮。”

  盧老吃癟冷哼一聲,不在言語。

  堂首的崔老朗聲道:“尉遲恭的手中畢竟有十萬人,沙場宿將,豈是楊廣那等小兒可比?更何況長安還有5萬兵馬,應當不會有失。”

  盧老聽見有人站台,立即說道:“崔老所言甚是,更何況,涇陽乃重鎮,易守難攻,突厥小兒斷不足慮!”

  見眾人起了分歧,爭執不下,另一位崔老說道:“不如這樣,我等通知下去,早做準備,一旦事情有變,即刻遷出長安,如何?”

  “此法甚好……”

  ……

  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君臣三人辭別秦淵後,便火急火燎趕回宮中。

  他們需要回去召集群臣議事,早做準備。

  所有的一切都正如秦淵所預料的一般發展,他們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準備了。

  誰想君臣三人剛到皇宮,噩耗就傳來了。

  長孫無忌跌跌撞撞地奔了進來高呼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

  李世民見著長孫無忌儀態大失,喝道:“輔機出了什麽事情?你堂堂吏部尚書,怎可如此作態!”

  長孫無忌也顧不上行禮,喊道:“微臣總算找到陛下了,剛收到的八百裏加急,突厥人已經到了涇陽了,距離長安不足40裏了!”

  李世民氣定神閑,優哉遊哉的說道:“慌什麽,不過是突厥人到了長安而已。”

  杜如晦和房玄齡吸了口涼氣。

  嘶!

  突厥人來得好快。

  李世民這幅平靜的模樣,讓長孫無忌有些發愣,又說了遍:“陛下,突厥人的三十萬大軍距離長安不到40裏地了……”

  李世民仍舊古波不驚的說道:“朕知道了。”

  長孫無忌傻眼了!

  皇帝今兒個怎麽這麽淡定?好像早就知道突厥人要來了一般。

  長孫無忌又試探道:“陛下,長安兵馬不足五萬,不可與突厥爭鋒,讓羽林衛護送出京……”

  李世民一抬手,打斷了長孫無忌的話。

  李世民這幅氣定神閑,胸有成竹的模樣,實在詭異,難道是天子暗中調兵了不成。

  長孫無忌又悄悄看了下,天子身旁的房玄齡和杜如晦。

  這兩人麵無表情,實在難以琢磨。

  難道是教突厥人嚇傻了?

  不可能啊,他們共事多年,深知對方秉性,斷不會被區區突厥嚇傻的。

  真的是奇了怪了……

  長孫無忌定了定神,問道:“陛下,可是有了退敵的辦法?”

  李世民微微一笑,隻是讓長孫無忌召集群臣議事,顯然是胸中早就有了決議。

  這皇帝是在賣什麽關子?

  長孫無忌很是奇怪,他追隨李世民數十載,哪用得著這個樣子?

  為今之計還是應該離京啊,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突厥這三十萬大軍就在長安城邊,如何能行?

  未幾,大唐的文武百官都趕到了太極宮。

  此時的群臣一肚子疑竇,早朝都已經過去了,怎麽下午又把大家全都召集過來,到底出什麽事了?

  不等太監的嗓音在殿中響起,李世民便急匆匆步入了朝堂。

  眾臣臉色肅然,皇帝如此行徑,定是有什麽大事發生。

  眾臣正準備行禮。

  可隨即,李世民的聲音忽然響起:“免了,軍情緊急,大事要緊。”

  群臣動作一僵,心中一顫,軍情緊急?難道突厥人來了?

  自突厥起兵的消息傳來,不到半月,突厥人怎麽可能到了長安?

  霎時間,整個太極殿,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邁出一步說道:“陛下,突厥大軍已經突破了尉遲恭的防線,抵近長安!”

  長孫無忌的話音剛落,群臣嘩然。

  突厥人這就到長安了?

  這還怎麽得了!

  工部尚書閻立德立即開口說道:“陛下,突厥人有三十萬大軍,而我長安守軍堪堪五萬人,吾等當避其鋒芒才是!”

  “避其鋒芒?”李世民冰冷的聲音突然響起,臉色陰沉。

  原本有些嘩然的朝廷,瞬間安靜下來。

  群臣一個個直起背像根標槍一樣,壓根就不敢大口喘氣。

  李世民看著滿朝文武,一臉的冷漠,濃鬱的帝王之氣讓空氣凝固。

  很顯然,逃這個答案,李世民很不滿意。

  倏地,太極殿,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咬咬牙,邁出一步,說道:“陛下!突厥攜大勝之威進犯長安,此時實在不是與其交戰的法子啊!”

  長孫無忌撲通一下跪到地上:“臣冒死,懇請陛下暫時離京,避其鋒芒!”

  群臣亦紛紛跪倒地上,說道:“臣等懇求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離京暫避!”

  站在武將之列的程咬金也跳了出來說道:“陛下,臣願領兵三萬駐守長安,人在城在,至死方休!”

  一見這架勢,牛進達、柴紹等人紛紛請命留守長安。

  看著下麵的嘈雜景象,李世民冷哼一聲。

  危險?

  他,李世民何曾懼怕過危險。

  領兵三千就敢去救援被五十萬突厥大軍圍困的楊廣!

  帶著十餘名精騎在萬眾敵營中救出李淵,大破敵軍!

  玄武門之時那更是在刀尖上跳舞,李世民仍毅然決然,帶著尉遲恭,秦叔寶,長孫無忌等人孤身入宮。

  這是何等的膽魄?

  即便沒有秦淵,他,李世民也絕對不會棄城而走的。

  李世民冷哼一聲,寒聲道:“長安乃大唐國都,朕乃大唐天子,豈可離去?”

  “陛下,臣長孫無忌,跟隨您也有二十載。”

  “臣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國家百姓為重!”

  咚!

  旋即,整個腦袋重重磕在地上。

  等他抬起時,頭上已有斑駁的血汙。

  看著長孫無忌的樣子,李世民怒道:“輔機,你給朕記住!”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離京之事,莫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