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魏征你變了
作者:研究僧      更新:2021-11-05 15:16      字數:2150
  什麽?

  長孫無忌看著龍椅上麵色難看的李世民,有些訝異。

  召集群臣不是為了商議突厥人犯邊的事情麽?

  怎麽會不告訴群臣,自有安排呢?

  皇帝的葫蘆裏究竟在賣什麽藥?

  難道?

  長孫無忌猛地想起那個一襲白袍的“少年秦王”。

  莫非是他?

  長孫無忌猛地一個激靈。

  這是要給他鋪路不成?

  安排好征兵和糧草的問題,李世民便鐵青著臉走了,他對百官很是失望。

  居然沒有一個人洞察到這是個消滅突厥有生力量的大好機會,大家隻想著退敵就好。

  唉,李世民失望極了。

  百官看著李世民鐵青著臉離去,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天子在氣些什麽。

  群臣倍感古怪。

  散會後。

  杜如晦按捺不住好奇,偷偷找到魏征道:“老魏啊。”

  魏征點頭回答道:“杜相何事?”

  杜如晦暗示道:“陛下最近似乎很少在宮內啊。”

  這是想要提醒魏征,你該出來進諫規範天子行為了。

  杜如晦這群文官,一個比一個精,他們不敢觸怒李世民,更不敢直言勸諫說李世民荒廢政務,有愧於社稷,隻好利用魏征這個不怕死的鐵頭娃了。

  魏征道:“是又如何?”

  魏征這個大噴子的反應有些反常。

  杜如晦又說得明了些:“魏大夫,你身為禦史台的三品諫議大夫,勸諫聖人,體察國事,可是你份內的事情,義不容辭。”

  魏征深以為然的點頭,很讚同杜如晦的話,他看著杜如晦說道:“然後呢?”

  杜如晦:“……”

  他已經相當明了了,這魏征怎麽回事?在牢裏關了幾個月性格大變了不成?

  杜如晦長長的歎了口氣,故作失望的說道:“魏征你變了,再也不是我認識的那個剛正不阿的魏征了。”

  杜如晦語勢一轉逼問道:“魏征你可還記得,”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先學;”

  “為萬世重開太平!”

  魏征點點頭,淡淡的道:“老夫當然記得。”

  “不過老夫還有今天還有一句話教你,杜相可願聽聽?好讓你知道老夫生平的誌向!”

  杜如晦啞然道:“什麽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杜如晦渾身一震,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魏征,他現在隻覺得頭皮發麻。

  這話居然從魏征嘴裏說出來?

  好裝逼的兩句話!

  杜如晦震驚了,他難以置信的看著魏征,實在想不明白,剛正不阿的魏征,到底憑什麽說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話語的。

  如果說四立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的話。

  這句話,簡直將讀書人的誌向和操守,全都抖落了出來了啊!

  杜如晦咂摸咂摸嘴,眼裏放著精光,暗自腹誹道:這話不錯,我杜如晦笑納了!

  魏征冷笑道:“杜相,你覺得這話是老夫說得嗎?”

  杜如晦笑容凝固了,眼中的精光也有些暗淡了下去,陰著臉。

  不是你說得?那你裝什麽逼啊!

  唰!

  杜如晦倏地一抖問道:“可是聖明天子的至理名言?”

  最近天子長進不小,不容小覷。

  他正準備措辭準備狠狠吹噓一波李世民。

  話還沒出口。

  魏征道:“這是市井之中,有人教陛下的。”

  我艸?

  杜如晦倒吸涼氣,民間帝師?這什麽情況?

  先是畝產幾十石土豆的農神。

  緊接著又是四立之言。

  這四立之言不會也是他說的吧?

  這特麽什麽情況啊!給他整蒙圈了。

  魏征笑著道:“所以啊,你說老婦為什麽要勸諫陛下不要再民間往來呢?”

  這下子,杜如晦徹底沒了話說,激情之情,溢於言表,迫不及待的追問道:“那人是誰?”

  魏征笑嗬嗬的道:“下次跟著陛下出去,不就知道了?說不定不止能學到幾句像這樣的震撼人心的話,還能增長見聞。”

  杜如晦竟覺得魏征開竅了。

  此話……在理啊!

  下回得跟著陛下出去,見見這隱藏在市井中的大賢。

  ……

  涇州。

  尉遲恭收到了朔方被突厥大軍圍困的消息整軍待發。

  尉遲恭本欲領軍北上救援朔方,卻是收到了李世民的密函。

  他乃乃的,陛下竟覺得俺尉遲恭攔不住突厥人?

  竟是要俺分兵滯緩突厥人的腳步?

  陛下當真瞧不起俺尉遲敬德!

  區區三十萬人馬,老子還沒放在眼裏呢。

  “來人,傳令全軍,即刻北上!”心高氣傲的尉遲恭哪接受得了李世民這樣的命令?

  是以立即全軍開拔北上迎擊突厥,他要大破突厥,以壯聲勢!

  ……

  靈州,大都督府。

  李靖正坐在案前,仔細讀著李世民的密函。

  李靖的眉頭緊鎖,陷入深思。

  去年三月,李靖在靈州剛剛大破突厥,斬首五萬餘級。

  沒想到突厥人又趁著權力交接的時候,集結了草原十二部的三十萬人馬,自涇州南下了。

  李靖作為大唐第一名將,一代軍神,很清楚突厥人的目標是長安。

  但他的二十萬人馬在靈州駐防,遠水解不了近渴。

  唯一的辦法,就是他領軍去威脅突厥後路,逼迫突厥人撤軍。

  可這樣的話,一旦長安有失,他李靖定將是千古罪人。

  正當他猶豫不決時,天子的密函到了。

  李世民的命令很簡單,就兩句話。

  全殲突厥三十萬人馬。

  讓他領軍布防切斷突厥人的退路,縮小包圍圈,同時涇州的尉遲恭也歸他節製。

  李靖起初以為李世民是要他領軍做出威脅突厥後路的舉動,再重兵布防長安嚴陣以待,逼退突厥。

  他萬萬沒想到,天子竟有如此膽量!

  居然想得是全殲突厥三十萬人馬!

  一旦後路被斷,歸去無望的突厥人,極有可能鋌而走險,猛攻長安魚死網破。

  長安如果失守,那對大唐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李世民終究登基時間尚短,根基不穩啊。

  可惜李靖並不知道李世民並不準備龜縮在長安防守突厥,他要親自領軍去渭水河邊駐紮,防止突厥流竄到大唐的腹地……

  天子的命令已經來了,李靖當機立斷留下侯君集防守靈州,自己親自領著大軍開拔迂回包抄,切斷突厥人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