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呈丹
作者:八寶飯      更新:2022-02-02 19:04      字數:2205
  手持文書進入丹論宗山門,剛一進去,就有宗門執事弟子詢問:“客人何事?”

  吳升揚了揚手中的白絹,那執事弟子見了,點點頭:“左轉,二門,上高台。”

  吳升正要旁敲側擊打聽一下所謂“呈丹”是什麽意思,後麵急衝衝進來一位楚國貴人:“快,請見大高師!”

  那執事弟子連忙迎上:“士師,不知何事?”

  那人道:“急事,快快快!”

  執事弟子不敢再問,連忙引著他從另一個方向去遠了。

  吳升回頭看去,見那人身著朱紅緇衣,此為楚大夫官服,也不知他有何急事,連官服都沒有更換就趕來了,依稀間似乎見過?

  士師?

  琢磨片刻,猛然想起來,自己在雷公山時,和班車聯手救人,當時站在木道人洞府前的兩名楚將,班車曾介紹說其中那個素袍玉帶者,名孫介子的,可不就是郢都士師?

  當時隔得遠,看不真切,但別說,似乎還真有點相似。

  雖說孫介子並沒有見過自己,在他跟前不怕露麵,但心裏還是感到了幾分壓力,吳升不敢再於門前耽擱, 加快腳步, 左轉入二門,沿著一條林間石徑往前, 又穿過一道半月門,眼前就見到一座五尺高台。

  高台上已經趺坐了二、三十人,正聽一位麵相五、六十的長者說法,還有數名弟子立於台下恭候。

  吳升這一露頭, 幾十雙眼睛刷的一下掃了過來, 看得吳升呼吸為之一滯,掩麵欲走,卻來不及了。

  那長者於高台上喝問:“來者何人?”

  吳升隻得低頭回答:“鬆陽丹師伍勝,受王令呈丹, 不慎走錯了路途, 恕罪!”一邊說一邊往後退,準備退出月門開溜。

  那長者卻道:“你沒走錯,便是這裏。。何故來遲?”

  吳升搞不清狀況,硬著頭皮道:“鬆陽縣路遠……”他本來想說路上耽擱了, 忽然不知該怎麽說,因為他確實沒聽說過楚國鬆陽縣在什麽地方,也沒來得及詢問, 萬一很近怎麽辦?

  那長者皺眉斥道:“道路隨遠, 王令卻早,留夠了時日的!再者,橐皋、陵陽、居巢、昭關諸縣, 哪處比你近了?”

  吳升唯唯, 不敢反駁, 低頭認栽。

  那長者道:“上台,將你煉製的丹藥呈來。”

  吳升心說話原來是這麽呈啊?這是呈上去幹什麽?小步登階中,心裏反複思量, 是拿原主的靈丹呈上, 還是用自己的?

  時間緊迫, 無暇判斷, 很快就來到長者近前,他還是將原主身上的烏參丸和靜寧丹呈了上去,先老老實實的吧,別自作聰明鬧出幺蛾子。

  抬頭看了看眼前的長者, 無法確認對方是不是大丹師桑田無,便道:“請前輩驗丹。”

  下方有趺坐聽法之人插話:“此乃三高師。”

  吳升依然不知“三高師”是什麽意思,不過倒也確認了,此人不是大丹師桑田無,不由一陣失望:“是,拜見三高師。”

  長者將兩瓶靈丹攤於掌心,隻看了一眼便丟到一旁,斥道:“這就是你煉的丹?蠢材!蠢材啊!這是丹嗎?這是穢物,烘幹了的穢物!”

  罵完吳升,他又向台上趺坐眾人道:“難怪鳩茲戰事艱難, 士族傷亡慘重,你們這些丹師, 都是如此煉丹的嗎?以此劣丹支應軍前,仗還能打得好?”

  指了指最後一排向吳升道:“入座!”

  吳升低著頭一臉懵圈的坐到最後,繼續聽這位三高師訓斥:“王上英明, 故此下令,讓爾等上古龍山聽法學丹,爾等呈獻之丹我已盡知, 以三月為期,若是不能提升品次,至少達到一等,就別想過我這一關,今後司空府行文各縣,爾等所煉之丹,絕不許采買,都聽清楚了?”

  眾人皆垂頭喪氣,齊聲應是。提升靈丹的等級,談何容易,而且限期三個月,三個月後做不到,就會砸了飯碗,到時候該怎麽辦?在座中人自問,至少一大半人感到絕望。

  吳升倒不存在這個問題,反而豎著耳朵聽得很用心,這位三高師今日講的,是最基礎的東西,也就是如何區分判斷丹品。想來他是對在座的人失望到了極點,這才從最基本的常識重新普及,卻便宜了吳升。

  不小心入了這一行,吳升可謂不折不扣的野路子,對丹品的區分,隻有最粗淺的上品、中品和下品,三高師普及這種理論基礎課,正好對了他的路子,因此聽得津津有味。

  直到今日,吳升才知,靈丹在三品之中,又各自分為三等,而同樣一種靈丹煉製出來後,通過哪些特征分列哪一等,三高師都逐一做了講述。

  吳升據此對自己所煉的靈丹一一對照,很欣慰的發現,基本上都是一等,當然也有二等或者三等,但那是丹方的緣故,再加上自己刻意為之。

  比如冬筍丹,好吧,現在叫做生骨丹,生骨丹一號、二號,就分別對應二等和三等。生骨丹一號之所以是二等,是因為丹方先天所限,這種靈丹永遠成不了一等,減了靈材之後的生骨丹二號,那就是三等。

  同時,三高師在講解等次的過程中,還旁征博引、東拉西扯,也讓吳升搞清楚了這次呈丹的原委和三高師本人的身份。

  一切的根源還是鳩茲大戰,仗打得太久,楚軍在靈丹的供應上出現了明顯問題,大量三等、甚至不入流的劣丹充斥軍營,惹得軍中士卒怨聲載道。

  因此,令尹屈完上書楚王,召集這次為楚軍煉丹的楚國東部各縣丹師至郢都,入丹論宗提高丹術。有的縣來三、四人,有的縣隻有一人,都由本縣舉薦,齊聚於此。

  丹術可是一位丹師乃至一派丹宗的立身之基,願意為蠢笨的東部丹師們傳授丹術,大丹師桑田無是真的傾力為楚國著想了,由此也可知丹論宗與楚國上層的聯係有多麽緊密。

  而負責教授的,便是這位三高師。三高師就是丹論宗第三位高師,名景悅,是大丹師桑田無的第三位入室弟子,乃煉神境丹修,他的兩位師兄被稱為大高師和次高師。

  雖然聽上去三高師景悅似乎還沒入資深煉神境,但他今天所講的東西還是讓吳升深感佩服的,可謂收獲滿滿。

  因此,講授完畢時,吳升恭恭敬敬拜倒,和其他各縣的“蠢材”們一起,大聲致謝——不管別人怎麽想,至少他是誠心誠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