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她是前朝公主
作者:一尾遊魚      更新:2021-10-27 20:30      字數:2099
  安浩林這人的性子非常擰巴,若要他去做一件事情,定然要將事情完美的辦完,才能安心的離開。

  雖然接替他的人已經選好,並且絕對能在小沅之前就位,但想讓他快些回京,他的話是沒有用的。

  沈禦想著安浩林那個家夥,視線便忍不住的落到了小沅的身上。

  小沅臉上的表情,在沈禦那話過後,已經變得溫和許多,並且帶了一絲藏不住的笑意。

  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卻始終無法坦白,一時之間也不知道他們和自己之間,到底誰更慘一些。

  看了看站在字跡身旁的宋瑾,沈禦心中有些酸澀,挽著她的胳膊,對她說:“讓她自己歇一會兒吧。”

  宋瑾點點頭,跟著沈禦,到了隔壁的房間。

  剛到地方,宋瑾也沒和沈禦寒暄什麽,直接詢問:“小沅到底是怎麽回事?”

  小沅啊,沈禦順著宋瑾這話,想到了他們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他二人也認識了挺久,第一次見她的時候,還是個剛到膝蓋的小丫頭。

  白白胖胖,卻蒼白著一張臉,因為經曆的事情比較可怕,當時人發著高燒,差些變成了傻子。

  沈禦先前和宋瑾說的是,她這人身份比較特殊,所以一開口,便直接說明了這一點:“她是前朝皇帝最小的女兒。”

  小沅本名叫沅湘儀,是前朝最小的公主。

  當初先帝破城門,火燒皇宮的時候,她因為母妃不得寵,隨之去了道觀,苟活了下來。

  光是她這個身份,便成了沈禦手中,關於她的,最大的把柄。

  這件事若是說出去,她絕對會死在自己的前麵。

  畢竟當今皇上,對前朝遺脈稱得上是深惡痛絕。

  沈禦那段時間人在邊疆,對京城發生的那些事情也是一知半解,不過皇上的想法,也不難猜。

  皇上是撿了同胞兄弟的便宜,在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登基上位。

  但就算當了皇帝,對於那些人,也不敢動手。

  畢竟他們身邊有不少支持的人,而且兵權財力一個不缺。

  若不是互相牽製,想著先送上去一個頂鍋的人,哪還有現在的皇上。

  真正怨恨的對象不好招惹,皇上便將自己的怒火發泄到了在當時很軟弱無能的前朝皇族身上。

  沒人會站出來幫他們說話,也沒人會埋怨皇上做事凶殘。

  畢竟他們全都是感受過昏君的惡行的人,見皇上這般行事,也隻會拍案叫好。

  多好的一個選擇?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宣泄口了。

  隻是可惜了那些刀下亡魂。

  這麽多年過去,雖說那些當年對皇位虎視眈眈的王爺死的死,殘的殘,但皇上對前朝的針對,從未終止。

  大概是從最開始的隻能如此,到現在,已經養成了習慣。

  因為幾次清繳死了不少人,所以便是原本消息不太靈通,上一世最初隻圍著祁承玉打轉得宋瑾,也清楚皇上和前朝血脈的那些破事。

  也是如此,宋瑾才沒有在這件事上深究。

  畢竟身份確實不太好背叛,把柄太大。

  再加上這一次小沅雖說有些隱瞞,但做的卻是對攬山閣沒有任何影響的事情,隻是在折騰自己一人而已,這倒是讓人說不出什麽壞話來了。

  宋瑾抽回自己的胳膊,臉上帶著一點笑,隨口感慨:“我知道了,不過攬山閣的內部情況倒是複雜啊。”

  沈禦仔細想了想,忍不住應和一聲:“是啊。”

  其實也不是他故意找的這些人,實在是恰逢時事。

  創建攬山閣的時候,他剛被人重創回了京城養傷,那時候京城還很亂,一群人為了活命,活的卑微到極致。

  壓榨與逼迫無時無刻不存在,將那些被欲加之罪壓垮了的人逼到走投無路。

  而他當時恨著那群人的爭鬥害得他從戰場上退了下來,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遭受那些。

  憤世妒俗之下,倒是和他們有話可談。

  一群失意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變成如今這不容小覷的一股勢力。

  隻能說因緣際會,時勢造就。

  沈禦心中感慨,又是突然靈光一閃,便對宋瑾說:“有些人並不在京城裏麵,我們攬山閣主要還是搞情報的,他們四處打探消息,所以很難一次性見全,若是你願意,離京之前,我再帶你去見幾個人?”

  那些人才是攬山閣的主幹,當初宋瑾斬叛徒的時候,攬山閣所有能回來的人都回來了,但還是有部分事務繁重的人,並未歸來。

  實際上,莫要說是宋瑾,便是在攬山閣內部待了十多年的涼娘和小沅,都沒能將人見全。

  宋瑾沒有過多猶豫,看了兩眼沈禦,便點頭答應了下來:“好啊,求之不得,待他們回京之後,你直接和我說便是。”

  早在沈禦剛和自己提出前往邊疆的時候,宋瑾便著手,將自己那些事情全轉移給了胡螢,讓他幫著處理。

  所以如今她很清閑,每日隻用習讀兵書,舞劍耍槍。

  待他們回了京城,不管是什麽時候,宋瑾都是有時間的。

  提到胡螢,宋瑾酒不得不感慨一句,他確實很有能力。

  在她剛知道胡螢和褚元琥是舊相識的時候,一度懷疑胡螢指使褚元琥推出來的假敵,用來迷惑那些一直想要吞並他的家夥。

  但是過多接觸之後,宋瑾便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頗為可笑。

  若真那般容易成事,這事上哪還有那麽多的人一敗塗地?

  幫扶一下不為過,但總不可能兩邊都操心。

  他若沒有這個本事,自然也不會有那麽大的成就。

  正是應了那句老話,盛名之下無虛士。

  胡螢的表現確實忠心,而且她還將另一個人安排了過去,兩人互相牽製,倒是能讓她放心離開京城。

  製衡之道,確實是上位者所喜的。

  兩人為敵,互相消耗彼此的精力,阻礙他們的發展,讓她們始終不能逃離自己的掌握。

  光是想一想,便覺得確實是一個好主意,便是宋瑾,也不能免俗,頂多手段委婉許多,也不會害了他們。

  往前數各位王爺互相牽製,皇上登基,成了那經曆鷸蚌相爭的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