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紀靈的方略
作者:夏宇星辰      更新:2020-03-25 20:44      字數:2229
  三國網遊之諸侯爭霸最新章節

  孔信的話讓紀靈放心不少,至少從孔信的話中可以聽得出來他對自己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至於他所說的唐國公將重用自己,他也並不覺得意外,畢竟自己的能力擺在這裏,若是皇甫超博真的願意禮賢下士,應該不會將自己閑置的。

  向眾人介紹了紀靈後,孔信又開始向紀靈介紹起軍中諸將來,首先是宣武營的另外兩名副將,伏波將軍武安國與廣武將軍韓暹,還有就是水軍中將周然,最後就是軍中校尉以上的將領,都一一向紀靈介紹了一遍。

  待眾人都介紹完了以後,孔信這才回到了自己的主位之上,向眾人笑道:“好了,大家也都認識了,請教之事待議事之後再說,此次議事主要是向諸位傳達國公府傳來的最新軍令。”

  眾將一聽,馬上都安靜下來,聽著主將孔信傳達軍令。

  “諸位應該知道,我宣武營本是四步一騎五校兵馬的標準編製,但是此次主公不僅將紀靈將軍和他的五千重步兵調入我宣武營,又特意從輔國將軍的神武營中將廣武將軍韓將軍以及一校步卒和一校騎兵直接調入我宣武營,將宣武營擴編為六步兩騎共八校兵馬,合計四萬人的大營,這在整個唐國公的軍中,可是頭一次。”

  說到這裏,孔信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道:“之所以會如此安排,主要就是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袁耀將軍已經率領屬下兩萬精銳以及其數萬家眷加入到了我唐軍之中,因為袁耀將軍的加入,勢必會引起孫策軍對於我唐軍的不滿,所以,主公命令我宣武營從即日起,開始礪兵牧馬,嚴密監視孫策軍的一舉一動,若是他膽敢有任何於我唐軍不利的主動,主公命令吾等,必須堅決將其擊退。”

  說到這裏,孔信停了下來,看向紀靈道:“紀將軍久在淮南,對於淮南地理了如指掌,況且將軍與孫策曾經同殿為臣,且又與其有數次交戰,以將軍之見,吾等該如何布置兵馬,以應對孫策軍有可能的進攻?”

  紀靈知道,雖然眾將都尊重自己,但是若沒有真才實學給他們看的話,勢必不能讓大家服氣。紀靈起身,向孔信道:“末將初來,尚不知敵我雙方的大軍情況,還請孔信不恁賜教!”

  孔信也不含糊,向紀靈仔細介紹起兩軍在淮南的兵力布置來。他先是花了一刻多鍾的時間將唐軍目前的大致情況向紀靈簡單的介紹了一遍,雖然隻是簡單的介紹一番,卻也讓紀靈心驚不已,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唐軍的實力竟然如此強悍了,難怪當初仲家王朝麵對唐軍時接二連三的吃虧了。

  接下來就是孫策軍在九江的情況,紀靈知道孫策軍的九江太守是吳景,吳景此人紀靈還是知道是,此人或許能力方麵並沒有十分突出的地方,但是貴在穩重,而且他還是孫策的娘舅,可以說是孫策最為信任之人。

  當初吳景因追隨孫堅征伐有功,被任命為騎都尉。袁術上表舉薦吳景兼任丹楊太守,討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據丹楊。後遭揚州刺史劉繇逼迫,再度依附袁術,袁術任用他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同進擊樊能等人。又在秣陵攻打笮融、薛禮。

  從他的一係列經過來看,吳景確實是一方太守之才。孫策用他為太守駐守九江,也是看重了吳景之穩重。

  孔信給紀靈介紹完成後,便不再說話,靜靜的看著紀靈在那裏盯著地圖思考,其實皇甫超博已經有了一個初略的方案傳來,但是孔信還是想讓眾將仔細商議一番,然後再將洛陽傳來的方案一結合,以便使其更加的詳盡穩妥。

  良久,紀靈才抬起頭來,緩緩道:“孫策軍雖然勢如破竹一般崛起,然而他的底蘊畢竟還是略顯不足,特別是近幾年來,孫策軍擴展太快,連番大戰,已經讓他進入了發展的一個瓶頸當中,若是孫策足夠冷靜的話如今他們要做的應該是沉下心來,穩定新得到的數郡之地,而不是急於豎立新敵,要知道,他們諸郡當中,時間最長的丹陽郡也不過數年時間。”

  孔信與諸將都靜靜的聽著,並沒有開口說話,紀靈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道:“當然,此番袁耀將軍領吾等投效於唐國公,孫策必定會心生不滿,其中的原由將軍一定很清楚,所以,吾斷定孫策軍必定會有動作。”

  “其原因有二,其一就是孫策此人的性格,決定了他必定會出兵與我軍相戰,其二就是江東諸老將也是促使其出後的原因,有了這兩個原因,我軍與孫策軍之間必有一戰,然則雖然必有一戰,但是此戰必然不會太大,孫策與江東老臣雖然一力主戰,但是孫策軍也頗多智士,定能看清楚其間的利害,所以隻需要讓孫策軍小敗一場,必然會有人勸孫策忍一時,然後退兵言和。”

  紀靈在那裏款款而談,孔信卻是越聽越心驚,因為他所說的與洛陽傳來的想法卻是不謀而合,由此可見紀靈確實不是徒有虛名之輩。

  “以紀將軍之見,我等應該如何應對?”孔信連忙詢問道;

  “以某之見,孫策出兵,最有可能的方向應該是在廬江南部,九江的兵馬並不太多,所以不宜輕動,如此一來,就隻能從江東調兵渡江來戰,所以大軍必定是從曆陽北上,然後一路西進,直逼襄安。而江東的兵馬卻也並不充裕,年前孫策與吳郡太守一場大軍之後,卻是為他人作嫁衣,平白讓嚴太守得了會稽一郡,頓時實力大增。所以孫策能夠調動的兵馬最多也就三萬人左右。”

  “如今主公為宣武營增加了三校兵馬,所以若是讓吾進入安排,吾欲如此布置兵馬,”說著,紀靈走到地圖麵前,向孔信道:“雖然吾推斷孫策是由曆陽出兵,然則北麵也不得不防,故安風與六安兩城,須得安排一校戰兵入駐,協助守兵應對壽春方向有可能而來的進攻。而其他兵馬,吾準備在舒縣與襄安各布置兩步一騎共一萬五千大軍,如此兩城定可互為犄角,相互支援,再加上城內的守軍,隻需要拖上十天半個月,孫策軍必然士氣大跌,然後再將兩校騎兵向孫策軍不停襲擾,讓他小敗幾場,不出一個月,孫策必然會退兵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