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戰起
作者:夏宇星辰      更新:2020-03-25 20:44      字數:2168
  三國網遊之諸侯爭霸最新章節

  出現在赤峰城外的鮮卑大軍是由東部鮮卑彌加和和闕機兩部組成的聯軍,赤峰當年本屬於素利所部控製,不過,公孫讚攻占之後,將素利的勢力全部驅趕出了赤峰這一帶,赤峰的西北方向就是素利控製的區域,而東北方向則是彌加部所控製的方向。所以這一次,由彌加和闕機兩人進攻公孫讚的盧龍郡,而素利部則進攻皇甫超博的燕北郡。

  此時出現在赤峰城外的大軍是彌加部的七萬大軍和闕機部的四萬五千大軍,再加上兩部收攏的數十個附庸部落共計三萬五千大軍,還有就是各部隨同出戰的後營人員,一共有士卒十五萬,後營約十萬人員。

  而幾乎在與此同時,燕北郡棄守的伊遜鎮北麵數裏處,素利部十萬大軍和他的附庸部約三萬兵馬,共計十三萬兵馬,和七萬餘後營人員,共計約二十萬兵馬出現在唐軍哨騎的視線中。

  再往西去,幽州的上穀和代郡兩郡之外,柯比能部的十二萬大軍,再加上附庸部落的四萬大軍,再加上後營的人員,一共大軍約的二十五萬左右。

  而步度根部,則與柯比能部幾乎相當的兵馬,也幾乎同時出現在並州的雁門和雲中兩郡之外。

  至於五原北麵的陰山北麓,蒲頭部及其附庸部落集結的十萬大軍和六萬後營,也差不多同時出現在那裏,至於最西麵的騫曼部的五萬兵馬和周圍小部落的兩萬餘兵馬,以及他們的四萬餘後營人員,則是出現在朔方的西北方向的高闕塞和雞鹿塞的外麵。

  隨後的幾天時間裏,除了燕北郡外,其他各處的戰事相繼開始。燕北郡之所以戰事還沒有開始,是因為從伊遜鎮到隆化還有百多裏遠的路程,素利當年在皇甫超博手中吃了一個大虧後,這一次,他便開始穩打穩紮,十數萬大軍護衛著兵營的牛羊糧草,緩緩推進,硬是花了三天時間才從伊遜趕到隆化城東麵,在湯頭溝鎮外十餘裏的地方紮下了大營。

  此時的皇甫超博已經從承德趕到了隆化,隨同他一起返回隆化的還有五千近衛軍和黃餘敘的五千騎兵。經過這些天的調整和安排,燕北郡的防禦和兵力情況已經基本上到位。

  本來燕北郡在之前隻有戰兵一萬五千和守兵一萬七千,合計兵馬也不過三萬餘,隻是經過升級到郡之後,皇甫超博已經開始著手在護軍,沒有想到現在又碰到了鮮卑人的大舉進攻,所以,擴軍之事再一次加快了速度,雖然皇甫超博已經下令青州的五萬大軍和近衛軍以及趙雲部白馬義從北上支援,但是這幾支兵馬無論是哪一支,都需要十多天的時間才能趕到燕北,所以皇甫超博還是決定先行募兵。

  兩校戰兵營的步卒,被皇甫超博分別安排在隆化和承德兩城,至於騎兵肯定是在隆化城了。除了戰兵營的安排外,守兵方麵也做了大調整,隆化與承德兩座有可能受到攻擊的城池內各安排了一校步卒和數千騎兵,再加上戰兵營步卒,兩城之內各有一萬餘步卒和數千騎兵。

  而其他城池裏麵,因為考慮到受到鮮卑人進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皇甫超博隻安排了三千步卒和一千騎兵駐防,如果再要增加兵馬的話,估計那時候青州的五萬大軍已經抵達了幽州,到時候兵馬就應該是足夠作用了。

  中原支援的兵馬雖然還沒有到,但是一幹將領已經趕到了燕北,皇甫超博與蒙毅馬玄幾人商議之後,將幾員小將和原來在燕北的幾員將領進行了調配安排:棗平任隆化縣令,典滿則是縣尉;臧舜擔任下板城縣令,原來的守將郝建改任縣尉;董胄擔任雙灤城縣令,原來的守將孟原擔任縣尉;灤平城的縣令則是皇甫義,臧艾擔任縣尉;而承德則交給了蒙毅和馬玄兩人。

  如此一來,燕北五城的人員安排方麵基本上都安排妥當了,至於兵馬方麵,皇甫超博在與郭嘉眾人商議之後,決定還是先不增加太多的兵馬,以免到了後期兵力臃腫,從而導致燕北郡的壓力太大。當然,這是在幾人再三確認了以目前的兵馬而言,能夠支撐到青州和司州的兩路援軍抵達的情況下而作出的決定。

  鮮卑大軍的戰事最先從東邊的赤峰城開始,六日清晨,彌加部、闕機部及其他們的附庸部落開始向赤峰城發起了進攻,如今的鮮卑人,自從幾年前素利部在把隆化和盧龍要塞之下碰得頭破血流之後,已經開始學習如何攻打中原的城池,雖然遠遠沒有到能攻善戰,但是也卻遠非以前的那麽原始了。

  經過幾年的時間,各部都通過各種途徑收攏了一些漢人的工匠,逼迫他們製作了一些簡單的攻城器械,如此一來,攻城卻是比之前有效得多。就像如今進攻的鮮卑人,用著漢人做好的大盾和壕溝車,驅趕著漢人奴隸,攻打漢人築好的堅城。

  赤峰的戰事開始後,其餘各處的戰事也相繼開始,三天後,素利也指揮著他的大軍向著隆化城外的湯頭溝鎮發起了進攻。湯頭溝鎮最初隻是皇甫超博為了給玩家休息補充物資而建立的一個鎮,湯頭溝鎮隻是一個小鎮,雖然隻是小鎮,但是鎮牆卻是由石料所建,並且高達兩丈有餘,完全是按照縣城的城牆規格所建,裏麵也沒有多少居民,隻有各種作坊和店鋪,自從得到鮮卑人進攻的消息後,皇甫超博就下令湯頭溝鎮裏麵的所有居民都撤回湯頭溝關內的隆化城,同時又將鎮內的駐兵增加到兩千人。

  皇甫超博並沒有想著守住湯頭溝鎮一年半載,而隻是希望這個小鎮能夠拖住鮮卑人一段時間,為後續的援軍抵達爭取時間,隻需要援軍順利抵達,湯頭溝鎮內的守軍便安全了。

  湯頭溝鎮是隆化城的第一道防禦線,隻需要這裏守住十天半個月,能夠將鮮卑人的銳氣磨去一些,等他們真的進攻湯頭溝關的時候,唐軍防禦就更加容易得多了,要知道,湯頭溝關是隆化城的第二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湯頭溝關一下,隆化城就需要直麵鮮卑大軍的兵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