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釜底抽薪
作者:夏宇星辰      更新:2020-03-25 20:44      字數:2121
  三國網遊之諸侯爭霸最新章節

  定陶城,太守府內,皇甫超博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底下來來往往的將領和官員,不由得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濟陰郡終於算是到手了。這可是兗州境內僅次於陳留的第二大郡,連東郡和山陽都在排在他的後麵,定陶城一破,濟陰可以說是已經妥妥的到手了。

  如果能夠再將東郡和山陽兩郡攻下,再加上譙郡的話,這幾個郡有人口近三百餘萬,哪怕是曹操得到了青州兩郡,也能夠讓曹操實力大減了。一想到青州兩郡,皇甫超博也是無奈之極,隔得實在是太遠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呀。。。

  想到這裏,皇甫超博連忙讓史阿與典韋兩人將中原的地圖打開,皇甫超博仔細的觀察著青州的地圖,久久限入了沉思當中。

  看到自家主公並沒有因為戰事的勝利而喜形於色,廳內眾人也都慢慢的安靜了下來。龐統幾人對視一眼,也都圍了上去,順著皇甫超博的目光看去,幾人都了然於胸。

  郭嘉上前道:“主公在憂心青州戰事?”

  皇甫超博點了點頭,轉頭看向三人道:“不知徐榮等人能否支撐到河水汛期結束?”

  龐統搖了搖頭:“估計比較難,以吾等的推測,曹操在得到郡的消息後,必定會想方沒法加大青州的攻勢,如此一來,夏侯淵部的兵力必定會增加。而據某年知,從去年開始,河水的汛期越來越長,據河邊的老艄公講,今年的汛期很有可能到了四月十日左右才能夠結束,而我軍河北的兵馬從河北抵達青州最少還需要三五天的時間,界時。。。”

  皇甫超博頹然坐下,道:“我也知道幾乎是不可能的,曹操果然是不一般呀,這一次出兵真可謂是快準狠呀。”

  幾人也是相視無語,這一次曹操確實是時機把握得很準,隻是青州孤懸在外,也是硬傷,即便是這一次能夠僥幸躲過一劫,估計下次也會在劫難逃。還有一點就是周邊連盟友都沒有,更是無可奈何呀。

  本來想得好好的戰事,到最後卻成了兌子,用兗豫兩州的幾個郡兌換青州兩郡。

  正在這時,郭嘉卻笑道:“主公,其實,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舍棄掉青州兩郡,卻換來了連為一體的兗豫兩州幾郡。而且。。。”

  說到這裏,一絲狡詐的笑容出現在了郭嘉的臉上,良久,他才緩緩道:“我們可以給曹操和夜來香來一個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

  三人大奇,都朝著郭嘉看去,皇甫超博道:“奉孝可明言,如何釜底抽薪法?”

  郭嘉走到地圖麵前,指著雙河和青島兩座港口城池道:“主公,諸位,如今身處亂世,何為最重要?”

  “糧食!”老好人魯肅答道;

  皇甫超博卻是眼前一亮:“人口!”

  “不錯,人口,人口才是在亂世立足的根本,若是曹操與夜來香得到的隻是空無一人的兩郡數十座城池,又有何用?”

  “吾明白奉孝之意,如今兩大港口城池還牢牢的控製在我軍手中,若是將青州兩郡的人口抽調一空的話,確實可以給兩家造成不小的損失,隻是如今河水汛期根本就不能行船。。。”龐統接口說道,猛然間,他似乎意識到了郭嘉的意思,撫掌大笑道:“奉孝之意,吾知之矣!果然是好謀略。”

  “士元已經想到了?”郭嘉一臉壞笑道;

  順著龐統的目光看去,魯肅也恍然大悟:“不錯,此計確實可行!”說完也哈哈大笑起來。

  皇甫超博被他們三人打得啞迷弄得一頭霧水,連忙道:“哎,哎,你們三個,打什麽啞迷呀,什麽釜底抽薪呀?倒是快說呀!”

  郭嘉老神在在的向皇甫超博問道:“主公,隆化這幾年的發展似乎一直停滯不前了吧?”

  “那可不!沒有人口,城池如何能夠升級或!人口。。。”皇甫超博的眼睛瞬間便瞪大了,他已經反應過來了,感情這三人的意思就是將青州的人口全部搬到隆化去,哪怕隻去個三五十萬的人口,也足夠隆化諸多城鎮升級了,到時候,自己說不定還可以在隆化建一個郡,而且這些人口,不隻是自己需要,就是小雯的樂亭城也是需要大把的人口呀。

  可是皇甫超博馬上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道:“隻是隆化不一樣是孤懸在外嗎?與青州又有何差別?”

  龐統開口道:“不一樣的,主公,隆化雖然遠在長城以北,然南麵的公孫讚是我們的鐵軒盟友,再加上樂亭城,雖然不強,卻也是我們的忠實盟友,我們是有所依持的,與青州完全不一樣。”

  “隻是,公孫讚與袁紹相爭,公孫讚是爭不過袁紹的,到時候。。。”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更應該增加隆化的實力,到時三家聯合,至少也能夠在袁紹的進攻下維護不敗,再加上到時候,我們從南麵向袁紹軍發起進攻的話,足以穩定幽州的戰局的。”龐統耐心解釋道;

  “隻是幽州苦寒,恐青州民眾不願意去呀。”

  “無妨,隆化別的東西不多,但牛羊卻是多不甚數,隻需要告訴遷移的民眾,到了幽州後,每戶按丁分田,然後官府送牛一頭,羊若幹頭,相信大家就會不那麽抗拒了。”魯肅也在一旁接口道;

  “還有一點,我們並不需要遷移太多的民眾前往幽州,一來時間上肯定會來不及,二來,隆化也一時安置不下來太多的民眾。我們隻需要將青州十數萬士卒和工匠以及願意遷移的官員送走就行了。一名士卒或者工匠都有家眷五到八口人,如此算下來的話,即便光是這些人口便足有近百萬,哪怕是隻有五六十萬人口遷移過去,也足夠隆化諸地消化好幾年了。”

  三個人站在地圖前麵你一言我一語,片刻時間便將遷移的大致方略給勾劃出來了,聽得一旁的皇甫超博和典韋諸人都目瞪口呆,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