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郭嘉之謀
作者:夏宇星辰      更新:2020-03-25 20:43      字數:3623
  三國網遊之諸侯爭霸最新章節

  邀請郭嘉出仕比起荀攸而言,其實還要簡單一些,因為郭嘉不比荀攸,他本是出身於落魄家族,對於禮法不似荀家一般嚴格。所以在皇甫超博與其交心商談一番後,他便很爽快的同意了皇甫超博的邀請。

  當然,這裏麵還有龐統與郭嘉昨天的一番言談的作用,昨天晚上,兩人看似隻在喝酒閑淡,其實很多東西兩人已經心照不宣的進行了交流,再加上郭嘉本來就對安東軍的強悍戰力感興趣,所以才有如此好的結果。

  兩日時間,接連招攬到三國最頂級的兩名謀士,讓皇甫超博興奮異常,黃忠大軍十數日渡可不得的鬱悶早就讓他丟到了九霄雲外。有了這兩人的加入,可以說他已經斷了曹操的兩臂,至於袁術,早已經不被他看在眼中了。

  在新息又呆了一天後,黃忠派人來報,周泰已經趕到了他的大營,待仔細察看淮水和袁術軍水軍的情報後便會前來拜見。此時,張與王然兩路大軍也都已經攻下各自的目標城池,所以皇甫超博便派人快馬傳令,讓兩人也趕來新息議事。

  當天下午,周泰就趕到了新息城內,不過,皇甫超博隻是讓他好好休息一番,有什麽事情明日議事再說,便將他趕去休息了。要知道,從洛陽趕到新息,足有近八百多裏,他隻用了兩天的時間,然後又匆匆忙忙趕到淮水大營察看敵情,已經相當疲憊,而且,如今袁術已經不被皇甫超博看重,他要趁這個機會將安東軍以後的方略都確定下來。

  不僅僅是周泰,在龐統郭嘉和荀攸三人言談之時,皇甫超博也都將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讓他們都仔細考慮一番,明日議事再行商議。

  九月十三日,汝南新息,縣衙之內,皇甫超博招集身在汝南的幾名軍師和將領議事,張與王然兩人已經於昨天晚上趕到了,所以一共有十人參加此次的議事。

  縣衙大堂之內,所有人都已經到齊,皇甫超博讓人端上茶水點心之的,便命令典韋將大堂周圍百步範圍之內的閑雜人等都全部趕走,就連負責安全的陷陣營和鐵壁營都必須在百步外,不得傳喚不得靠近。

  大堂之內,正中央擺著一張巨幅地圖,那是整個大漢天下的地圖,這一次,雖然不能將具體的方略確定下來,但是大概的方向皇甫超博必須定下。至於具體的東西,回到洛陽之後,肯定還需要再仔細商討。

  其實今天的議事,與其說幾名將領是來參加議事,還不如說是過來旁聽,皇甫超博主要是想知道自己的四大軍師其中的三人的想法,要看看除去徐庶外,龐統郭嘉和荀攸三人的想法是否能夠一致。然後,順帶著找到攻打淮南的辦法。

  龐統先借著地圖將安東軍如今的情報詳細的說了一遍,其實在這兩天的時間裏,他已經給郭荀兩人介紹了不少安東軍的情況,這一次則是更加詳細一些。隨後,龐統也將自己的想法向兩人說明了一番。

  聽完龐統的介紹,郭嘉兩人陷入了沉思當中,良久,郭嘉才緩緩言及的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來,袁紹雖然比袁術要強得多,優勢充分,但是卻同樣缺點一大堆。

  首先袁紹雖然底蘊溜深厚,兵勢浩大,也不足為懼。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而安東軍則不然,“體任自然”,因時因事而製宜,“道”高一籌。

  其二就是他認為漢末恒帝靈帝以來,大亂是統治者“政失於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統帥臣民;而安東軍則是“糾之以猛而上下知製”,寬猛相濟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時要的。

  再次,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而安東軍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

  還有就是袁紹臨事無策,優柔寡斷;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懷婦人之仁,見人饑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而對於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

  袁紹惑於讒言,是非不分,而且其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

  聽著聽著,皇甫超博覺得這些話怎麽如此熟悉,後來一想,這不就是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嗎?不過,從這裏也可以看得出來,郭嘉對於袁紹確實是了如指掌。

  最後,郭嘉才道:“故以嘉看來,袁紹雖然優勢眾多,卻不足為慮,哪怕再過幾年時間,我安東軍也能與之相抗衡,然曹操則不一樣,曹操此人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兼之為人機警果敢,應變無窮。”

  “隻見他數年時間便可有今日之勢,若是再任由其坐大,勢必為我安東軍大敵,故此,宜先曹後袁,爾後平定關中西涼,界時,南下巴蜀,息心經營數年時間,便可一鼓而平定天下。”

  郭嘉的一昔話讓皇甫超博和龐統連連點頭,就連荀攸也在驚歎,自己這位小兄弟果然有天經地緯之才。

  郭嘉的話說完後,皇甫超博又朝荀攸看去。

  荀攸看到自家主公看來,便起身答道:“奉孝所言甚是,在攸看來,臥塌之側啟容他人酣睡。我安東軍之根基在河南而非河北,故先定河南再平河北方為上策。”

  “好,”龐統一拍自己身前的案幾道:“公達先生言之有理,曹操此賊甚為奸滑,近幾年來我司州數次大戰都是被他挑起,若不先將其覆滅,如何能夠安心出征河北?”

  皇甫超博看到他們三人都已經統一了意見,也很高興,如此一來,困繞自己近一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了。當然,現在還隻是定下初步的方向,至於具體的安排還需要返回洛陽之後,再與徐庶田豐諸人仔細商議才行。

  最大的困繞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目前的問題了,皇甫超博看向周泰道:“幼平,渡河之事如何了?有何想法沒有?幼平!幼平!?”

  此時的周泰,還沒有從郭嘉所描述的場景中回過神來,皇甫超博叫了他兩遍這才反應過來,連忙上前道:“回主公,末將仔細觀察淮水上下遊約兩百裏的範圍,新息這裏確實是最適合渡河的地方。”

  “隻是對方防守嚴密,若要渡河,隻能用水戰。隻是這戰船要麽就必須從海上過來,要麽就隻能在汝南造船。”

  “海上過來的話,一則時間太久,二來需要通過淮水下遊,袁術軍水軍必定有重重阻攔,到時候必定也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如此一來我們又為曹操軍卻除了後顧之憂,可以說是損已利人。隻是如果在汝南造船的話,雖然不用太大的船,但是卻非我安東軍治下,所以。。。”

  正在這時,郭嘉突然說道:“其實渡河之所以艱難,還有一個原因。”

  眾人一聽,也都朝他看過來。

  “汝南南邊就是壽春。”郭嘉老神在在的說道;

  大堂中眾人先是一愣,然後猛的一驚。對呀,河對岸就是壽春,袁術軍能不拚命嗎?看來自己的進攻有些太急了。

  皇甫超博點了點頭,道:“那好,黃將軍,你們先不急著渡河,將北岸諸城全部攻占下來,防止袁術軍再次渡河來攻,其餘事情到時再說。”

  “主公,”荀攸道:“主公要想向曹操開戰,就必須整合我們周邊能夠用得到的所有勢力,特別是我們腳下的豫州,如果豫州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出他自身最大的作用的話,將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郭嘉兩人聽了,也都點頭表示讚同。

  荀攸的話,皇甫超博也明白,豫州最大的好處就是人丁充足,錢糧充足,也就意味著兵力充足,可是豫州兵的戰力確是實在令人揪心,歸功到底,還是沒有強將,如果自己能夠完全控製豫州的話,要搞定曹操確實會在容易得很多。隻是孔。。。不好處理呀。

  想到這裏,皇甫超博一聲長歎道:“本將也知道掌控豫州的好處,隻是孔刺史。。。唉。。。”

  荀攸笑著說道:“主公可將此事交給攸,攸願以這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孔豫州來降。”

  皇甫超博聽得眼睛一亮,馬上點頭道:“如此就拜托公達先生了。一任要求,皇甫超博盡數交給先生安排。”

  荀攸連忙起身領命,正在此時,郭嘉突然道:“公達且慢!”

  眾人一愣,連忙朝郭嘉看去。

  隻見他起身緩緩踱到地圖前麵,小心察看了一番,然後才道:“主公,以目前袁術軍的實力,應該還能夠支撐一到兩年時間,也就是說,我們還有一兩年時間用來做好各種準備,所以,勸降孔豫州之事,最好是先行保密,以減少曹操軍的警惕心,到時可有奇兵之效。”

  說到這裏,郭嘉又若有所思的朝南麵看去:“若嘉所料不差,江東幼虎近期必有行動,以為明年再攻江北做準備。”

  龐統也道:“奉孝此言有理,利用這一兩年時間,一邊攻打袁術,一邊編練豫州軍,相信一兩年時間足以練出一支百戰之師。”

  黃忠諸將也都連連點頭,兩年時間確實足夠他們從豫州軍當中練出一支不亞於安東軍任何一營戰兵的強兵來。

  皇甫超博聽罷,起身令道:“好,就如此安排。”

  “黃忠、張、王然聽令!”

  “末將在!”三將連忙上前領命。

  “從現在開始,汝南的戰事就交於三位將軍全權處置,以黃忠為主將,張、王兩位將軍輔之,今年入冬之前,三位將軍要做的就是,將汝南境內袁術軍城池全盤攻占,重新納入豫州治下即可,同時做好渡河準備,待明年時機成熟便揮兵渡河,攻入淮南!”

  “末將領命!”三人齊聲應道;

  “荀攸聽令!”

  “下官在!”

  “先生可先行前往穎川,說服孔來降,待事定後,與我等一同返回洛陽。”

  “諾!”

  “龐統、郭嘉、典韋、周泰、史阿!”

  “在!”

  “諸位皆做好準備,與近衛軍一同返回洛陽,然後招集眾人商議東征曹操的具體方略。”

  “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