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圍一缺三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1-05 22:14      字數:2478
  懷慶府城,即古野王城。

  城周圍九裏一百四十八步,牆高三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二丈五尺,闊五丈。角樓四,敵台六,城門四。

  這座城已經有四十六年沒重修了,城牆上雜草叢生。

  雖然是破城,可不好打,也不能指望對方投降。

  城裏有藩王,意味著有重兵,盡管加上民壯也就五千多弱雞;城頭有三百多門炮,其中一多半是竇大利牌優質炮,雖然炮手不行。

  為了減少傷亡,李自成要慎重點,不能輕敵。他要練一練正經的攻城了。

  《孫子兵法·軍形篇》——“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反過來,攻勢一方同樣可以藏於九地之下。尤其是在火炮時代。

  城外的饑民先是一人領了三個雜合麵饃饃、一碗米湯,他們三五口吃喝完後接到了各自分工。

  可不能白吃大順軍的糧。一千多個青壯被抽出來,統統去東門外挖壕溝。

  府城牆頭上,河內知縣楊調鼎手搭涼棚瞅了一會兒。

  他轉頭問:“王道台,流寇這是準備掘地道?可他有本事把濟河堵住?把護城河掏幹?這不是白費勁?”

  分守河北道王河占雖然沾了點兵事,可畢竟是文人出身,他也看不懂。

  老王搓著胡子皺眉,“兵法有雲:圍三闕一,虛留生路。可流寇怎麽圍一缺三?”

  懷慶衛指揮使張維檢說道:“既然有空子可用,要緊的是先派人出去求援。”

  分駐懷慶的河南按察使唐煥提議,“要不,咱們直接打出去?”

  “不行不行!”

  “不行不行!”

  “不行不行!”

  楊調鼎、王河占、張維檢同時拒絕。守城還有六七分把握,指望那些雜兵、老農民去野戰?別扯了。

  何況外麵的流寇旗幟鮮明,那是大順軍,早就威名遠播了。

  楊調鼎再次給王、唐兩位上官作揖,請求他們去見見知府,好歹讓他老人家出來挑個大梁。

  王河占歎口氣,懶得去;唐煥歎口氣,搖搖頭隻能再去爭取一下。

  懷慶府賈知府是四川巴縣人,他老鄉是禮部左侍郎王應熊。王應熊又周旋於溫體仁、周延儒之間,左右逢源。簡單說,賈知府的後台大。隻要把鄭王爺伺候好,他在懷慶府怎麽胡整都沒事。

  前途府城外麵一亂,賈元勳趕緊先跑去拜訪鄭王,拍著胸脯說必保無恙。然後他就隻管躲在衙門裏不露麵,一概事務讓下麵人看著辦就行。

  唐煥和張維檢匆匆趕到府衙,再次跟賈元勳陳訴了一番厲害關係。老賈一琢磨,這確實挺嚴重啊。

  他趕緊再去拜訪鄭王爺,居然還要出來八千兩賞銀。

  不用說,賈知府先扣下三千揣自己腰包,五千交給指揮使張維檢拿出去犒賞守軍。

  唐煥說今非昔比,鄭王爺應該多出一些錢糧。

  賈知府說你個哈兒,府城兵精糧足,如何守不住?有五千銀子就不錯了,我再調庫糧八百石。你們趕緊去城頭監督,有情況隨時匯報。

  告急求援的事也要安排上。

  驛站四位膽大老哥拿了重賞,騎馬就衝出城外。

  四人分走四路,一北上去澤州;一東走去衛輝;一往西南去洛陽;一往東南去開封。隻要有一人成功,消息就算傳出去了。

  可惜四位老哥運氣不大好,出城沒走幾步路就被截住了。

  有兩人當即表態我趁機出來就是投降的,我要加入大順軍。

  奇怪的是流賊並沒有為難他們,反倒給了十兩銀子又給了幹糧,還給了塊通行腰牌,讓他們快馬加鞭趕緊去報信。

  李自成之所以打懷慶府,一個原因就是想調動各路明軍,打亂他們的部署,同時別讓他們在呂梁、上黨繼續搗亂。

  現在又沒電話電報,李自成都恨不得給懷慶府送上千裏馬,讓他們趕緊往外報信。

  ……

  第二天,府城東門外繼續開挖交通壕,三班倒,人歇工具不歇。

  在城頭上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挖溝,不用太深也不用太寬,能通行炮車就行。

  計劃是五條豎溝挖到距城一裏時變橫向,三十六門91炮可以各就各位;繼續往前挖到距城五十丈,再挖橫向壕溝炮位,一百多門81炮和71炮就能狂射了。

  晌午吃飯時,劉芳亮傳來消息,三天前已經兵不血刃拿下垣曲縣。進入河南的西大門已經關閉。

  同時運城有個大私鹽販子報效了一萬兩銀子,劉芳亮問大統領能不能讓他到懷慶這邊賣鹽。

  那自然沒問題。

  附近黃河兩岸的食鹽都被河南王爺們包場壟斷了,而且賣的是高價淮鹽、長蘆鹽。山西鹽離得近價錢低,反倒被排擠出去了。豈有此理!

  李自成當即回信,讓鹽販子趕緊開工,有多少貨帶過來多少。別擔心河南老鄉們沒錢消費,等拿下懷慶府,窮人就翻身了。每家每戶怎麽也要屯個幾十來斤底價鹽,到時候隻怕鹽販子的貨不夠賣。

  ……

  當天後半晌,彎彎曲曲的壕溝已經推進到距城一裏地,要準備開挖橫向炮位了。

  這可不能讓流賊猖狂,懷慶衛指揮使張維檢果斷下令開炮。

  大順軍提前觀察到動向,發出預警,民工們紛紛蹲到壕溝裏隱蔽。

  “咚咚咚……”

  煙霧火光中,肉眼可見鐵球拉著煙飛了過來。

  彈丸落在地上,一砸一個坑。

  三十多門炮隻打了兩輪就被張維檢叫停,沒屁用,純屬浪費。要多好的運氣才能命中?

  就算命中,一顆鐵球砸死一個敵軍劃算?要是百發百中勉強還可以商量一下,幾十炮中一個快算了吧。

  張維檢又挑了個最好的炮組,上開花彈。

  “咚……”

  竇大利牌開花彈真是太好用了,打十發能爆八發。可惜炮手不得力,開花彈爆開的時機和方位全不對。

  兵備道王河占說送炮來的那夥人還在城裏,要不讓他們試試?

  “他們不會打炮。”張維檢早問過了。

  “恐怕是推脫之詞,加錢吧!”楊調鼎出主意。

  張維檢皺眉,“錢……加多少?前頭人家說,送炮過來買路費都花了二百兩銀子,還死了五個夥計,這趟買賣已經虧本了。咱都沒給他補錢。”

  按察使唐煥說你們先去問問,我再跑一趟鄭王府,看能不能要點錢出來。

  城頭上炮一停,城外又繼續挖溝。

  王河占不敢耽誤,急忙去客棧找竇明運。

  小竇一攤手,“我們真不會打炮,我們是鏢局的人。”

  王河占又看向張唯有,張老漢一齜牙,“我是炮場的人,可我就是一跑腿賬房,跟著來收尾款。我哪會操炮?”

  “那你們炮場總有人會吧?”

  “會肯定會,老爺要找人來?這一來一去四五天就過去,怕是……”

  “不管幾天吧,趕緊找人來,錢不會短你們的。”

  王河占摸出二兩多銀子,“路上當心點,我給你安排一匹快馬,快去快回。”

  鏢頭楊鵬舉賠笑道:“老爺,不是小的們不辦事。實在外麵全是流賊,他們雖然不亂殺人,總是要擔風險。”

  王河占一咬牙,又要自掏腰……

  算了,公家的事,憑什麽我個人掏錢。還是先去問一下知縣給不給報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