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喪心病狂短毛賊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4      字數:6231
  老子明天不上班

  爽翻巴適的板

  老子明天不上班

  想咋懶我就咋懶

  上你瑪的班

  睡都沒有睡醒

  腦殼都是負的

  人是木的

  就不去上班

  老子今晚要跟妹兒耍通宵……

  大統領難得休息了一天,收用了高桂英。

  可惜姕巭孬,孕奀。

  崇禎四年的尾巴,李自成率“禦林軍”出曆山。

  麾下兩哨步兵、兩哨騎兵,外加教導營、火器營、輜重營等,近四千人。全軍基本實現騾馬化。

  李自成吃飯的第一站當然還是翼城,離得最近。

  可惜鄉下大戶都學聰明了,早帶著家財躲去城裏,革命軍沒收到多少“稅”。

  “豈有此理!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大統領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他帶著革命軍進駐縣城旁邊的興賢坊——宣莊。

  這裏有座前年建起的李娘娘廟,門口石碑上鐫刻: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皇帝至此龍行三步。

  李自成看罷之後大笑三聲,“老子不信你不掏錢!”

  然後知縣李士淳收到一封信——

  “限明日晌午前送糧三百石、銀三百兩、雞蛋三百枚、豬羊雞各十。拖延一刻,立馬炸毀李太後老宅!”

  “……”

  李士淳眼前一黑,幾欲摔倒。

  “短毛賊喪心病狂至此?!”

  孝定李太後,明穆宗妃,萬曆皇帝生母,卒於二十年前。

  老太太參與了“國本之爭”,若沒他敲打兒子,有可能現在的皇帝就是福王了。那樣曆史線不知會不會發生變動。

  李太後的故居被改建為廟宇。

  這就是向導的重要性。不然你到了一個地方兩眼一抹黑,連誰家有錢哪個地方值得打都不清楚,那還玩個屁。

  不過李娘娘廟這麽出名的地方,大統領不用向導帶路也清楚。相關攻略早準備好了。

  這地方要是被“流寇”公然炸毀,知縣李士淳啥下場?他敢放任不管嗎?

  縣裏很快從城牆上吊下一個書生,前來拜會大統領。

  上官鉝戰戰兢兢開口:“縣尊請問,革命軍能否信守允諾?會不會再來第二次第三次。”

  “哦,你倒是提醒我了……”

  李自成笑,“那就錢糧翻倍吧,往後再不拿李太後挾製。”

  上官鉝不敢多言,告辭正要走,李自成把他叫住。

  “你是在李士淳的書院讀書?他對你們挺不錯。好好學,壬午鄉薦,癸未進士。前程遠大!”①官至正三品太常寺卿,副部級,清朝的。

  大統領又贈他十兩銀,上官鉝推辭不過,客氣一句趕緊溜走。

  “果然是富貴險中求!”

  上官鉝坐在吊籃裏上城,摸著懷裏的銀子一陣後怕。

  話說那個短毛還不錯,要不要把他的話砍去半截匯報?這樣他下次就會再來威脅娘娘廟,我又能得十兩銀子。

  上官鉝剛被拉到城頭,還沒從吊籃裏出來,知縣急忙問,“流賊怎麽說?”

  “那個……”

  上官鉝猶豫了下,老實交代,“有書信在此。”

  李士淳急忙接過,看完大罵流寇卑鄙無恥。

  護不住娘娘廟,縣太爺最少也是個流放充軍。

  李士淳可不想被牽累,他就算有一肚子火也隻能照辦。

  送錢糧送豬羊。

  革命軍先退後二裏地,隨後縣門大開。

  李知縣真夠精明,錢糧都是人挑肩抗出來,別說騾馬,連板車都不用。李自成準備幹走交通工具的計劃泡湯。

  奶奶的,伎倆啥時候泄露了?!

  縣裏來人川流不息,大統領給每個民壯都發了一兩腳費銀。

  敲詐來的幾百兩銀子半數都還了回去,民眾們個個喜出望外。當場投賊的都有十來個。

  豬羊雞當晚就下鍋了。

  革命軍營地熱熱鬧鬧,人人吃得滿嘴流油。

  甲長姚奇英啃著雞腿,晃晃悠悠前往隊部。

  臨到跟前,他趕緊猛嗦兩口冷骨頭然後隨手撇遠,又擦了擦嘴。

  守在門口的傳令兵笑著打趣,“甲頭兒,雞腿就獨吞了?不給咱隊長留著?”

  “去去去!我來商量軍國大事,別吵吵!”

  姚奇英小聲說完,又虛踢了竇雲章一腳,“酸秀才,日後飛黃騰達了別忘了拉哥哥一把。”

  他從懷裏掏出個煮雞蛋塞過去,“趁熱乎著,趕緊吃了。”

  竇雲章笑著伸手一推,“我剛吃完,你留著吧。”

  這後生是竇莊人,正兒八經的秀才出身,如今算是投筆從戎了。他家裏雖然說不上富裕,但也不稀罕煮雞蛋。

  “是你不要的啊,反正這個人情你是落下了。”

  姚奇英把雞蛋揣好,麵朝帳篷口立正高聲:“報告!”

  “進來”

  姚甲長進門先開口笑,“隊長,吃過了?”

  “啊!有事?”武平孝正坐著看地圖,聞聲抬頭。

  姚奇英先掏出個熱乎乎的煮雞蛋放桌上,又從懷裏掏出個熱乎乎的油紙包。

  “現烤羊肉……”

  武平孝擺擺手,“別跟我扯淡,有屁快放。”

  姚奇英放下羊肉,瞅兩眼地圖,“隊長,咱有行動?讓我打頭陣行不行?”

  “就這事兒?”

  “那還能有啥事,我就是來求戰。我賄賂長官也不能隻帶一包羊肉串啊?”

  武平孝打開紙包,拿牙簽紮了塊肉送進嘴裏。

  “味道不錯!幹脆調你去做廚子吧。”

  “可別!”

  姚奇英慌了,“那我更沒有出頭日子了,猴年馬月才能升副隊?”

  武平孝笑道:“早幹什麽去了?我當小兵,你是甲長;我當甲長,你還是甲長;我這都升隊長了,你還是個甲長。你虧不虧?”

  “唉!”姚奇英歎口氣。

  武平孝從桌上拿起《小學生字典》,晃了晃,“我每天學不會十個字,我都不敢睡覺。你呢?”

  “……”姚奇英徹底蔫頭耷腦了。

  武平孝又吃了兩口肉,嘟囔著,“這一趟出來少不得要打幾場硬仗,別說我沒給你機會。”

  姚奇英大喜,抱拳道:“哥,你瞧好吧!”

  “我也是弄不懂,學兩個字有那麽難?你啊……”

  武平孝開導起這位老資格甲長。

  ……

  第二天,革命軍南下。

  半路李自成還派人去巡視曲沃,看鄉民們有沒有按叮囑禁煙,不聽話的抄家。

  革命軍大隊過澮水走絳縣。

  澮水現時可寬,幸好封凍了。

  絳縣西麵有紫金山絳山,東麵就是曆山,去往革命軍大本營也就四五十裏地,但是山裏不通路,難走。

  曆山可以說是太行山脈之末,又是中條山之首。

  大軍行至睢村附近,劉芳亮派出的張洪帶領一哨在此接應。

  李自成就地在山腳紮營。

  雎村是個好地方。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李自成四下尋麽一圈,有處水緊成泊,荇菜豐沛,蘆葦茂密,鳥很多。可惜認不出哪個是雎鳩。大概冬季南遷了吧。沒口福。

  不管它了,收錢糧要緊。

  隔壁蓋家溝有個大土豪,張洪說對方正在修築城垣。

  李自成大手一揮,“那就別等了,殺過去收稅!”

  直線距離也就四裏地,然而半道有大溝,繞路又遠了,今天來不及。

  那就先在附近收。

  隔天大軍南下過義溝橋,張洪在此離隊,美滋滋去找蓋大戶談心。後生窩在中條山憋屈的不行,這回要大幹一場。

  李自成率大隊前行七裏包圍絳縣。

  這邊從早晨圍到中午,絳縣就是不投降,跟他要區區三百石糧食都不給。

  欺人太甚!

  縣城有東、西、南三門,都設甕城。

  “開炮!”

  張世傑指揮炮兵眨眼就轟破外邊三門。

  甕城裏的內門因為角度關係打不到。要讓步兵衝進去就是被人家甕中捉鱉,找死。

  “千萬別慫!千萬別慫……”

  步陣裏的姚奇英扛著大旗,隻等一聲令下,就要搶先登城。

  可惜。

  革命軍就給了這麽點顏色,絳縣頂不住了,要出三百石糧食求和。

  “晚了,要加倍!”

  知縣猶豫的工夫,絳陽門上的敵台又被轟塌。

  “別打了,就六百石糧!”

  “晚了,炮子火藥不用錢嗎?要超級加倍!”

  李自成又對送信人說:“康兄弟,你有前途,過幾年就是武進士,宣府守備。輔佐知縣好好守城,可千萬別被其他流寇打破。還有,跟南樊鎮生員陳自治說一聲,明年流寇要去搶掠,讓他早點做防備。”

  其實提醒了也沒多大用——

  陳自治說:“我等起初即謀修寨,鎮眾不肯同心。有說躲五泉溝地方,有說往山洞可避,全然不信。”

  然後張獻忠到了,“遍野蜂擁,火焚百裏,老弱盡殺,婦女擄去。”

  之後陳自治主導,鎮民這才行動起來,砍了兩株千年柏樹賣錢,同心修寨。真正的不見棺材不掉淚。

  “……”康四維帶著五兩辛苦銀納悶回城。

  知縣屈服於銀威,送糧一千石、柴禾五百斤、豬羊各十頭。還有打進去的鐵球炮彈也要送出來。

  送完最後一趟,拉貨的驢騾車被革命軍幹走。

  “做人不能太短毛!”知縣淚眼婆娑。

  更難過的是革命軍小將姚奇英,“這仗打了個球啊!”

  ……

  革命軍收隊,至陳村峪涑水旁紮營。

  後勤人員指揮著上百個征發來的民壯上山撿幹柴砍枯樹。眼下寒風凜冽,不燒旺火會很難過。

  晌午剛過,張洪帶著二十多輛車滿載而歸。

  “大統領,咱這太平車可好使,輕便,拉的還多。”

  兩輪車因為拉車牲口要承擔負重,不如四輪車裝的多。

  太平車古已有之,宋時極為盛行,在運輸業上占有重要地位。

  《東京夢華錄》:“東京搬載車,大者曰‘太平’,上有箱(廂)無蓋,箱(廂)如構欄而平。板壁前出兩木,長二三尺許,駕車人在中間,兩手扶捉鞭鞍駕之,前列騾或驢二十餘,前後作兩行,或牛五、七頭拽之。車兩輪與箱齊,後有兩斜木腳拖掖,中間懸一鐵鈴,行即有聲,使遠來者車相避。仍於車後係驢騾二頭,遇下峻險橋路,以鞭唬之,使倒坐綞車,令緩行也。可載數十石。”

  “今之民間輜車重大,日不能三十裏,故世謂之太平車,但可施於無事之日爾。”

  明《天工開物》:“大車有四輪和二輪之分,其四輪車可載五十石,由馬或騾牽引運行。或十二匹,或十匹、八匹馬騾不等。”

  主要道路條件不行,所以用的牲口多。車也不行。

  原始太平車多由耐腐、耐震、耐碰撞的椿木、槐木等硬質木料打製;車底、內幫很厚;兩邊各有兩個實心木輪,每個輪子都由一段段弓厚“鐵瓦”圍鑲著輪邊,“鐵瓦”又由若幹大鉚鐵釘深深砸進車輪內圈。

  河南平輿年產太平車上千輛。

  這種大車能載重四五千斤,行駛平穩,堅固耐操。缺點是沒有轉向架;車速慢;隻能在平坦路麵使用;自重也達到五六百斤,拉車牲口少說也要六七頭。

  宋應星說:“凡大車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路亦止。”

  四輪大車對地形要求很高,他說這種成本很高的車隻有在徐州、兗州、汴梁等處方圓三百裏的範圍內最為普及。

  《水滸傳》裏,梁中書要用太平車押送生辰綱,被楊誌拒絕了。太平車雖然平穩,可以拉很多貨物,但是體積大、笨重、速度慢,也不方便隱蔽。半路一旦被強盜盯上,無疑會像去年一樣,生辰綱被劫走。另外,即便沒有強盜,太平車也不方便。因為一路上要經過桃花山、紫金山、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等地方,並非平坦道路,難走。

  李自成改造後的四輪太平車自重輕一半,載重卻不少。還有神器軸承、彈簧,又配刹車係統等。原版太平車要下坡必須在後麵安排驢騾拉著減速,麻煩。

  太平車還能改裝成野戰廚房,省的每次都要埋鍋造飯。

  如果給車子裝上橡膠輪胎就更好了,大概還要等個二十年才行。那時候李自成都可能開始修鐵路了。

  大統領檢查完張洪繳獲,不由皺眉,“收了這麽多?強取豪奪了?”

  糧食六百多石,銀子兩萬,驢騾牛馬八頭,羊三十隻。

  張洪急忙道:“是蓋大戶主動報效!我看他情真意切,也不好推辭。”

  “沒傷人吧?”

  “絕對沒有!”

  “要牢記革命軍紀律,咱們不是土匪山大王。收個稅麽,別弄的像搶劫一樣。”

  不過到手的東西總不能再送回去。革命軍要效仿紅軍,可不是真的紅軍。

  原地修整兩天,革命軍拔營西走。

  沿涑水行二十多裏路就是十槐鎮(橫水鎮)。

  此地算是晉南陸路通往中原的必經之地,四方商貨集散地,有店鋪四五百家。

  前方小鎮在望。

  革命軍小將姚奇英卻打不起精神,“這麽個小破城,拿個二等功都難。唉,將就一下吧……”

  他想多了。

  十槐鎮已被劉芳亮帶隊占領。

  小劉在中條山也幹出了點成績,屯了五六萬斤食鹽;附近的橫嶺背巡檢司暗地裏投降;再往南的垣曲縣裏也發展了一百多內應,隨時可以奪取縣城。

  垣曲縣在曆山和中條山之間的山溝裏,算是山西通向河南門戶。

  出城往南五十裏是黃河,往西走一百七十裏山路經王屋山可到濟源。垣曲縣地理位置挺重要。

  “大統領,咱去垣曲過年吧?我打頭陣!”劉芳亮按捺不住興奮之情。

  “知道你幹的好,下半年給你升官!”

  李自成誇了一句,又說道:“垣曲懶得跑了,下次吧。咱年後要在晉南轉悠,跟官軍打幾仗練練兵。”

  “……”劉芳亮暗暗歎氣,連個表現機會都不給。

  沒必要去垣曲,十槐鎮一帶也富裕,要啥有啥,可以過個肥年。

  李自成在這邊修整,上黨那邊李過和紫金粱合力攻破遼州。第二天就是年三十,正好進城過年。

  轉眼就是崇禎五年。

  正月,留在陝西的混天猴派人偽裝成米商進入宜君縣,乘夜裏應外合奪取了縣城。陝西其他家反王和官軍沒啥大動作,可能都在過年吧。

  還有兩部農民軍已由吳堡渡河進入山西,劉宗敏跟他們合兵攻下永寧州。

  晉南這邊,羅汝才在蒲州一帶打遊擊;原三隊李武威由龍門渡河,正往萬泉匯合四隊拓養坤。

  拓養坤攻城未果,而總兵孫顯祖率領兵馬就快到了。

  正月初七,十槐鎮居民舉著小紅旗歡送革命軍拔營。

  李自成帶兵走西南,後半晌兵圍聞喜。

  大佬王象乾早前在這裏做過知縣,辦了點好事。聞喜以往每年冰雪消融、夏秋大雨時上漲的涑水會漫延到縣城內,王象乾主持修築了條長一百六十餘丈的石堤,徹底隔絕河水漫溢。

  王老頭曆仕五朝,雖文人出身,卻是軍界元老級人物,對明末軍事思想影響極大。崇禎元年他已82歲,仍被皇帝拉出來總督宣、大。

  聞喜知縣當然早知道革命軍盤踞在十槐鎮。

  李自成的大軍一到,還沒開口敲詐,縣太爺派人出來講和。

  縣裏願送糧五百石、銀五百兩。

  革命軍小將姚奇英快哭了,“你們倒是有點骨氣行不行!”

  聞喜縣挺實相。不過李自成不滿足,讓縣裏把涑水驛站二十六頭馬驢騾送出來才罷休。

  聞喜還有個裴氏一族,千年世家。

  “自秦漢以來,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

  “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世不乏人。”

  具體名人,那要把《二十四史》從頭翻遍。

  比如,魏晉時裴秀創“製圖六體”,奠定了中國古代製圖學的理論基礎,一直運用了1400多年,直到明末。

  還有個沒名氣的裴君賜,現任給事中,就是他說的先把農民軍從山西驅趕回陝西再議剿撫。人才!

  到明清時期,裴氏高官少了,擴散到各地的後人也就出了兩個尚書、父子兩巡撫啥的。②馬上去敲詐尚書兒孫。巡撫還要三十年才出生。

  當然,如果他們識時務投了短毛,倒是可以再續裴氏輝煌。所以,李自成趕緊派人去收稅。

  鳳凰垣附近不止一個裴柏村,還有好幾家大姓,董、宋、任、牛、畢、楊、辛、支等等等等,曆史悠久,不知存款多不多。

  另外,再黑一把。

  曹魏九品中正製將人和官分為三六九等,不考核全靠推薦,自然一個人做官親朋好友全做官。久而久之就成了所謂的世家大族。

  其實,類似裴氏這種世家大族有個蛋的人才啊,全是關係戶!

  跟裴家一樣的豪門在三國魏晉南北朝一抓一大把,什麽清河崔、範陽盧、陳郡謝、琅琊王、南陽鄧、關中楊、渤海高、江南朱顧沈陸等等,這些門閥一模一樣,全靠關係一個拉一個。

  所以拿這些地主老財講家風教育有些可笑了,人家是繼承製好不好?因為老子是英雄所以兒子一定是好漢。

  自唐代以後靠科舉出頭的大族拿來吹捧家教才有一定說服力。

  孔融四歲讓梨,上了史書,流傳千年。你家小孩三歲就知道給你開門、拿拖鞋,這算不算大孝子?是不是比孔融棒?能不能上史書?能個屁!

  人家是因為姓孔才能出名,不是因為讓梨。

  上層把持著話語權,世家又把持了上層,那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所以隋唐兩代一直費心費力打壓門閥,到武則天後才有了一定成效。再到唐末黃巢和朱溫把他們殺的萎靡不振,世家門閥才徹底淡出了視野。

  沒有了“傳幫帶”,沒有了“扶君上馬,再送一程”,一旦全靠真本事考科舉,世家馬上就沒了。這說明他們本來就是靠裙帶關係才發達的。

  ……

  張洪去了半天,又拉回來二十多車財貨。李自成這次也沒說啥。

  第二天革命軍啟程往萬泉,在孤峰山下遇到了拓養坤、李武威。

  故人相見,來不及歡喜。因為大隊官軍就在屁股後麵吊著。

  革命軍剛剛列好陣,寧武總兵孫顯祖趕到了。

  “我去你嗎的!流寇哪來那麽多炮?”老孫掉頭就跑。

  “我去你嗎的!老子炮營都沒開張!”李自成急忙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