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資敵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4      字數:3679
  第二天,寧山衛指揮使張承寵偷悄悄溜到潤城。

  李自成得信,趕緊前往相會。

  見麵寒暄之後,張承寵先是大倒苦水,說上麵不好糊弄,要革命軍盡快發兵剿滅九條龍,搞些首級回來。

  而且他還直白的說可以租賃八百衛所兵,自帶幹糧,每人每個月隻需五兩餉銀就行。

  李自成受驚了。還有這種操作?簡直荒謬!

  “我前頭剿了九條龍,你們後麵再捅我屁股一刀?老張,你能保證官軍不來找我麻煩?”

  “那……咱明人不說暗話,自然沒法打包票。不過隻要有幾百首級呈上去,起碼今年安然無事。”

  “王肇生那邊呢?前頭一萬兩銀子他分了多少?”

  “拿走六千。不過沒落自己腰包,孝敬出去一半,另一半留著練兵了。眼下那小白臉整軍備戰,估摸年後正月就要跟革命軍開仗。”

  李自成笑,“那你呢?少不得也要出陣。”

  張承寵尬笑,抱拳拱手,“還望大統領屆時高抬貴手,放小的一馬。”

  他手下那些老農民十年八年都難得操練一次,多半人連刀槍都沒拿過,武器就是鋤頭棍棒。讓他們當個啦啦隊呐喊助威還行,真刀實槍的幹仗還是算了吧。

  “九條龍的事,我明天給你答複。老張,寧山衛在河南的屯田不少,給我弄點糧草來”

  “要多少?五萬、十萬都是一句話的事。麥子一兩六錢銀子一石,包送貨上門。”

  李自成驚訝道:“你可太黑了!秋糧剛下來,我去市麵找大糧商采買也就一兩一錢上下。小米高粱更便宜。”①此時隔壁河北有“穀賤傷農”語,糧價應該便宜。

  張承寵急忙解釋道:“大統領明鑒,鄙人上麵還有幾位官老爺呢,都要喂飽了才好辦事。畢竟跟革命軍做生意,被捅出去就麻煩了。而且您老是不知道,我那些衛所屯田被潞王霸占去的就有兩萬多畝,還有其他縉紳土豪搶奪去的就不提了,這都要打點好了才能把糧食弄出來。而且我還包送貨。”

  “我就納悶了,你這資敵買賣幹的毫不含糊啊。怎麽想的?”

  “官軍勝就不說了,若革命軍勝出,憑咱們這層關係,大統領也不好砍了我吧?”

  “你膽子倒是大。”

  “革命軍口碑我信的過。”

  “……”李自成無語。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大明就是紙老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你不戳破還能哄一哄人,而裏麵早已爛透了。

  張承寵也得到了修路消息,又說可以出動衛所老農兩三千人。

  “咱這交情,工錢特別優惠,每人每日隻需四十文既可。”

  雁過拔毛是一定的,幹活的能拿到手二十文就燒高香了。

  早前曾有一任寧山衛指揮整修過太行陘山路,朝廷有旨表彰。所以張承寵把活攬過去,不光能賺些錢,還能搏個好名聲。

  李自成有心跟他攀交情,當下開口道:

  “天井關前後都可以交給你,路要修的平,走車不顛簸。勞工們每人每日工錢要實得四十文。你回去算算要多少錢,我可以提前預付。不瞞你說,革命軍窮的就剩下銀子了。”

  張承寵笑的合不攏嘴,“天寒地凍活計挺難做,趕工期就要多派人手,差不多到年後二月份左右能修好。兩萬銀子左右吧。”

  現時一般將壯丁一天的勞動量稱作“一工”,比如修築一段九裏長的城牆,大約需要五六十萬工。如果現場有一萬名工人,工期約需五六十天。

  李自成大方道:“銀子我給你兩萬五!那個……天井關一線守軍能不能換我的人?”

  “……”

  張承寵一時嚇傻了,這短毛還真敢獅子大開口啊。

  “茲事體大,實在是……”

  張承寵糾結了一會兒,又提起天井關對過路客商吃拿卡要,每年能得三四千銀子;還有就是萬一官軍通行,怕革命軍跟他們起衝突,那就萬劫不複了。

  李自成拍著胸脯給他打包票,革命軍駐紮天井關隻是收商稅,絕不會跟官軍開戰。另外每年上繳八千銀子。

  張承寵心動不已,但一時間也不敢貿然答應,隻說要回去合計一下。

  “還有件事,皇帝派遣的太監馬上要到了。大統領,這必須要打點一下。”

  崇禎雖然幹掉了一個魏忠賢,後來又提拔了無數小魏忠賢。

  比如王坤,崇禎四年任宣府鎮守太監,他彈劾誰,誰被罷免;誰彈劾他,誰也被罷免。最後彈劾到大學士周延儒頭上,周延儒屁都不敢放。左副都禦史王之道不滿,上疏,隨後王之道被罷免。

  到崇禎五年,馬士英被擢升為右僉都禦史巡撫宣府。他剛上任一個月,就因為挪移公款六千兩賄賂權貴被王坤揭發,被皇帝遣戍。

  實際內情,“例巡撫到任,修候都門要津,侑以厚賄。贖緩不能猝至,則撮庫中正額錢糧應用,而徐圖償補。此相沿陋習,各省各邊皆然,不獨一宣府也。士英蒞任未幾,一時不及抵償,遂為王坤所糾。坤既以發奸為功,上亦心喜內臣之果能絕情麵而剔積弊也,故凡言內臣者皆不聽。”

  明末“潛規則”,每一屆巡撫到任,都要給京城達官顯貴奉送錢財。一般來說,巡撫值五六千兩銀子;知府二三千,官場上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如果你手裏錢不夠,那就先挪用公款補貼,之後刮了地皮再慢慢償還。

  結果馬士英運氣不好,被揪出來了。

  由此看,太監還挺好用,可惜治標不治本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革命軍在上黨太鬧騰,崇禎派出了太監巡視。

  李自成不滿,“憑什麽我打點啊?你們剿賊不力,人家來監軍,不應該是你們去巴結太監?”

  張承寵諂笑,“我們自然是要巴結的。那個,大統領最好也出個一二千銀子意思意思。這樣就能往上報個招撫,對大家都好。”

  “你們倒是打的好算盤。”

  李自成無可奈何,花錢保平安吧!革命軍暫時還要養精蓄銳,不宜搞大動作。

  這邊談完,大統領急忙跑回竇莊跟張道濬通氣。

  老張說,寧山衛資敵的事也就平平無奇吧,那些官兒早沒節操了。他並沒感到詫異。

  能不能拿下天井關,這個不好說。

  至於剿滅九條龍,張道濬現在覺得可以幹了。

  革命軍占據太行山後,進可攻退可守,經營個三五年,上黨高地唾手可得。

  李自成當即拍板,“老張,九條龍這事交給你了,爭取年前辦妥。”

  張能和李過兩部合起來兩千多人,再加上協助的八百衛所兵,應該夠用。實在不行還可以把新兵營拉出去充數。九條龍隻是個山大王而已,應該好打。

  雖然對方的口碑還好,不怎麽禍害百姓。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且他還不吃豬肉。

  九條龍要麽無條件投降,要麽被剿滅。

  將來時機成熟了,李自成還要火並張獻忠、羅汝才等人,他們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如果這回闖王高迎祥比較幸運,沒死的太早,李自成一樣要跟他拚刺刀。

  每個縣就那麽幾個土豪,要是被他們搶先搜刮完了,革命軍吃啥?

  一個國家,一個主義,一個領袖!

  有李自成這一個反王就夠了,餘者統統消滅!

  ……

  第二天,李自成趕往端氏鎮。

  手下無人可用,啥事他都要親力親為,忙的團團轉。

  李自成剛指導著燒水泥、造蜂窩煤,留在沁水的張興教又來信。那邊設立稅務局的事不順,縣裏要談判。

  隔天,李自成又匆匆到了沁水。

  招待他的仍然是劉兆敏劉師爺。

  師爺又稱幕友、幕賓、幕客等,無幕不成衙。

  但凡縣令上任,刑名師爺、錢糧師爺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兩位助手。他們雜學博識、睿智精明、處事周全,熟諳地方種種門道——這都是從幕資本。

  前者協助縣令審理案件;後者為東家辦理錢糧奏銷、地丁人口、雜稅征收等業務。

  因為科舉出來的縣官幾乎毫無執政能力,異地為官又兩眼一抹黑,不請師爺玩不轉。

  知縣令到任之後,師爺先要出麵去找衙門各房書辦談條件,講斤兩,勾結起來各取所需。

  劉兆敏是湖廣襄陽人,家傳本業是刑名,但他學藝不精,一直混不到好東家――跟隨的大多是些在偏僻小縣裏打轉的舉人老爺。

  小縣城人口少,打官司的自然也少,沒啥油水。

  所以劉兆敏又兼學了錢糧。雖說不甚精通,但一人身兼兩職,不僅自己多一份收益,東家也少一份開銷,皆大歡喜。

  隨著革命軍到來,沁水上一位知縣拍屁股跑路,劉兆敏卻認為當下是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他和新任知縣楊任斯攀談半日,順利入幕。

  老楊自己也帶了刑名、錢糧兩位師爺,人家千裏迢迢的跟來又不好辭退。劉兆敏就說自己不要東家供養,反正他背靠短毛足夠吃飽了。

  “大統領,還望您老收回成命,稅務局真的不好設立呀。您老之前說過,沁水縣開了城門就秋毫無犯,現在豈不是食言而肥?”

  “哦……好像是有這麽回事。”

  李自成搓著小胡子,“要不,你們關起城門,我再打一次?革命軍明早就來。”

  “……”劉兆敏鬱悶了。

  他曉得短毛人品不錯,所以才夠膽繼續留在沁水周旋。可沒想到這也是個無恥之徒啊。

  “大統領,人無信不立。革命軍是幹大事業的,犯不著為了區區幾百兩銀子商稅毀名聲。”

  李自成回道:“那劉先生幹脆投奔革命軍,咱們一起幹大事業。”

  劉兆敏尷尬了,一抱拳,“承蒙大統領厚愛。然鄙人胸無大誌,掙點養家糊口錢就滿足了。”

  李自成不解,“既如此,革命軍收稅肯定不會忘了你的好處,為何推脫?”

  “是這樣……”

  劉兆敏開始滔滔不絕。

  新任楊知縣是個老儒士,衙門事務一概不懂,但又想弄點養老錢。經師爺勸說後他才斷了棄官潛逃的念頭,準備跟革命軍虛與委蛇。

  可是縣裏縉紳太多,革命軍鬧大了不好收拾。沁河兩岸的尚書侍郎是低頭了,那畢竟是城外。如果革命軍公然在城裏設立稅務局,幹係太大。

  劉兆敏說,難得楊知縣比較配合,不能讓他難做,要是再換個強項令來大家都不好過。

  假如革命軍實在不收商稅不舒服斯基,那就裝裝樣子,把稅務局設在城外幾個路口就行。銀子一分不少的收了,大家麵子上也過得去。

  “如此也可。”李自成沒意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劉兆敏又說道:“還有一樁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