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想曲轅犁
作者:下龍山人      更新:2021-10-20 23:59      字數:2239
  在如今這麽百姓失去田地的情況下這就逼著麟州百姓不得不改變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的生活了。

  而陸明發現麟州內如此多的鐵匠思索之下決定先造出個利器出來先打響這名氣先。

  想著他就直接吩咐江吏道。

  “江兄,你去請這裏打鐵技術最好的鐵匠過來我有事要詢問。”

  江吏聞言自然不敢對陸明吩咐之事所懈怠直接忙不迭地去找鐵匠了。

  而陸明在上官婉兒等人詫異的眼神當中,直接走向了旁邊一張桌子旁邊拿起自備的羽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陸明一個現代人雖然對於大乾的這些繁體字都已識得和書寫,但是實在是用不慣毛筆於是為了辦公效率快點隻有回歸原始用上最簡易的羽毛筆了。

  上官婉兒壯著膽子上去看頭上去查看雖然還沒有畫完成,但依稀可以判斷出這是個普普通通的農具。

  不由得好奇的問道:

  “你這是打算讓這些鐵匠來打造這個農具嗎?”

  陸明不語沒回答隻是閉目細細思索腦子裏那曲轅犁的記憶然後細細的繪畫出來,不多一時隻見一幅完整的曲轅犁圖紙躍然紙上。

  這時陸明才吹了一下子尚未幹的墨水,抬頭對上官婉兒道:

  “就是這個等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也是上官婉兒一直是出生在富貴人家,從哪裏看的出陸明所繪製之物的端倪。

  隻見這時候江吏帶來了一位雖然看著年過半百但身體依舊健壯如牛之人走了過來然後對陸明行禮道。

  “老朽,餘家村餘貴見過大人!”

  “哦,餘老先生做鐵匠想來已經很久了吧!”

  “大人折煞老朽了,叫我老貴頭就行了,大人我們祖傳三代都是鐵匠而我自小就隨著父親做鐵匠的活計已有餘載!”

  聽著這人的名字稱呼陸明不由得頭冒黑線,這名字咋就怪怪的勒?

  既然是祖傳手藝陸明就直接將剛剛畫好的那張紙遞給這老貴頭。

  “老師傅你且看這東西能不能打造出來!“

  老貴頭誠惶誠恐的從陸明手上接過這紙張心裏也是緊張不已,畢竟是官府要打造的東西豈能簡單?

  隻是當老貴頭接過圖紙打開之後入眼的瞬間就被陸明說話的這曲轅犁的圖紙給深深的吸引住了。

  雖然他看不懂這紙上標的那些文字是什麽意思但是曲轅犁的樣貌形狀,他還是看得明白的。

  他也是種了一輩子於農具打交道的鐵匠怎能不知道這東西的用處。

  陸明看著這老貴頭看著入迷,開口提醒道“

  “老~貴頭這曲轅犁能打造出來嗎?”

  老貴頭聽到陸明這話眼睛從這圖上移開來。

  “大人,這個叫曲轅犁的物件老朽怎麽打了半輩子鐵都沒見到過?”

  陸明笑了笑暗想著這東西還沒被發明出來了你們見過就出鬼了。

  然後無奈解釋道:“你沒見過那是你見識淺薄。

  我敢保證這曲圓犁一旦問世,將能提高犁田速度,至少三倍還多!”

  “嘶!”

  老貴頭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眾多在旁的官員更是悱惻的看向陸明。

  上官婉兒更是覺得詫異,陸明這莽夫竟然想造出新型的犁田機器來!

  而老貴頭看著這大人所說之話不由得忍不住激動的直哆嗦,然後細細拿起來觀看。

  要知道自古以來農民是真的苦,為了一口是的,整天麵朝黃土背朝天不說,為了開墾一片田地出來更是肩膀上的皮都要幹脫了,

  那大牲口黃牛一直都是緊缺之物所以經常看到農忙時期由人力來拉動直轅犁,其中的艱辛。真是不為外人道也。

  陸明看著他們不信的樣子,又繼續道。

  “不僅如此這曲轅犁比長直轅犁可是省氣力多了。

  原本二牛三夫才能耕作,使用曲轅犁後,一牛一夫就能耕作了。

  同樣的農夫與牛的數量,現在可以耕作三倍還多的土地。”

  看著曲轅犁設計圖紙老貴頭手裏瑟瑟發抖。

  “大人,你放心這曲轅犁打造起來並不困難。

  小老兒我就算是拚了老命也會把這曲轅犁裏給造出來的。“

  看著旁邊的那些官員伸長脖子想觀看老貴頭手上的圖紙陸明眼神一凜。

  “你們空閑的很嗎?”

  聞言大家才不敢上前而是哆哆嗦嗦的去忙活了。

  隻是臨走之前陸明威脅道。

  “今日之事誰敢傳出去小心我劍下無眼。”

  而陸明就直接把這老張頭請到一旁細細商討製造這曲轅犁細節了。

  俄頃。

  “那就有勞餘老了。”

  “大人放心隻要打鐵棚子搭起來,我老貴頭今夜就是通宵達旦也一定會為大人把樣品製造出來的!”

  陸明點了點頭他和老貴頭商量了下,還是決定先打造個樣品出來先然後才批量製作。

  本來這麟州府內不缺鐵礦自然落實下來也就方便多了。

  而陸明不知道的是在麟州的某一處不起眼的宅府裏。

  清河崔氏正在向這裏那李延伯口中的鄭老不顧路途遙勞累,今日就向這裏所有的豪商世家發出請帖請他們到此一聚。

  而收到請帖之人雖然說現在很恐懼請帖這東西,但是清河崔家他們也不敢懈慢得罪,畢竟這清河崔氏乃千年世家。

  他們的勢力範圍,在清河郡內,盤根錯節。

  同樣也延伸到關隴、江南、河東河西地帶。

  他們帝都京城都更有不少族人。

  或是在朝為官,或是在京城內經商,還有在京城內求學的。

  所以時間一到這些人就紛紛踏門而至了。

  隻要收到請帖之人誰都不敢坲了崔氏的麵子。

  而等眾人落座還沒等到那鄭老出來就互相之間議論紛紛起來了。

  “如今朝中已經亂開了。”

  “大家都在猜測,當今聖上是不是有意而為。”

  “嗬嗬,那倒應該不會!”

  “若是不會,那又為何這陸明此人或者是關於這趙瑩公主我們在座的都一無所知!”

  “當今聖上也不知怎麽了,據說自從前段時間起就性情大變了。”

  “確實!那夜直接抄了那國師太堰的家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唉!朝堂之事,一片詭譎!實在是難以琢磨!”

  就在這時隻見一位老者從外緩緩走了進來,眾人立馬停止了探討的話然後起身。

  隻見人未至聲音卻先傳入大家的耳中了。

  “我們世家所秉持的就是互相扶持!

  而我崔氏糟此大難,各位為何置身事外?”

  一聽就是問罪的話語,搞得所有的人無不一時尷尬的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