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血色黎明
作者:草根      更新:2020-03-02 03:55      字數:3150
  大道時代第六年,四月十日清晨,青麟母皇率領昆族大軍出現在匠守玉門西方。

  之後,未來天庭與始源皇朝的全麵戰爭爆發。

  不同於始源皇朝的龐大、臃腫、混亂,未來天庭擁有精細的演算係統,以及憑借心靈洪流和命運長河衍生出來的恐怖的協調力。

  戰爭爆發之後,始源皇朝對於戰局的把控就變得非常薄弱,將數千萬的昆族修士散布出去讓他們自行戰鬥,並發布懸賞,也有這個原因,因為難以掌控。

  所以戰爭開始之後,在始源皇朝眼裏,匠人舊地,就是一片混亂,哪怕這其中有不少王顱的伐謀者,實時的將信息回報給皇城,皇城方麵對於戰爭的細節仍然一無所知,隻知道昆族占據了上風。

  王顱的弱勢,在這場戰爭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王顱不是光腦之王,是一件道器,也不是心靈洪流。王顱隻是將數百萬經過精挑細選的昆族神王的神魂熔煉在一起,王顱這兩個字,起初為“王爐”,就是熔煉的意思。

  昆族思想單一,對於上級擁有強大的服從性,這是王顱能締造出來的前提,但這也是王顱的弊端,就是隻能進行較為單一的思考,一旦思考的內容過於龐雜,作用就十分有限。

  而匠人舊地的戰爭,雖然從一開始就陷入混亂,昆族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但未來天庭一直擁有清晰、準確的信息,有的信息甚至細致到個人的動向。

  這些信息上下流通,也不斷的匯報給各大神府,並作出清楚的決策。

  戰爭開始之後,按照洪武神府的劃分,已經經過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昆族的突襲。

  這個階段持續了大約一個半時辰,昆族四路大軍湧入,集結了約五萬七千尊神王,五千萬昆族修士,未來天庭隻有一萬神王,散布在各個據點,往往一個據點隻有幾十尊神王,所以各個據點的未來諸王幾乎全都選擇了撤退。

  在這個階段,因為匠人舊地與未來天庭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信息的傳達需要時間,未來天庭對於昆族的突襲一無所知,在匠人舊地的未來諸王幾乎就是孤立作戰。

  第二個階段,是馳援。

  未來天庭踏入匠人舊地的作戰,已經籌劃了一些時日,方方麵麵都準備完全,未來天庭的強大領袖們都意識到這一戰的重要和艱難,也意識到青麟母皇可能會現身,甚至昆族數萬尊神王的突襲,強攻,都在未來天庭的計劃之中。

  這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不論戰場多麽慘烈,在始源皇朝眼中,突襲多麽成功,這一切,其實都在未來天庭的意料之中。

  被突襲,是無法避免的。

  始源皇朝龐大的神王數量,也是現實。

  龍城的領袖們都在等待著昆族的突襲。

  這一戰注定慘烈。

  所以早在二十多天前,未來天庭的宰傅神府就搭建了兩條虛空隧道,從匠人舊地,通向未來天庭外圍星雲的數十座大千世界。

  而在十二天前,各路神王大軍,就已經在這數十座大千世界裏集結完畢。

  這其中,有洪武神府的三千神王戰將。

  靖宇神府的幾百名神官。

  在上一次大考中獲得功名,在各個神府任職積攢資曆的年輕神王,也有四千多尊,為戰爭做準備,這一戰,將是這些不過幾百歲甚至幾十歲的年輕神王參與的第一次大戰。

  除此之外,還有荒界援軍兩千古象族神王。

  以及妖界,以妖姬肆羽率領的一千七百尊妖王。

  共一萬一千尊神王,全副武裝,狀態飽滿,早已待命。

  在突襲開始之後的一個半時辰,消息終於傳遞到了未來天庭的外圍星雲。

  起初,外圍星雲隻是一些大千世界,最開始隻有三十幾個,聚集在一起,遠遠的看去好像一片雲團,散發著晶瑩的微光,作用其實等同於“接待站”,歸靖宇神府管轄,作用是接待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踏入未來天庭的外來神王,有的時候,也作為中轉站,用來暫時安置那些希望加入未來天庭的勢力。

  在第三次日月峰會議之後,有十幾個至高天朝選擇加入未來天庭,將一個至高天朝並入未來天庭,這是浩大的工程,需要辦理各種手續,分配土地、資源,並入大陸、海洋、山川、湖泊等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要完整的並入一個至高天朝,以未來天庭移山填海的能力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外圍星雲就成了中轉站,許多加入的勢力先在外圍星雲時受到未來天庭的接待,並處理各種事務。

  因為一下子有十幾個至高天朝加入,未來天庭立刻擴建外圍星雲,先後建立了數千顆星辰,上萬座大千世界,還有星辰橋梁和各種建築,數不勝數,這是未來天庭一項巨大的工程。

  但是外圍星雲建立之後,未來天庭也意識到其存在的意義相當重大,相當於是未來天庭的“鎧甲”,是最外圍的防禦,於是在外圍星雲當中也建立了城堡、哨塔,各種陣法,並且,也是未來天庭對外擴張的“前線”。

  隨著未來天庭越來越強大,在不斷的占據著虛空法則,領域範圍也在不斷增加,因為天帝被封印和黑死浩劫的衝擊,維度壁壘漸漸消失,未來天庭的大道世界壁壘就可以沒有阻礙的向外延伸。

  但未來天庭神王的數量增加的速度,比未來天庭自身膨脹的速度要快的多,隻依靠未來天庭自身的膨脹是不夠容納的,所以建設域外世界就成了重中之重,外圍星雲,也起到了這個作用。

  作為未來天庭的外圍,外圍星雲最早收到了匠人舊地爆發戰爭的消息,早已準備好的一萬一千尊神王,立刻安靜而有序的踏入虛空隧道,前往匠人舊地。

  大約又過了一段時間,消息通過外圍星雲傳達到了龍城。

  各大神府幾乎是同時收到了消息。

  不過在負責傳遞消息的神王踏入未來天庭的那一刻,孟凡已經通過對心靈洪流的絕對掌控力,知道了這件事。

  所以在南宮景玉帶著信件踏入天王廳的時候,孟凡已經離開了一刻鍾的時間。

  一炷香之後,孟凡出現在匠人舊地,青麟母皇的麵前。

  又過了一個半時辰,一萬一千尊神王援軍抵達匠人舊地,古象族大軍在巨笑仙的率領下,踏碎了追擊齋月等天道神王的昆族,隨後按照最初的計劃,古象族兩千餘尊神王殺向匠守玉門。

  妖王們的移動速度比古象族快了許多,在古象族踏碎昆族的時候,妖王們兵不血刃,沒有經曆一場廝殺,已經抵達匠守玉門以東六千裏處。

  而其餘的援軍,則根據烽火台、精神令牌、思想烙印等等的通信方式,前往各處支援孤軍奮戰的未來神王。

  在這個時候,不僅是未來天庭派出了援軍,始源皇朝也陸陸續續的增派了數名將領率領著幾萬神王湧入匠人舊地。

  到此,馳援階段結束。

  第三個階段,是焦灼戰。

  未來神王有一個特點,就是越戰越勇,傷亡越多,爆發出來的潛力越驚人。

  這是在長久的歲月中,無數次絕地反擊的戰鬥中磨煉出來的可怕品質。

  被逼入絕境的各個神王都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和數倍甚至十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展開凶猛的死戰,神王自爆肉身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事情隨時都在上演,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對殺”,敵我懸殊的兩邊在不後退半步的情況下互相衝擊,互相沉默的“屠殺”對方。

  一萬一千尊神王援軍固然強大,但始源皇朝之後陸續增派的援軍也有幾萬尊神王,這些援軍都由始源皇朝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率領,比如府主、將軍。

  到此,未來天庭一方投入到匠人舊地的神王數量已經達到了兩萬一千尊。

  而昆族派往匠人舊地的昆族神王,估計已經超過了十萬尊。

  就算是擁有六十尊神王的始源皇朝,此處也派出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軍隊,相當於始源皇朝每六尊神王就有一尊參與了這場戰爭,要知道,始源皇朝幅員遼闊,領域麵積是未來天庭的上百倍,各地的領袖、官員、將領,都是神王,六抽一投入戰場,這個比例已經相當可怕。

  舉一個例子,就好像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世俗國家,一下子將一億多人口變成了士兵,投入到一場戰役中。

  相當恐怖。

  當四月十一日的黎民到來,遠處的天空升起古老的匠人太陽,那太陽是血紅色的。

  被無數的血腥氣染紅的太陽。

  當血色黎民升起的時候,匠人舊地,已經堆積了無數的屍首,麵對五倍於自己的敵人,未來天庭從最開始的處於下風,到漸漸持平,硬生生把戰場變成了僵局。

  第四階段也將到來。

  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