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勞累的後遺症
作者:靚雪飛燕      更新:2021-10-15 17:29      字數:2109
  可見,蕊的母親非常重視文化素養的提升,希望自己孩子們都能學得更多的知識。

  為此,在做家務事上,在蕊的家裏,女人的地位略高於男生,男生做重一些而又多做點是鐵定的規矩。

  除了偏向於重女輕男的規矩外,更格外偏向於在讀書學習的孩子,隻要是在學習的孩子,一般都不會讓你去做家務。

  這本來是件好事,結果呢,小的時候幾姊妹為了躲開做家務,就會把做作業的時間拉長。

  或者一到感覺可能會做家務的時候就開始把書本擺出來,表明自己要做作業了,父母喊做家務的時候請忽視我。

  日積月累,在每天做作業的時候,就想著多磨些光陰,可以一個小時做完的作業,硬是磨到三個小時後才做完的事情就常常發生。

  習慣成自然是一句永遠不過時的語錄,這可怕的習慣對張蕊家幾姊妹的影響頗深。

  除了外出讀書早一點的哥哥情況好些外,小的三個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一定的影響。

  後來的後來,結果就出現了,因為平時做作業習慣了慢慢做,考試的時候被影響了,明顯的時間不夠。

  首先表現出來的是,題做不完了,就算做完了正確率也打了折扣,因為限製了時間的考試,無形中會產生壓力。

  這種壓力在時間的限製下讓人越來越慌亂,正確率是無法保證的。

  可能前麵提到過,蕊的家裏本身就是在縫紉社接得有活路做,給別人縫製男女的服裝。

  因為做服裝零活,受到影響的三姐,由一二三年級連續榮獲三個年度的三好學生,到了小學五年級升初中是硬是名落深山。

  蕊的三姐在上小學時,小學還是五年製教育,還沒有執行沒有六年製教育,連幼兒園學前班都是沒有的,所有的孩子,到了七歲時直接上小學一年級。

  這次蕊的父親惹了禍,無奈之下又開始做早餐生意,加上在縫紉社接的活路,這樣學習的時間更是無法保證。

  所以,蕊的三姐後來沒有能考入初中,補習一年之後,依然沒有能考上,又因為家庭情況具體到沒有多餘的錢能繼續供給三姐複讀,還要過早的融入社會打工賺錢以補貼家用。

  於是,小小年紀的三姐每個月的工資除了寄給哥哥讀書,其餘的一分不剩的交給了蕊的母親這個‘財政部長’。

  不管經過多少年,不管工資漲多少,蕊的三姐直至出嫁前,從來就沒有掌管支配過自己的工資。

  到了出嫁的時候,說是給她陪嫁的嫁妝,也隻是床鋪上的一些必須的床上用品,連個電視機都沒有。

  唯一想要的一台舊的縫紉機,母親也是沒有舍得給她,這讓三姐一直心生不滿,到老了都不想碰有關於縫紉方麵的活路。

  這件事確實是蕊的母親不對,年紀越來越大的母親,眼睛也是越來越不好使,沒有過幾年,那縫紉機就成了蕊家裏的擺設。

  直至蕊的母親完無法使用那縫紉機了,想要給蕊的三姐時,蕊的三姐竟然一口回絕,然後那可憐的縫紉機便在歲月的流失中慢慢生鏽老去變成了廢鐵一坨。

  都是貧窮惹的禍,要是蕊的母親舍得把那個年代讓人稀罕的縫紉機給了蕊的三姐,說不定還能把母親精湛的縫紉技術傳承下去。

  蕊的三姐從小就為家裏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看吧,開始擺早餐店起,每天都是蕊的三姐幫助蕊的母親把早餐店整得差不多了,又匆匆忙忙的去縫紉社上班去。

  這是日複一日的到這一年的年底將近,蕊家的早餐店生意居然比父親的工資還高出了幾倍,不但還了小堂叔家的欠款,還有了不少的剩餘。

  蕊的父親的工作也因同樣情況的幾十個老職工聯合起來,尋找多方領導,要求解決工資問題。

  不能讓他們年輕的時候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付出了青春年華,老了老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

  通過努力,政府終於答應在這個年後無論如何都要給他們把基本工資解決,過了年一定就給他們轉為財政開支。

  這是讓全家都非常高興的事情,終於不用這麽辛苦了操勞了,生活又有了更多的盼頭。

  但蕊的全家人嚐到了甜頭後,這種寬裕的生活,有錢的日子,還是非常讓人想繼續向往的,做下去的勁頭越來越大。

  即使非常的辛苦,辛苦到什麽程度呢。

  每天放學回家,蕊幾姐妹的第一件事是幫助收攤,那個攤點的位置剛好在學校和家的中間,放學回家要經過攤點的位置,很是順便的事。

  第二件事幫助做飯,吃完飯後,該做作業的就做作業,該淘米的淘米,該把豆豆選沙後煮豆豆的煮豆豆,分工協作。

  直至做作業的把作業做完,豆豆煮熟了,糯米也蒸熟了。

  然後,全家齊動手,開始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碓窩裏用木棒棒捶打成茸泥,這個工作是一直是弟弟做,他是男生嘛,力氣大些,才能捶打得細膩些。

  注:碓窩一種大石頭鑄成的一種凹圓形的打米器。

  將打成茸泥的糯米捏成圓餅,再包上捏成圓形的豆豆泥在裏麵,這些工作,一般是蕊的母親做的,這就是技術活,有七竅玲瓏心的才做得好。

  蕊的母親把包好豆豆泥的糯米粑做好之後,放在一邊。

  蕊和三姐便負責用手掌將其碾壓推平整,成為了圓圓的薄餅後,放在一些大大的竹製簸箕裏晾起,第二天早上才能把早餐攤子擺出去。

  糍粑的工作也不是那容易就做得好的,還得要手掌的巧勁。

  當然,米蒸得過熟不行,做出來的糍粑會漏豆豆出來,蒸得硬了碾壓推平不但很費力,還不能推平展開到所要求的那麽大小。

  每天做完這些後,已經快到了晚上十二點,為了能早些睡覺,做作業的都不能象過去那樣磨時間了,蕊的母親會催促的。

  多年後,蕊發現自己的手掌一般不太敢用大力,一用力就會生痛,大概是就那個時候做糍粑時,在碾壓推平的過程中留下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