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能違背科學訓練
作者:異界雨夜行者      更新:2021-11-11 13:48      字數:2239
  一個小學體育老師,能培養出王蕾、吳義鋒這樣的短道速滑運動員,說明還是有一定執教能力的。

  這樣的人才,實在難得。

  因此,劉嘉滿一提出來,林誌鴻就表示同意。

  聽孫翔沉默了,林誌鴻擔心對方拒絕,就瞅著劉嘉滿手裏的電話。

  劉嘉滿:“孫老師,還在嗎?”

  孫翔:“劉教練,我剛才考慮了一下,這樣吧,明天我過去一趟。”

  劉嘉滿:“好的!”

  ……

  第二天,為了等孫翔,劉嘉滿沒有帶隊去冰場訓練,而是在隊部操場上進行身體姿勢訓練和平衡訓練。

  身體姿勢,是指身體及身體各部分,在練習過程中所處的狀態,在一個完整的身體練習中,身體姿勢可分為開始姿勢,練習過程中的姿勢和結束姿勢。

  身體訓練根據個人特點不同,選擇開始姿勢的主要著眼點也不同,一般要考慮到兩個方麵,注意力是否處於集中狀態,身體是否處於最有利的位置。

  開始姿勢要注意個人特點,不能盲目強求一致。

  練習過程中的姿勢,是指在完成動作主要部分時,身體的運動狀況,如起動和疾跑的動作。每項練習過程中的姿勢都有嚴格的規定,並構成了各運動項目的技術要求。

  結束姿勢,是指練習結束時,身體及身體各部分的狀態。在一連串的技術中,上一個練習的結束姿勢往往是下一個練習的開始姿勢,直接影響到與下一個練習的串連與銜接,影響到練習的效果。

  平衡訓練,是短道速滑重要的基礎訓練內容之一。

  冰感是在平衡能力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專門性機能能力,是技術的組成部分。冰感的建立需要較長時間,它是通過多次反複訓練使皮膚,肌梭,肌腱韌帶的神經末梢去體會身體的空間位置,並將肌肉感覺反映到神經中樞而形成敏感的方位,用力的時機及大小的感覺。

  這些感覺的東西在腦中形成動作表象,留下痕跡,並可以在以後的訓練實踐中得到激活,以支配並調整機體的運動,從而提高運動員運用的應變能力,機動能力和熟練性。

  劉嘉滿將隊員們分成組數組,身體姿勢訓練和平衡訓練交替進行,隊員們互相糾正,調動隊員的興趣,以避免單調枯燥,他在一旁觀察,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下午,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出現在閃電隊隊部大門外:

  “師傅,這裏就是閃電隊吧?”

  保安大叔:“你找誰?”

  “我找劉嘉滿教練!”

  劉嘉滿沒見過孫翔,但一直留意著呢,他早就看到大門外的小夥子了,聽到對方和保安對話,就知道是孫翔來了:

  “王蕾,吳義鋒!”

  王蕾和吳義鋒正在訓練,沒看到大門外來的人。

  “到!”

  王蕾和吳義鋒異口同聲答應。

  劉嘉滿說:“看誰來了!”

  王蕾和吳義鋒這才往大門那邊看,這時,孫翔已經進院了。

  “孫老師!”

  王蕾喊著跑過去。

  吳義鋒跟在後邊:

  “孫老師!”

  孫翔看著兩個學生,感慨道:

  “王蕾,吳義鋒,你們都長高了。”

  師生三人都很激動,互相問這問那。

  劉嘉滿沒有過去,而是在一邊感受著師生見麵的這份溫馨。

  孫翔和兩個學生聊了幾句,然後看向劉嘉滿:

  “這位是你們劉教練吧?”

  王蕾答道:“是的!”

  劉嘉滿這才走過去,握住孫翔的手:

  “孫老師,您好!”

  孫翔非常激動:

  “好好好!劉教練您好,謝謝您去醫院看我!”

  劉嘉滿笑道:“這點兒小事兒還記著呢。孫老師,到辦公室吧,林隊長等著你呢。”

  孫翔說:“王蕾,吳義鋒,你們繼續訓練,我去見你們隊長!”

  ……

  秦慶榮的跳槽,對閃電對來說也不算什麽壞事,他的執教經驗和能力都有,就是有些剛愎自用,因循守舊。

  劉嘉滿是開拓型的教練,目光長遠,肯於鑽研,大膽采用新技術,新方法。

  老資格的秦慶榮,在某些方麵起了阻礙閃電隊發展的作用,他走了,劉嘉滿反倒可以放開手腳。

  林誌鴻對孫翔很重視,他推掉了今天所有的事,坐在辦公室等候。

  看到孫翔沒有食言,林誌鴻很高興,開門出去把對方迎進來。

  雙方客氣兩句,林誌鴻請孫翔坐下,然後說:

  “孫老師,你培養出王蕾吳義鋒兩個好學生,也是送給我們閃電隊的兩份大禮,感謝的話我就不說了。”

  孫翔說:“林隊長,我是小學體育老師,小時候就喜歡滑冰,也進滑冰隊訓練過幾天,對短道速滑有過研究,還發表過幾篇文章,我帶王蕾和吳義鋒,也是想把他們培養成優秀運動員。”

  林誌鴻聽了,更加滿意,心想,劉嘉滿有了孫翔幫助,就如虎添翼了:

  “孫老師,雖然我們初次見麵,但從王蕾吳義鋒這邊看,你也不是外人。我實話實說,我們主教練離職了,現在急需缺一個教練。待遇的話,跟劉教練一樣,五險一金,底薪1200,課時費,全勤獎,餐費補助,獎金這些都有。這個標準,在短道速滑這個行業中,不是最高,屬於上中等吧。不知你能不能來幫我們?”

  孫翔非常爽快:“林隊長,昨天接到劉教練電話,我經過考慮,今天上午已經辭職,工資待遇我不計較,主要是我終於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林誌鴻沒想到孫翔這麽痛快:

  “好!孫老師,你就配合劉教練的工作吧!”

  孫翔說:“二位都是我的偶像,你們的比賽我都看過,我很願意和劉教練在一起工作!”

  就這樣,閃電隊聘了孫翔,原先的兩個組,又合到一起……

  短道速滑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體育運動項目,孫翔的加入,無疑是給閃電隊注入了青春動力,掀開了新的篇章。

  但是,潛在的威脅還在……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

  全民冰雪運動的興起,短道速滑運動也風靡起來,有的是經過認真考察,做了充分準備,有的是盲目跟風,一時間,大大小小的短道速滑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競爭也隨之而來。

  競爭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

  但要不被淘汰,就要出成績。

  出成績靠什麽,靠的是優秀的教練員和優秀的運動員。

  因此,挖教練員,挖運動員也就成了風氣。

  而優秀教練員,優秀運動員,就成了首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