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師傅永遠都學無止境
作者:兌酒當歌      更新:2021-10-12 06:22      字數:3578
  在餘錢的講解下,常平對目前所在世界修煉體係已有一個大致掌握。

  這個世界主要分文人,僧人和術人三種修煉者。

  術士武夫煉氣修身,大同小異,灌頂築基,超脫凡胎成就陸地神仙。

  僧人則有自己獨立的一套佛門業力佛印等法術修行以及積功德築金身的優勢。

  文人文術造詣修外,功名修內,也是有一套獨立嚴格的自我修身之法。

  文人主攻文章學問,通識大道真理,琴棋書畫內外兼修,統稱文術。

  文術的精進可以給文人加持文氣,能夠強身護體,文光環繞,鬼神勿近,妖魔難侵。

  強大的文人出口成刀,口蜜腹劍,詩成泣鬼神,若寫成蘊含天地大道的文章更會引發異象,驚天動地。

  文人分五大境界,從弱到強為儒生,大儒,鴻儒和巨儒最後則是聖賢。

  文人內修與功名有關,諸如科舉求官,造福一方,斬妖除魔,濟世救難……功名顯露萬人景仰方能獲得業力加持,從而強大自身。

  這和佛家的功德類似,至於佛家的情況,餘錢卻是含糊其辭,似乎不願和自家徒弟過多提及……

  常平經過簡單的洗漱,便正式進入廚房開始準備師徒二人的早餐。

  在吃這方麵,有前世記憶,常平對各種菜係那是輕鬆拿捏,且能變著法的換風格換花樣換品種,頗討餘師傅歡心。

  簡簡單單的兩份腸粉很快蒸好,配上秘製醬汁,人間絕味……師徒二人大快朵頤。

  用過早膳,常平換上一身清爽的白色文人長袍,取過清風劍,來到前堂。

  知墨觀分前院,前廳和後院。

  後院三間房一間房餘錢住,一間房常平住,還有一間雜房連著灶台以及茅廁。

  走出後院就是學子們學習的地方,也就是前廳。

  捉鬼驅邪隻是知墨觀副業,主業自然是教書育人,傳道受業解惑也。

  學堂裏幾張課桌板凳東倒西歪擺放,還遺留著村裏孩子玩耍時的痕跡……

  堂前正方牆壁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人物畫像,為文院那位老夫子。

  畫像的兩側掛著兩塊木匾,上麵刻有兩行鎏金詩體,分別是: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嘉興與人同。”

  有了這兩行詩詞的襯托,頓時,學堂便仿佛加持了一股神聖光輝。

  常平躬身對著夫子畫像虔誠地拜了三拜,尤其被餘錢一眼看出文氣增幅後,聯想到餘錢對他所講過的那些曾經滄海的名場麵故事,對於那位夫子的敬畏更增了一分。

  拜完夫子,常平將清風劍放到一邊,先將書桌和凳子重新擺整齊,再取來筆墨,著手醞釀融梗一首前世的網紅曲。

  這時,餘錢也來到了前廳,端坐專屬於他的那張太師椅上,手裏依然捧著那本泛黃書籍翻閱,盡顯師者風範。

  常平謄寫完歌詞,頓覺神清氣爽,耳聰目明。

  敕天鏡麵浮現文字。

  “文氣增。”

  “文氣充沛。”

  “正心經小成。”

  “正心守己,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虛空甯宓、渾然無物!無有相生、難以相成!份與物忘、同乎混涅……”

  沒想到這次獲得的獎勵是一段經文。

  這經文被常平熟稔於心,深深烙印在腦海,隻要遇到妖物幻象迷惑便可自動運轉!

  看著自己的得意之作,常平嘴角微揚。

  雖有融梗,但九成以上都是原創,且立意也完全不同,有所超越。

  常平將歌詞遞給師傅,不經意瞄了眼師傅手中泛黃書籍破舊的封麵,首字已模糊,依稀看到是‘()草綱目’三字,看來是本醫術,不由對師傅暗暗敬佩。

  師傅果然博覽群書,勤於專研,孜孜不倦,永遠都學無止境。

  餘錢除了是位先生,在醫術上也頗有造詣。

  關於針灸,按摩,藥理方麵都獨有一套,且毫無保留將所學傾囊相授於自家愛徒。

  時常為附近村民行醫治病,妙手回春,特別是在婦女月事病上有著獨特療法,更深得婦人心,成為中青年婦女們的偶像。

  餘錢接過徒弟抄寫的歌詞,深邃的眸子掃了下白紙上那排整齊而漂亮的蠅頭小楷,眉眼一展。

  “夫子……閑畫?”

  這位老先生瞳孔一張: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目光中閃爍著一股異色,下意識便將手上那本泛黃的‘醫書’丟到一邊的陳舊茶幾上,目視著白紙上一行行的歌詞,渾厚的聲音緩緩吟誦——

  灑一片流沙,池水泛浪花

  看我天山醉馬,揮劍斬落霞

  仙人撫我頂,從此結長發

  大夢千秋,誰辨真與假

  閑來畫一畫,寒山石徑斜

  待我羽化飛升,演一出神話

  煮酒談天下,喊聲小二上茶

  明月相伴,萬裏走狂沙

  我追過風戲過花

  夫子無錢逛酒家

  聽琵琶,誰牽掛

  慣看春秋與冬夏

  我追過風戲過花

  四海為家浮雲下

  看斜陽,撚落花

  江山無限任我畫

  ……

  “妙哉啊妙,這詞與為師有共鳴,不由讓人又想起了和白玉宮聖女醉看夕陽,勇闖天涯那時節……曲呢?”

  餘錢品完徒兒的這首歌詞,不禁大讚,迫不及待要哼哼兩句。

  “徒兒這就為師傅唱來……”

  常平轉身取劍,恰巧,帶起的旋風目的性極強地朝茶幾上那本《()草綱目》吹拂,書頁翻動,飄忽中,隻見(春)花燦爛滿(宮)開,(草)木萋萋惹(人)愛……

  眼見為實……果然是關於草的書。

  手持清風劍,常平走向前院。

  院中有一棵槐樹,槐樹下是石桌和石凳。

  地麵由青石板鋪成,角落裏種著花草。

  整個院子相對還是比較寬闊。

  餘錢坐於堂前,看著自家徒兒揮舞長劍,劍氣如電亦如風,每一招劍式仿佛都勾動著某種大道真意,其劍筆走龍蛇,其形夢幻泡影,不禁點頭:“書生會劍術,誰也擋不住!”

  而今日,常平揮劍的同時,嘴裏唱起了前世那首網紅曲《浪子閑話》來。

  劍走偏鋒,蝶舞翩躚,配上自己編的《夫子閑畫》歌詞,韻感十足。

  隻聽一遍,餘錢便將整首《夫子閑畫》曲調記住,開始打著節拍,悠哉地哼出了聲,不時搖頭晃腦,樂在其中。

  “看斜陽,撚落花,江山無限任我花……老夫子啊,但願有一天你會看到……”

  餘錢指節敲打著太師椅的扶手,眯眼瞟向院中徒兒那一劍的風流,嘴裏時不時呢喃一聲:“我家徒兒這心機是有的……妙哉妙哉!”

  ……

  日上三竿,依舊不見學子入堂。

  看來又將是閑賦的一天。

  學堂不開工,師徒二人也樂的清閑。

  要說知墨觀還是有學子的。

  鎮上那些大戶慕餘老先生的大名,也是有心讓自己的子女到知墨觀來接受文化熏陶。

  隻是,這些富二代堅持了一兩天就以各種借口遲到,早退,最後幹脆不來。

  當然,大戶們的學費是不會少給,這也是知墨觀的一筆不菲的收入。

  而往往憑借餘錢那三寸不爛之舌,到那些大戶家做做家訪,口吐蓮花,吉福祥瑞,禍因凶兆,開光平安符奉上,老爺少爺書畫兜售,小姐夫人美容養顏,往往就能換來大半年開銷……

  常平不得不佩服,自家師傅業務能力太強。

  再加上經常也會給附近村子的窮苦百姓坐診看病,即便收不了幾個錢,可隔三差五,鄉親們也會送些豆腐鹹菜什麽的以聊表心意,所以,其實,知墨觀還真不愁吃喝……

  有時附近鄉民忙不過來,會將自家小孩送到學堂托付餘老先生照看,這些孩子倒也是能折騰的主……

  孩子懵懵懂懂,對學問,對知識分子的認知還淺,不過,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耳濡目染下,受一點點文化熏陶,讓這世間多幾個明事理的人,也算是教書先生的一場功名。

  “餘先生,小常先生……”

  虛掩的大門被推開,兩個身穿粗布補丁衣服的孩子這時走了進來。

  走在前麵的男孩便是寡婦張氏的兒子小明。

  和小明一起的是張氏隔壁家女兒小錦,有些怯生生地站在小明身後。

  小明手上提著一筐豆腐來到了院子裏,兩個孩子都極有禮貌,分別向著學堂內的一老一小兩位先生行了禮。

  “小明和小錦,什麽事?”

  餘錢笑問。

  小明道:“俺娘叫我帶了些豆腐來向餘先生表達謝意,多虧了餘老先生出手相救。”

  “鄉裏鄉親,這點忙不算什麽。你娘呢?”

  餘錢笑眯眯道。

  “我娘到鎮上賣豆腐去了。”

  小明大咧咧說道。

  常平走到小明身前,笑著接過小明手中竹籃,卻見小明看了看前廳,欲言又止。

  “小明,還有什麽事?”

  常平問。

  小明抓了抓腦袋,憨憨一笑:“小常先生,我和小錦以後可以常來學堂玩嗎?”

  常平摸了摸小明的後腦,笑道:“隨時歡迎。”

  小錦卻囁嚅著:“小常先生,女孩子可以讀書嗎?讀書有用嗎?”

  常平歪著頭看了眼小明身後的小錦,笑道:“這個你應該問我家師傅。小明,幫我個忙,和我一起將豆腐拿去廚房,有些事我問問你,順便我給你們拿些你們可以看的書……”

  “好的,小常先生。”

  小明乖乖跟著常平去往後院。

  前院隻剩下了餘老先生和小錦。

  餘錢接過徒弟的話題,溺愛地看著小錦,咪嘴笑道:“小錦,女孩子讀書自然有用,學問是這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不分貴賤,不分男女,眾生平等,讀書才能明理,知天下,何其有用!”

  小錦懵懂的點頭,但又有點點擔心和猶豫:“餘先生,可是我們家窮,教不起學費。”

  “無妨,來便是……”

  “可是我識不了幾個字……”

  “慢慢來,不急”

  不多時,小明跟著常平走出後院,小明手上的竹籃裏沒有了豆腐,卻是多了幾本畫冊。

  接下來,小明和小錦就待在學堂裏,手捧小常先生給他們看的那種各式畫風奇特的故事繪本,感覺十分新穎。

  小常先生告訴他們,這叫做漫畫……不一會兒,小明和小錦就看的如癡如醉。

  ……

  “師傅,我出去一趟。”

  常平背起清風劍,向餘錢說道。

  餘錢頷首道:“小心行事。”

  “明白。”

  和師傅打過招呼後,常平離開學堂,朝著知墨觀十幾裏外的魏家坡走去……